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2/28原答案)
年龄31,理科生,国内top2高校土鳖PhD,毕业3年,又回到原来的学校做research,半年前开始月收入达到25k以上,算下来年收入刚够30w吧【严格来说是年收入,而不是年薪】。
每月收入分几部分:
工资收入:高校讲师级,税前6k+,扣除个税、五险一金和教师公寓房租,工资卡每月入账不到4k。
劳务收入:税前2w,税后17k不到。自己之前主导研发的一项专利技术,半年前被投资人看中成立公司,在公司里任技术总监,主管技术转化工作。
理财收入:一年多前开始接触理财,比较初级,只是货币基金和P2P。父母小城市工薪阶层,已退休,积蓄不到100w,大部分交给我打理,加上自己的一点积蓄,月收入2-5k不等。
其它收入:年终奖,偶尔帮导师做些项目,到朋友主管的学校零星兼职讲课,平均每月2k+。
日常生活方面,由于从小习惯了节俭,加上生活简单,收入高了以后也没有明显变化。
衣:理科宅,实验室里周围的师兄弟们也是类似,基本就像《生活大爆炸》里那几位,几件有限的休闲服,反复穿。除非破旧到不能忍,基本不买新衣服。有几件中档正装,只在会议、答辩等正式场合穿。平均每月1k不到。(日后随公司逐渐走上正轨,此部分开销应该会有所增加)
食:学校食堂,每餐基本10元以内。实验忙时离不开就叫外卖,30元以内。每月偶尔与师兄弟和公司员工腐败。很少在自己公寓做饭,嫌刷锅洗碗麻烦。平均每月开销1k左右。
住:学校分的教师公寓,对内租金相当于同地段价格的40%左右,每月直接从学校工资里扣除。水电另计,每月100元以内。买房暂时还没考虑,北京的房价大家都懂的。
行:无车,无驾照,公寓与实验室相距不远,靠步行或单车。宅男,平时出门不多,以地铁为主。
通讯:两年前买的国产中档手机,现在性能已经落后,准备换iPhone 6+。每月话费100元。
其它:单身,而且是(不太坚定的)独身主义者,没有恋爱方面的开销。父母有退休金,虽不多,但也不需要我支援。每年春节给长辈的孝敬钱、给小辈的压岁钱3k以内。周围的朋友同学都是适婚年龄,每年礼金支出5k以内,作为独身主义者这一点比较亏,但也在可承受范围内。
平时大项开销基本是数码产品和大型家电。目前有平板3个(iPad mini,小米平板,Kindle fire),iTouch两个,笔记本电脑一个。电视不需要,基本不看,空调有公寓配备的中央空调。给家里的父母买了iPad和3D电视,今后一段时间没有可预见的大项开销。
对旅游兴趣不大,但想带父母多走走看看,所以偶尔考虑考驾照买车利用假期带父母出去玩。偶尔考虑要开始健身。
坚持记账的习惯4年,记账软件【鉴于评论里有不少人问,说明一下,我用的app是随手记Pro】显示目前个人积蓄30w+。短期计划2-3年内攒够100w,如果公司发展顺利应该会在更短时间内实现。计划学习更多经济、管理、理财、股票方面的知识。买房还要看个人发展情况。
总体来说,收入增加后也没有太多感觉,因为一个人生活相对简单,加上节俭的习惯,只是消费时会觉得手头稍宽裕些。最大的区别可能在于心态上,觉得自己更独立了,生活的苦闷也少了些。
之前某答案里看到的,在北上广这类大城市,年薪百万以内的话,生活的幸福感与收入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名下有没有房。
===15年6月30日首次更新===
2015年6月30日,距去年7月初回学校入职已经一整年,根据记账软件显示,一年来净收入31.79w,具体收支情况如下:
一,收入:几张银行卡上总收入36.09w(即已扣除个税、五险一金、及学校教师公寓房租)。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A) 工资收入:5.00w。学校网站上个人门户资料显示,月薪平均6.2k左右,除去个税、五险一金之外,还扣除了教师公寓的房租,实际每月发放3.9k左右,每年年底多发一个月的工资。
B) 兼职收入:22.53w。不解释。
