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和了解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里约奥运上的表现以及国内外舆论的反应,我们特意整理了以下十五个热点新闻及事件,对中国体育代表团奥运征程中经历的各类型“里约时刻”进行梳理。 1.女排时隔12年后再夺奥运冠军 展现新时代的“女排精神” 里约当地时间8月20日晚,2 016 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女排3:1战胜塞尔维亚女排,时隔12年再次获得奥运会冠军。女排决赛受到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五套奥运频道同时对比赛进行了现场直播,合计收视率超过70%。赛后,全国妇联、中国排球协会电贺女排奥运夺冠,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刘鹏、副团长蔡振华盛赞女排表现。主教练郎平也通过个人微博表示:“感谢奋斗拼搏的日子,感谢代代相传的女排精神!” 北京时间8月21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播出时长7分钟的专题报道,记录了女排夺冠后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民众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被女排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所鼓舞。《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女排夺冠特别策划,致敬中国女排,礼赞女排精神。 北京时间8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女排不畏强手、英勇顽强,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充分展现了女排精神,全国人民都很振奋。” 国内主流媒体连续多日在显著位置对女排夺冠的内容进行重点报道。评论认为,中国女排用一场场的胜利,完美地诠释了大国崛起路上的拼搏精神,不仅带来了惊喜,也让国人再度领略了扬眉吐气的振奋。中国女排血液里流淌的拼搏与专注,是这个时代最需要也最可贵的品质。中国女排是新时代的中国骄傲,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全社会都应该学习和发扬女排精神。 意见领袖、网友及社会各界也发表评论,感谢女排带给国人骄傲和感动,为“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女排精神点赞。 境外媒体方面,女排夺冠后,国际排联、里约奥委会官方网站,以及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NBC、BBC等境外媒体均在第一时间以图文直播的方式对女排夺冠的消息进行了报道,感叹中国女排“改写历史”,称赞主教练郎平“用兵如神”。 2.傅园慧“洪荒之力”获赞:展现中国运动员自信开朗精神风貌 北京时间8月8日,里约奥运会100米仰泳半决赛赛后,傅园慧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现场连线采访时所说的“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等率真回答和“鬼马”表情,迅速在国内社交媒体平台“刷屏”,收获无数点赞。有关傅园慧的动图、小视频和表情包被多家政务微博、媒体官微、意见领袖、网友大量转发,成为当日热门话题,傅园慧个人微博粉丝数也在短时间内突增200多万。 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总结里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表现时指出:“傅园慧在赛后的采访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激动和欣喜正是对享受体育运动、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诠释,是体育运动中最能感染和打动人心的一种力量,‘洪荒之力’这充满个性的幽默表达,已成为网络和媒体最流行的语言,更是代表和展示了当代中国运动员自信开朗、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风貌。” “洪荒”少女傅园慧受到境内外媒体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评论认为:“傅园慧式”的真实自然表达,正体现出了当代中国运动员自信开朗、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此外,凤凰体育、华商报等媒体评论称,傅园慧所代表的新潮流,打破了人们对中国运动员的传统刻板印象,希望体育管理部门在重视成绩的同时,也要重视新潮流、新变化。 