当面对同样的人群时,更自信的那个孩子总会在人群中更加显眼。因此不少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得更加自信一点,但是在这之前,有家长真正了解过为什么自己家的孩子这么没有自信呢?![]() 丽丽前两天去同事家做客,碰巧遇上同事的儿子放学回来。上小学的孩子迫不及待地从书包里拿出了自己考满分的试卷,想要给父母炫耀在空中挥舞着,当然他也没有忘记给丽丽看。丽丽忍不住夸了孩子一嘴,直夸道这孩子真用功,是块读书的料子。 哪知孩子的爸爸却不以为然,他说满分也没什么厉害的,你看隔壁的那个孩子,年年都是年级第一,还拿了好几个奖,这才叫做厉害。而此时旁边的孩子满脸失望,收起圈子默默地回房了。 ![]() 也许在孩子的父亲看来,就算自己孩子表现得再好,在外人面前表扬自己的孩子也许是不合适的。但是这种看来是谦虚的话语却会在无意间伤害到孩子,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父母的肯定。 孩子总是不自信,可能是家长的"谦虚式教育"导致,这种"谦虚式教育"影响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他们被迫和别人家的小孩子做对比,而在这种比较之后,孩子极有可能变得自卑、内向。 为什么大部分家庭都会选择"谦虚式教育"呢?原因1: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 "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谦受益"这是我们从小就接受到的道理。不可否认的是谦虚是正确的价值观,但是过度的谦虚会使人变得内向老实甚至自卑。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追求的是内敛不张扬,所以到现在父母也把这些思想放到自己的教育观念中,而且害怕过度的夸奖会让孩子骄傲,所以会一昧的选择谦虚。 ![]() 原因2:怕孩子过度骄傲 上一辈流传下来的传统观念始终影响着现代人的教育方式,只要孩子特别开心和满意于自己的成绩,父母机会开始担心孩子是不是开始自满,于是就会找各种机会打压。即使这样,有可能还会把自己的孩子跟其他优秀的孩子做对比,目的就是为了督促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 而"谦虚式教育"实则看起来是谦虚的表现,对孩子好,其实会伤了孩子的自信心。 "谦虚式教育"对孩子造成的危害?1、打击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谦虚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在孩子取得骄傲的成绩时,父母会教导孩子要谦虚,就算在外人面前,对孩子也是吝于表扬。在这种得不到激励的生活下,孩子对学习也会逐渐变得麻木,会觉得学习没有趣味,使孩子失去了探索和学习的兴趣。 ![]() 2、孩子习惯性地只关注自己的缺点 如果父母因为"谦虚式教育"而对孩子缺少夸奖和表扬,那么在孩子的想法中自然会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在种种压力下,首先看到的就是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而一直受这种消极情绪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 因此,孩子不自信很有可能是受家庭里"谦虚式教育"的影响所致,如果父母有这方面的举动,一定要及时改正。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才能避免"谦虚式教育",重塑孩子的自信心呢?第一步:用鼓励和赞扬来代替 鼓励孩子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首当其冲的就是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受到鼓励,不仅是思维方式会更加活跃,对学习的态度也会更加积极。人都是喜欢被赞美的,孩子自然也不例外。当然,这种事也不能急于求成,要有具体的点,这样的话才更有效力。 ![]() 第二步:降低对孩子的教育焦虑感 实际上无论是"谦虚式教育"也好,对孩子吝于表扬也罢,都是源自于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焦虑。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怕自己对孩子的夸奖会让孩子感到骄傲,孩子会在学习的道路上跑偏。但是这种方式极有可能让孩子形成自我否定,所以与其让孩子在不自信中度过童年,不如放平心态,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 ![]() 第三步:学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父母认为孩子还不够优秀,是因为和他人比较,用大众化的眼光去看,而不是用发掘的眼光去看待。所以不要过于压迫孩子,选择孩子擅长的点去挖掘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 当然,每件事物都不能以一概全,这并不是对"谦虚式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说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要适当取舍,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教育方法,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