C) 理财收入:5.02w。其中各种货币基金收益3.01w,P2P、保险、私人借贷2.01w。
D) 其它收入:3.54w。其中帮导师做项目收入2.67w,各种奖金收入0.65w,其它零星收入0.21w。
二,支出:总支出4.30w(同样,房租已经从工资里预扣除了,未计算进来)。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A) 数码装备:1.18w。几个大项分别为:iPhone 6支出0.58w,送亲戚的平板电视0.42w,固态硬盘0.17w。
B) 各种礼金:0.60w。包括过年给长辈的孝敬钱,给朋友同学的彩礼,给小辈的压岁钱。
C) 请客聚餐:0.58w。
D) 早午晚餐:0.51w。包括在学校食堂的花销,及网上订餐的费用。
E) 蔬菜水果:0.42w。
F) 日常用品:0.27w。
G) 行车交通:0.11w。
H) 交流通讯:0.11w。
I) 其它支出:0.52w。包括水电煤气、医疗保健、衣服饰品、休闲娱乐等。
最近开始接触股票基金,投入2.6w,最多时赚了6k以上,最近A股狂跌,亏损2k左右。这部分盈亏未计入以上数据。
个人心态方面,之前节俭的消费观开始有些松动,变得更加追求生活品质,例如之前偶尔消费的某些较昂贵的一次性用品现在购买的频率有所增加。对个人经济的关注程度增加,闲暇时经常盘算个人财富的发展情况,开始为自己设定更加大胆的发展规划。对个人收入开始愈发不满足,大概是因为到了这个层次开始接触更多的人,见识更多的事,对自身的期望也水涨船高,心态不像之前收入低时那般随遇而安。
记账软件显示目前个人积蓄47.96w,下一次等到今年年底再更新。
===16年1月1日第二次更新===
2015年12月31日,总结2015下半年的收支情况。根据记账软件显示,6个月净收入21.80w,具体收支情况如下:
一,收入:几张银行卡上总收入23.00w(即已扣除个税、五险一金、及学校教师公寓房租)。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A) 工资收入:2.71w。今年似乎有公务员加薪,7月份时补发了工资0.2w,所以平均起来比上半年月薪略高了几百元。按说每年最后一个月应该多发一个月的薪水,但目前还没见到。
B) 兼职收入:11.64w。依旧不解释。
C) 理财收入:6.19w。下半年开始调整投资理财的方案。货币基金是之前主投的方向,由于收益降低得厉害,现在只存数万元,以保证灵活性;大部分存款投到了P2P里,收益比较可观,每月大于0.5w。这半年理财收入比较高的一个原因是,去年和上半年投的一些定期理财在下半年到期,包括保险理财收益0.90w;另外,从前年开始投资的一个P2P平台,由于越发觉得收益率偏高可能有风险,所以9月时收回全部投资,这部分收益1.54w——严格来说,这些收益应该平摊到上半年甚至去年里。
D) 其它收入:2.46w。其中帮导师做项目收入2.40w,各种奖金收入0.06w。
二,支出:总支出1.20w(同样,房租已经从工资里预扣除了,未计算进来)。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A) 早午晚餐:0.46w。包括在自己买菜做饭的食材、学校食堂的花销、及网上订餐的费用。
B) 请客聚餐:0.21w。
C) 日常用品:0.11w。
D) 水果零食:0.10w。
E) 交流通讯:0.08w。
F) 其它支出:0.23w。包括交通、水电煤气、医疗保健、衣服饰品、休闲娱乐等。
今年上半年开始初试股票基金,目前共投入5.48w元,年中逢股灾,最严重时损失1w以上,后来基本没怎么减仓补仓,下半年慢牛行情,近半个月基本是不赔不赚的状态,收益在正负5%范围内波动。