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以及人民日报评论认为,傅园慧大受赞赏,体现了普通大众不再只是关注金牌本身,而已经开始懂得享受体育之美、关注奋力拼搏的体育精神,这才是奥运该有的样子,金牌的确很重要,但绝不是衡量英雄的唯一标准。 此外,傅园慧走红中国网络的现象也引发境外媒体的关注,美国《赫芬顿邮报》称赞傅园慧是“里约奥运上最招人喜欢的运动员”。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认为傅园慧的出现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盲目追求金牌的状况,中国人对成绩不好的运动员变得更加宽容。 3.中国人看奥运的心态变了:不再苛求金牌 开始学会享受奥运 里约奥运会比赛期间,面对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日无金、运动员因伤退赛以及表现不佳没能拿到金牌时,国内媒体和网友对于运动员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理解和支持。对此,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内媒体评论认为中国民众能够理智对待金牌,享受奥运乐趣是一个好现象,“享受竞技的愉快”、“全民参与健身”的健康体育理念正在回归,国人在面对奥运会时更为自信、成熟的心态,体现大国自信。 中国公众“金牌观念转变”的现象也受到境外媒体广泛关注。媒体评论认为随着综合国力和民族自信心的不断增强,在经历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登顶”之后,中国公众对奥运金牌已经不再是苛求的态度,有人格魅力的运动员更加受到推崇。这一转变或许可以看作是中国体育系统改革的一个先驱计划。 针对国内舆论在反对“唯金牌论”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反金牌论”、“金牌无用论”的论调和声音,媒体评论认为反对“唯金牌论”和奋力争取金牌并不矛盾。适当淡化金牌情结固然必要,但从国家和代表团角度考虑,奥运会仍是现代和平时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在竞技体育层面,金牌都重要。以过度娱乐化心态看奥运不是好现象,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不仅仅是感受一下气氛,能够争夺金牌,就应该尽力去拼搏。 对于国内舆论有关金牌价值的探讨,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刘鹏在里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家评论的,‘唯金牌论’是不对的。这个话我是赞成的。因为体育它是综合的价值,不能够把金牌作为唯一的标准。”“但是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既然如此,那就金牌要不要,就无所谓了。’这种说法同样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奥林匹克的理念就是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我们中华体育的核心就是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刘鹏表示,我们的每一个项目都应该努力去超越自我、实现更好的成绩。“这不是‘唯金牌论’,这也不是‘金牌无所谓论’。这两种观点,我认为‘唯金牌论’是错误的,说金牌多少无所谓,也是错误的。” 4.秦凯奥运颁奖礼浪漫求婚何姿 在里约奥运女子3米板颁奖典礼后,获得银牌的何姿突然“遭遇”男友秦凯的求婚。秦凯走上台和获奖运动员合影后,拿出戒指走到何姿面前单膝跪地向何姿求婚,而何姿流下了泪水频频点头,中国跳水将这一浪漫的时刻带向了全世界。秦凯与何姿的爱情,也得到了境内外媒体和网友的关注和祝福。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表评论认为,秦凯单膝下跪感动世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体育界乃至中国社会开放、包容的新变化。 境外媒体在报道中也纷纷热议这一场特别的赛场求婚,称这是“浪漫时刻”。英国广播公司则在15日晚间发表评论文章认为,秦凯在奥运颁奖礼向何姿求婚,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很浪漫,但对于何姿本人来说,似乎也有一定压力。因为对于她来说,可能在公开场合难以对求婚者说“不”。不过,有网民很快指出英国广播公司的这篇评论可能没有注意到秦凯与何姿已经相恋6年。 5.吴敏霞、傅海峰、徐莉佳等老将坚守奥运梦想感动国人 “我没有时间了”,里约奥运男双决赛后采访,傅海峰的落泪,让人动容。1/4决赛逆袭,决赛咬到最后一分,冠军得来不易。从“风云组合”到“南风组合”,是老将的拼搏和坚守! 三任搭档、四届奥运、五枚金牌,这些年吴敏霞身边的搭档不断变化,而伤病缠身的她却一直在坚守。回顾过去,她在微博说4届奥运,碰到过很多困难,很多次想放弃,还好最后坚持了下来。吴敏霞用坚守展现了最纯粹的体育精神,最终成就了“奥运五金”传奇。 