这半年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冲动型消费的次数开始增加——也可能与父母时常会从家乡来小住有关,手头宽裕了,总想多孝敬孝敬他们。比如,几天前突然觉得现在公寓里用的小电视太落伍了【还是之前父母在家乡时用过淘汰下来的卧室里的小电视,19寸,老式的显像管电视(去年给家里客厅和卧室各买了一台平板电视,淘汰下来的小电视就放到了我在北京的公寓里)。其实父母不来住时,我自己也基本不看电视的(平时都用手机或平板看美剧和新闻),所以之前也没想过要更换】,加上最近开始关注国产剧【从朋友推荐的《琅琊榜》开始,在慢慢补山影的剧】,于是昨晚就在网上订了一台乐视X40,加上2年会员服务费不到2k元。母亲坚决不同意,但也奈何我不得,下了订单之后又唠叨了我一晚上。对于父母而言,2k元的开销可能算是个big decision【当然,对于三四年前的我也是如此】,而现在只是要稍稍下个决心而已。再比如今年双11前后,在淘宝上买了几次大闸蟹和热带水果——这些东西,以父母的消费习惯是不会买的,于我自己倒也无所谓吃不吃,只不过刷淘宝时碰巧看到了,加上父母在我这边住着,所以拍上一份全家一起尝个新鲜,每一次买来吃着味道不错就又买了几次。今天下午突然想吃蒜蓉蒸扇贝了,于是又上淘宝去拍了一份。——冲动消费的附带效果是,父母的消费观似乎也在发生变化。他们作为小城市的工薪阶层,辛劳半生,只靠每月(在小城市可能都算不上中等水平)的工资度日,对他们来说,银行存款和买国债是唯二的财富增殖手段,持家也只靠“省吃俭用”四个字。和我同住的这些日子里,我也在慢慢向他们灌输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当然我自己也是新手),以及“开源比节流更重要”的理念。去年和今年早些时候,他们看我网购各种东西还会唠叨我花钱大手大脚,现在他们懒得做饭或嫌做起来麻烦时,也乐于让我从网上订外卖。
另外,上次更新里提到“对个人收入开始愈发不满足”,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了。前段时间心血来潮地查了中关村附近的房价,发现二手房都已经到了均价6w每平以上,开始有隐隐的焦虑。回想之前也有过月收入不到5k的日子,当时反倒没有不满足感和焦虑感——也许是因为潜意识里知道凭这种收入在北京根本买不起房,所以反倒不操心。——其实若仔细分析的话,现在的这种不满足感也并不仅仅是由于房价等外部因素的刺激,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人性中的贪婪,这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我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么随遇而安。
记账软件显示目前个人积蓄68.97w。第一次的答案里写过,短期计划希望尽快攒够100w,按现在的情况预计,2016年第三季度应该可以达到。半年后再来更新。
===16年7月1日第三次更新===
2016年6月30日,总结2016上半年的收支情况。根据记账软件显示,6个月净收入20.90w,具体收支情况如下:
一,收入:几张银行卡上总收入25.04w(即已扣除个税、五险一金、及学校教师公寓房租)。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A) 工资收入:2.26w。维持在与去年相当的水平。
B) 兼职收入:12.61w。依旧不解释。
C) 理财收入:6.86w。由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调整投资理财的方案,加大了P2P的投资比例,这半年来理财收入比较可观。
D) 其它收入:3.35w。帮导师做项目2.16w,帮朋友做翻译0.85w,各种奖金、出差补助等收入0.34w。
二、支出:总支出4.14w。这半年开销比去年一整年都大,因为个人心态上、消费观念上有了一些变化。去年年底前开始出现焦虑失眠的症状,甚至怀疑有轻度的抑郁倾向,可能跟工作压力大有关。春节假期几天里思考了很多事情,决定不能再这样下去,必须让自己有所改变,所以开始健身锻炼,并学习个人形象管理。所以这半年在衣着服饰、健身锻炼方面有比较大的开销。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A) 数码产品:0.88w。赶上京东打折半冲动式地买了一台MacBook Air,年初购40寸电视一台0.19w,另有空气净化器等。
B) 居家物业:0.83w。学校的老师公寓到期,从6月初开始在外面租房住,一个月的房租加半年的物业费0.7w,另有水电煤气、日常用品开销0.13w。
C) 衣服饰品:0.69w。开始学习男装服饰搭配,买了些中档的休闲衣裤;上了30岁后发际线明显后退,所以买了进口的防脱洗发水;恢复了戴手表的习惯,买了新的腕表;以及为了健身,买了跑步鞋、运动包等。
D) 食品饮料:0.66w。
E) 人情往来:0.56w。包括与朋友聚会腐败,孝敬家长的礼金,给晚辈的压岁钱等。
F) 健身锻炼:0.40w。学校健身房会员年卡0.09w,请私教上健身课0.30w。
G) 其它开销:0.12w。包括书报杂志,行车交通、医疗保健等等。
这半年心态上有了比较大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了消费观。之前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甚至是一个虚无主义者。年前由于工作压力,出现疑似焦虑抑郁症状,经过春节假期几天的思考,觉得不能再在虚无主义里沦陷下去,否则人要废了。这世上应该总有些东西是值得去追求的,所以还是要积极地去面对生活。
说来可能比较奇葩,我为自己找的突破口是个人形象管理——因为从十几岁上性意识觉醒开始,这么多年来一直为自己的外在形象自卑。也许是机缘巧合,过年那段时间正好因为某些原因,让我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意识到,一个男人的形象是可以随时间年龄进化的,从发型妆容、身姿仪态到衣着服饰,只要管理得当,都可以给自己的形象加分(再不济还可以去做整容手术)。
所以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些计划,首先是开始健身(第一次回答此问题时说过,偶尔有打算健身的念头,这回真的付诸行动了),一来是为了减脂增肌,改善身材,二来也是因为听说锻炼健身有缓解压力和抑郁的作用。所以假期结束回到北京之后,买了跑步鞋、速干运动衣、体重秤,并在学校健身房办了会员卡。先是从慢跑开始,通过有氧运动减脂;之后又被教练忽悠着开始上健身课,通过无氧运动增肌。同时改变生活习惯,调整作息,定时熄灯睡觉,尽量不刷手机熬夜晚睡;注意站姿坐姿,提醒自己不翘二郎腿;注意饮食,改掉之前不吃早餐的坏习惯,戒掉碳酸饮料,含糖量高的果汁也少喝,高油高盐的垃圾食品(如薯片、锅巴等)基本不碰,多摄入高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鸡胸肉、瘦牛肉等)。几个月下来减脂效果比较明显,体重下降了3-4公斤,肚子上的肥肉明显少了,脸也瘦了;增肌方面,因为基础太差,加上无氧运动做得相对少一些,效果一般。这个过程中最让自己意外的是,作为一个一向不喜欢运动、体育课上中长跑从来不及格的宅男,居然有些喜欢上了慢跑这项运动。从一开始跑上几百米就腿酸不得不停下来改快走,到后来一步不停地半小时内跑完五公里,也就用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慢跑似乎真的有缓解抑郁的作用,所以心情不好时就换上跑鞋出门去操场或健身房,出一身汗之后,心情也会改善很多。另外,失眠的症状也基本消失了,心肺功能有明显提高,据周围的人说,整个人的气色也变好了。