帆船运动员徐莉佳,她听力只有普通人一半,左眼几乎失明,膝关节长肿瘤险些被截肢,但这些并未阻挡她拼搏的步伐。在女子帆船比赛中,徐莉佳被取消一轮成绩,排名从第一下跌至23位,她依旧坚持拼搏,在四轮过后又拼回第一名。敢于挑战极限的她虽然最终无缘奖牌争夺,但她的里约之旅“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面对冲金失利,奥运会四朝“元老”杜丽选择微笑以对。笑声中包含的内容远比曾经的泪水更加丰富。作为一名老将,杜丽的身体条件与巅峰时期已无法同日而语,但心态的成熟,却给予了她强大的战斗力。 32岁的举重老将吕小军在比赛中遭遇对手“惊天逆转”,但他并没有理会外界对冠军选手最后一把挺举的“质疑”,而是大度地给予冠军最高的评价。“今晚我遇上了一位更强的对手。他也是值得我尊敬的对手。能够举起这个重量,我必须给他点上一个大大的赞!”吕小军说。 6.霍顿、孙杨“口水仗”引媒体关注 8月6日,在里约奥运会首个比赛日的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以0.13秒之差落后于澳大利亚选手霍顿获得第二,没能实现在该项目上的卫冕。赛后,霍顿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称孙杨为“用药的人、兴奋剂骗子、不值得尊重”的内容引发了国内媒体和网友的高度关注。面对霍顿的不友好言论,孙杨在新闻发布会上毫不客气的回应表示“这是澳大利亚人的小伎俩。每一位能够来到奥运会的选手都应该受到尊重。”国内网友普遍认为,霍顿言论有违奥林匹克精神,是一个差劲的冠军,要求其对此进行道歉。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霍顿的言行引发国内舆论的强烈反应,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评论认为,以反兴奋剂之名,行歧视和挑衅之实,故意侮辱激怒对手,这种作法违反体育道德,十分卑鄙。央视评论员白岩松表示:“混蛋就是混蛋,不会因为他获得奥运金牌就不是了。霍顿的话不仅不礼貌,而且是巨大的冒犯,更重要的是该被追责,他可能都超越了做为一个混蛋的底线!”国内网友在霍顿个人社交媒体上留言,要求其进行道歉。 8月8日,里约奥运第3比赛日,孙杨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1分44秒65的成绩夺得冠军,国内媒体、网友以及社会各界除对孙杨表示祝贺外,还认为孙杨在200米自由泳中取得的突破,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金牌,更是对那些质疑者的有力回击,捍卫了中国游泳的尊严与荣誉。 此外,在总结该起事件时,新华社评论认为,对于霍顿的言论和澳大利亚媒体的无端指责,中国有关方面也应严肃对待澳方的不断挑衅,在掌握证据的情况下,通过法律渠道,对霍顿和澳泳协的蓄意恶毒诽谤予以起诉。 7.中国游泳运动员陈欣怡药检阳性 (1)中国游泳运动员陈欣怡药检阳性 8月12日,巴西圣保罗州报(Estadao)报道称“中国游泳运动员陈欣怡没有通过兴奋剂检测”,随后,中国游泳协会证实“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陈欣怡在8月7日里约奥组委实施的赛内兴奋剂检查中被查出A瓶氢氯噻嗪阳性”的消息成为国内媒体和网友关注焦点。 对“中国游泳运动员陈欣怡药检阳性”一事,媒体评论认为在接下来的处置过程中,不要将责任归咎于陈欣怡个人。网友除表示丢人、震惊外,也有网友认为,此次事件是对中国游泳的巨大打击,同时也为澳大利亚媒体和霍顿指责中国游泳提供了新的口实。 (2)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公布对陈欣怡处罚决定 8月18日,有关“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公布对陈欣怡处罚决定”、“中国代表团、中国游泳协会迅速通过新华社发布声明”的内容受到媒体广泛关注。部分媒体、自媒体发表评论文章,要求澄清陈欣怡使用兴奋剂的真相,认为除了应有的处罚外,不应该让一个仅有18岁的运动员承担更多责任,不能因为这件事毁掉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中国体育界要借此事件完善反兴奋剂监测系统,并公开接受舆论监督。 对于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有关陈欣怡的处罚决定,绝大多数网友评论认为陈欣怡的服药肯定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受人指使,要求查明真相,不能让运动员独自背黑锅,并希望陈欣怡能够把所知道的兴奋剂情况说出来。也有网友认为陈欣怡的行为给中国体育蒙羞,需要对此进行严惩。此外,部分网友则对中国游泳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产生了怀疑,叶诗文、孙杨、庆文怡成为网友评论中提到次数最多的运动员。 此外,美国彭博新闻社等部分境外媒体在报道中梳理了中国体坛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兴奋剂丑闻及当前大力推动反兴奋剂工作的内容,认为中国政府有能力帮助奥林匹克运动创造干净的环境。 