另一方面则开始从知乎、微信公众号、时尚杂志上学习发型妆容、衣着服饰方面的知识,分析自身形象上的缺陷,并采取相关措施。这个过程中了解到自己之前在形象管理上蹚了许多雷区:比如黄种人(与白种人相比)五官不够立体,所以也要注意防晒,否则肤色偏黑会让五官更加模糊不鲜明;再比如黄种人的毛发质地偏粗硬,所以不适合留长的络腮胡,因为不像白种人络腮胡那样贴面生长,而且会显得脸胖;骨骼结构上,黄种人的上颌骨比白种人外凸,所以不适合蓄唇须,否则会放大突嘴唇的缺陷;身高不够的人不适合穿七分裤、九分裤,会显得腿短,而应该尽量穿长裤,并配以颜色相近的鞋,以在视觉上增加下半身的比例等等。衣着方面,逐渐淘汰掉之前的超市款、淘宝款,请女性朋友帮忙挑选剪裁合身、有设计感的衣服【之前在类似的薪水楼里总看到知友们提到优衣库,直到这半年才第一次进店里逛了逛,没搞明白为什么被很多人推崇】;为了拯救发际线,开始用进口的防脱洗发水,并开始考虑去做植发;牙齿方面,准备用两年的时间去做正畸,矫正现在牙齿不齐、深覆合和上唇外凸的缺陷。
这些观念和第一次回答本问题时相比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彼时可能会觉得那些健身锻炼的人是吃饱了撑的,那些追逐名牌的人是虚荣肤浅。但现在意识到,关注外在不是错【何况这就是个看脸的世界,性欲、繁殖是人的动物性本能,美学上的一些标准其实就与“具有生殖优势”挂钩的,既然人类还没有进化到完全摆脱动物性的程度,那么关注外在就是具有充分合理性的,并不仅仅是虚荣肤浅】,更重要的是,改善是可以由外及内的,外在形象的改善也会有效地帮一个人找到心理上的balance,从而减少消极负面的情绪。
这半年来在财富方面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这世上的很多东西都是可以用钱买到的,哪怕是先天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可以通过购买产品和服务来弥补的。你所烦恼的东西,也是很多其它人所烦恼的,这就购成了市场需求,就会相关专业的人出售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另一个感受就是:人的欲望、需求是会随着个人经济水平水涨船高的。最近看到一句话,深有同感:随着财富值的增加,之前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慢慢就会变成必需品。
记账软件显示目前个人积蓄89.77w。下半年工作变动,收入会下降;加上要自己租房,计划去驾校报名学车,还有牙齿正畸,开销也会增加,预计今年年底才能摸到100万的门槛。半年后再来更新。
===16年11月24日第四次更新===
2016年11月24日,记账软件显示净资产100.1万元。
===17年4月9日第五次更新===
新年那阵子比较忙,今天闲来无事,总结一下去年7月初到今年3月底共计9个月的收支情况。这段时间在工作、生活、投资理财方面有些不小的变化。根据记账软件显示,9个月来收入30.46w,支出8.71w,净收入21.75w。具体收支情况如下:
一,收入:几张银行卡上总收入30.46w(即已扣除个税、五险)。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A) 工资收入:16.47w。
B) 投资理财收入:12.69w。
C) 其它收入:1.31w。
二,支出:总支出8.71万元。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A) 房租物业:3.33w。去年6月教师公寓到期,只能自己租房。由于工作性质属于技术研发,经常离不开人,所以租了离单位比较近的房子,位置在宇宙中心附近,房租较贵,是支出中最大的一部分。
B) 医疗保健:2.27w。由于去年11月终于达成了最初回答这个问题时定下的存款100w的目标,决定假装有钱人任性一下,春节前去做了植发手术,改善天生发际线高和30岁以后日益明显的脱发问题。
C) 人情往来:1.09w。包括孝敬家长的钱,朋友间聚会腐败赠送礼品的支出。
D) 日常饮食:1.03w。包括三餐(自己买的食材,和外卖)、饮料、水果、零食等。
E) 衣服饰品:0.38w。
F) 休闲娱乐:0.25w。主要是被家长逼着相亲陪女生看电影吃饭的开销。
G) 其它支出:0.36w。
此外还有一项重大开销:投资房产。此部分由于目的在于投资增值而非自住,且数额较大,在记账app里另开了一个账本进行记录,未体现在此前一直使用的账本中。之前看评论里很多人建议买房,自己也觉得应该拓展一下投资的渠道,加之考虑到自己和父母名下没有固定产应该适当配置,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请中介带着看了几处房子,学着在楼市的水里淌一淌。中介很有意思,他只会带你看首付比你预算更高一些的房子。比如你告诉他你只能出100w的首付,他带你看的房子基本都是首付120w以上的。看来看去北京的房子还是太贵,自己不想一下子把大比例的积蓄投进去,所以一时没什么进展。后来一个至交好友正好手头有些闲钱,也打算投资房产,于是两人按1:1的比例合资在今年1月投了一套小面积学区房。幸好下手时间比较早,在北京317新政之前完成了网签,3月底已经完成过户手续。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同小区同户型的房子已经涨了25%,这下真是见识了北京楼市的疯狂。【顺便说一句,我们投资的那套房的房主为了换房,等我们的首付到位去交新房的首付,结果悲催地被317新政卡住了】。
这段时间工作上有些波澜。负责的技术项目出了些问题(尽管责任不在我,但终需我来解决,加上老板是技术外行,总觉得问题是我工作不到位所导致),所以有段时间压力山大。加上董事会管理混乱,奇葩事件层出不穷,居然不知道从哪儿请来了一个不学无术的SB空降作为我的上司。该SB眼高手低,只会说空话不会办实事,且无自知之明,自视甚高。那段时间一边要忙着解决技术上的问题,一边还要跟SB扯皮拦着他捣乱瞎指挥,最累的时候跳楼的心都快有了。作为技术宅,跟实验试剂器材设备打交道是内行,和人打交道实在是劳心。好在从去年年初坚持的锻炼健身和自我形象管理起了些作用,基本能保持比较平衡的心态。一方面在本职工作上,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另一方面,觉得SB既然喜欢胡折腾就任他折腾,忍着他避着他,作死的人早晚会把自己作进去。果然到去年年底时,自我膨胀的SB跟大BOSS怼起来了,我看准时机在BOSS面前给SB捅刀子【这种事若是之前在学校里我是断不会做的,现在进入社会了,觉得该使手段就使手段,于公于私都应该把SB干掉,况且我捅出来的都是事实,没有构陷】,终于把SB弄走了。自己的工作方面,在卡壳几个月之后终于排查到了问题的根源,工作得以继续推进下去。
一连串不大不小的风波过去,也让我看清了一些人一些事。对于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一方面要怪管理层的无知短视和对技术的轻视,另一方面,我也开始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我发现自己有所谓的“讨好型人格”,潜意识里害怕冲突(不管是自己与别人的冲突,还是别人与别人的冲突),比如与SB争论时,往往是明明我有理,最后却不得不向对方妥协,被SB抓住性格上的弱点屡屡吃亏。这种性格应该是和从童年起原生家庭生活不和谐有关。另一方面,我身上还有一些书生的“迂腐”气:比如“谦虚”“忍让”“识大体”“少说空话多办实事”的价值取向,人太“老实”的结果就是被别人当软柿子捏,做出成绩无人赏识,有时反倒要为别人背黑锅。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在调整自己与人交往的策略,本着“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原则,被误解受了委屈,也不再忍让了,直接怼回去。加上核心技术机密全都掌握在我手上,腰杆就应该硬起来【当然,之前核心机密也都在我手上,只是自己不是居功自傲的性格,那位SB不知轻重自以为位置比我重要,BOSS又觉得我人老实不会反抗,所以两个人都没少恶心我】。而且最近无意中研发出一款产品,性能比市场上最领先的产品还要高出一大截,且成本超低利润超高,所以自己底气更足。有些时候BOSS出于对技术的无知当众批评我,之前一直是忍下来给他留几分面子,现在事后我会找BOSS单独谈,当面指出他的错误。起初BOSS还自以为比我高明,加上对我近期的态度转变有些不适应,不肯承认自己有错。于是我也不再惯他毛病,必要时就给他脸色看。几番交手下来,BOSS也认识到之前很多时候都错怪我了,对我的态度客气了许多【大概也是怕我带着技术机密辞职走了,那整个技术部门就瘫痪了】,有时候明显被我怼得不爽,却又不敢像之前一样说难听的话【那样子俺看得心里好爽,哇哈哈哈……咳咳,真是小人得志——其实我会注意分寸的,怼完了过一阵再给他些好脸色哄哄他】。
健身锻炼和自我形象优化方面,减肥起了些作用,最多时体重减了10斤多,久别的朋友见了都说瘦了,显得身高也增加了。去年入秋之后由于天气转冷和其它一些原因,停止了慢跑的习惯,体重有些反弹。现在天气回暖,准备恢复锻炼,今天刚把跑鞋拿出来刷了。自我形象管理方面,从知乎、微博、公众号上学习不少知识,比如人体解剖学、形体学、心理学、美学甚至(有些扯淡的)相学,分析自身外形上的缺陷并加以修复:眉毛散淡,给人软弱可欺无主见的印象,就学着修眉画眉;脸上肥肉多,显得臃肿愚笨,就慢跑减肥并做瘦脸操;勾肩驼背,显得没有身高和气场,就矫正站姿坐姿;发际线后退,显得衰老疲态,就去做了植发手术。对于我这种从小因为外形而自卑的人来说,改变会由外而内,增强自信心。现在回想一下一年半以前陷在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里的自己,对比之下还是有不小的变化。接下来还有一些缺陷准备修复:上颌前突下巴后缩,显得缺少气场,准备用两年的时间去做牙齿正畸;单眼皮肿眼泡,显得两眼无神,减肥最有成效的时候偶尔会变成双眼皮,所以打算继续减肥,或者去做手术;头大肩窄,显得体格瘦弱,准备通过力量练习增加肩宽。
去年11月达成了个人积蓄100w的短期目标,现在正在刷二周目。现在对财富的积累欲不像之前那般迫切,大概是类似于高潮过后的贤者时间吧。都说“挣第二个100w比第一个要容易”,可能是因为财富的雪球已经滚起来,不需要自己太多的推动,靠惯性往前走就可以了。所以现在对钱的看法是:该花就花,合理的消费欲望就要满足,不必亏待自己。比起钱,亲情和时间更重要。所以打算今年6月合租的房子到期后,加些钱整租一套小房子,把父母接来北京同住。去年6月父母回家乡后,虽然我时不时地在淘宝上看到好东西就会买下来快递给他们,但以他们节衣缩食的习惯并不舍得消费。所以还是应该把他们接来北京同住,试着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学着享受消费带来的快乐。
记账转件显示目前个人积蓄111w【投资买房交的首付未从中扣除】。以后不定期更新。
===17年12月31日第六次更新===
从2017年4月初到12月底的数据汇总。根据记账软件显示,9个月来收入27.75w,支出7.57w,净收入20.18w。具体收支情况如下:
一,收入:几张银行卡上总收入27.75w(即已扣除个税、五险)。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A) 工资收入:13.85w。
B) 投资理财收入:9.74w。
C) 其它收入:4.16w。
二,支出:总支出7.57万元。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A) 房租物业:3.97w。由于各种原因终于在较偏远处整租了一套两室一厅,把父母接过来同住。
B) 日常饮食:1.14w。
C) 人情往来:0.77w。
D) 医疗保健:0.61w。主要是为牙齿正畸做准备而做的各种牙周治疗。
E) 行车交通:0.36w。
F) 衣服饰品:0.30w。
F) 休闲娱乐:0.28w。
G) 其它支出:0.14w。下半年起给自己买了份商业保险,每月200块。
这段时间总体来说心理上有一种疲态,或者说迷茫。受所在企业的发展所限,收入没有明显提升(与2015年比不升反降),开销在变大,而自己却找不到合适的财富增长手段。偶尔可以做些兼职挣些外快,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与朋友同学聚会时,看到别人工作顺利买房买车,心里隐隐有些焦虑。虽说自己的收入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还是觉得应该趁着自己还算年轻多积累财富。越来越明白自己入错了行,跟错了人,接下来的一年里职业路径上可能会有大调整,该给自己准备些后路可退。此外,投资理财方面开始降低P2P的投入比例,已拿出10%的资产用于基金定投,接下来这方面的比例应该还会增加。
消费方面,除了吃(日常饮食)和住(房租物业),几乎没有什么消费欲望。正在用的各种数码产品虽然已经有些过时,但用起来基本还流畅,所以没有更新换代的动力。想去学车考驾照,但苦于没有时间(周末加班比之前少,但只想宅在家里)。17年初做了植发,下调了发际线,效果不错,许久不见的朋友再见面时都说我年轻了。有意向再做些其它的微整形,但还没有下定决心,一是担心手术效果,二是心疼钱。只有牙齿正畸是确定要做的,半年来已经开始做前期牙周治疗,接下来准备拔智齿戴牙箍。
下半年终于有机会整租一间两室一厅的房子,房租比之前合租贵一些,但好在有自己的空间,于是又把父母从家乡接了来。除了偶尔被唠叨催婚之外,其它都很惬意。
年初和朋友合伙投资了一套房产,经历了三四月份的疯涨和后面的暴跌,现在基本处在不赔不赚的状态。反正是作为长期投资的,平时并不太关注,只是每月工资下来要交2500块的月供。
记账转件显示目前个人积蓄131.6w。以后不定期更新。
===18年12月31日第七次更新===
从2018年1月初到12月底的数据汇总。根据记账软件显示,一年来收入37.13w,支出9.40w,净收入27.73w。具体收支情况如下:
一,收入:几张银行卡上总收入37.13w(即已扣除个税、五险)。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A) 工资收入:17.61w。
B) 投资理财收入:12.41w。
C) 兼职收入:5.28w。
D) 其它收入:1.83w。
二,支出:总支出9.40万元。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A) 房租物业:3.25w。
B) 医疗保健:1.34w。
C) 日常饮食:1.32w。
D) 人情往来:1.14w。
E) 行车交通:0.72w。
F) 学习进修:0.68w。
G) 金融保险:0.62w。
H) 其它支出:0.33w。
又是一年过去。去年预感今年会有职业路径上的大调整,果然如此。今年的总收入比去年略少,但开销也略少,所以总体上节余甚至比去年还稍多了一些。今年没有找到合适的增加收入的渠道,进入新的工作环境之后,应该会结合职务上的优势在这方面开些收入源。基金定投方面,上半年跟对几个指数基金,小赚了1万块(已落袋),下半年加大定投却赶上行情下行,目前账面浮亏小10万左右(因为是浮亏,所以没有统计进来),从明年(明天?)开始调整定投方案,细水长流等反弹。
支出方面最大项依旧来自房租物业。其次是牙齿正畸的费用,经过之前将近1年的准备工作(洗牙、拔智齿、牙周治疗、验血等)终于在5月时戴上了牙箍,目前已7个多月,牙齿变整齐了是自然的,另外由于一定程度上纠正了牙齿深覆合的问题,脸型跟着变窄变长了,很多许久不见的亲友再见面时说我变瘦变高了。
房产投资方面依然统计于另一个账本,没有在以上数据中体现出来。每月2500元的月供一直在交,此外时不时有些物业费、采暖费之类的,目前总计已投入100万元。最近各种风声说房价在降,在链家上查了查我房产所在的小区倒还算坚挺,与两年前买入时相比基本持平,大致还是处于不赚不赔的状态。
展望明年,新的工作环境下工资收入会下降,但会有一些隐形收入,且开销应该会明显下降,加之大概会有更大自由度做些兼职,预计明年的净收入能与今年大致持平。从后年开始逐渐增加。
记账转件显示目前个人积蓄159.5w。以后不定期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