8.里约奥运频现“错误国旗”引舆论热议 8月7日上午,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布“2016里约奥运所用中国国旗疑似出错”的博文引发国内舆论关注。经中国驻巴西使领馆、中国代表团多次反映后,里约奥组委重新赶制正确中国国旗,并送抵各比赛场馆。但是,当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再度站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时,颁奖仪式上的中国国旗却再一次出错,中方对此表达了强烈不满。 针对里约奥运会颁奖仪式上屡次出现“错误”中国国旗的现象,国内网友、意见领袖十分愤怒,评论指出,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一点都不能错,出错国旗持续未改不可容忍,不接受里约奥组委的道歉。甚至有评论观点认为,女排颁奖仪式中国国旗再次出错,是巴西方面为了报复中国女排而故意为之。 9.全民偶像一无所获,宁泽涛奥运首秀成绩大降 里约奥运会期间,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宁泽涛备受国内外舆论关注。 然而,100米自由泳止步半决赛、50米自由泳预赛失利的成绩与世锦赛夺冠时形成鲜明对比。 宁泽涛在无缘100米自由泳决赛后通过个人微博发布的致谢感言,引发了舆论对于其即将退役的猜测。众多网友对宁泽涛表达了理解和支持,并希望他能继续坚持下去。 对于宁泽涛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国内媒体分析认为频繁的商业代言、伤病困扰、训练不系统以及各种舆论非议等是造成宁泽涛成绩严重下滑的主因,今后宁泽涛如果能踏实训练,建立良好耐力基础和力量储备,一定能重返巅峰。此外,宁泽涛与游泳中心之间的商业代言纠纷再次被舆论关注,媒体评论认为,商业利益是造成宁泽涛与游泳中心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宁泽涛最后能进入里约奥运大名单,是因为出于整体利益的考虑,但最终结局并非双赢。 10.体操、射击、羽毛球等传统优势项目成绩下滑 昔日荣光不再 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以“0金”成绩收官,创造历届奥运最差成绩;中国射击队仅由小将张梦雪拼下了一枚金牌;羽毛球项目也只完成了两枚金牌的保底任务。在总结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表现时,媒体对体操、射击、羽毛球等传统优势项目的下滑原因进行了着重分析。 对于中国体操这个传统金牌大项里约奥运“无金牌”的表现,媒体分析指出,队员经验和抗压能力不足、心态失衡、缺乏领军人物、群众基础薄弱以及未能跟上世界体操发展潮流等问题是中国体操成绩全面下滑的原因,中国体操亟需通过调整训练手段,推广“愉快体操”来夯实人才基础。此外,对于体操赛场上裁判针对中国运动员“压分”的现象,媒体评论认为,中国体操队需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变,推动我国体操尽快实现变革,顺应现代体操发展潮流。 在总结中国射击队里约奥运会表现时,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分析认为新规则的使用以及“决一枪”能力的不足削弱了中国射击队的优势。此外,也有评论认为中国射击队“家长式”的管理方式让队员长期积累的压力得不到疏解,大运动量的封闭训练有时反而适得其反。 在总结中国羽毛球队里约奥运表现时,媒体分析认为本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整体表现不佳,男单和男双两枚金牌掩盖不住球队的内部问题。林丹和傅海峰值得敬佩,原因在于两人在场上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会兢兢业业打好比赛,如此看来,中国羽毛球队需要深刻反思的是管理机制。 11.中国运动员里约奥运遭遇争议判罚 里约奥运比赛期间,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体操、拳击、举重、田径等项目上屡遭争议判罚成为国内媒体和公众热议的话题。 体操赛场上,中国女队在团体预赛中遭遇裁判压分,部分运动员也因为失误和压分因素无缘单项决赛。中国体操队领队叶振南在接受采访时对国际体联这种打分的方式、比赛的公平性提出质疑,认为打分的不公正对体操项目的发展以及运动员身心的伤害是巨大的。 拳击赛场上,中国选手吕斌在49公斤级比赛中占据绝对优势,却被裁判判罚负于肯尼亚选手。这样的错判,让现场观众和解说员都感到意外。吕斌赛后发布微博表示,裁判偷走了我的梦想,教练则认为裁判判罚匪夷所思。最终,在奥运会临近结束的时候,里约奥组委终于给出了事件结果,多名拳击裁判被解除裁判职务,但已经做出的判罚却无法更改。 帆船赛场上,中国选手、卫冕冠军徐莉佳在女子帆船激光雷迪尔级比赛中,3轮成绩被取消,最终只能名列总成绩第18名,无缘奖牌。虽然徐莉佳在前两轮取消成绩后逆转回到第一,但比赛过程中屡遭争议判罚,还是影响到了徐莉佳的心态。国内网友也对裁判判罚表达了不满,认为裁判对徐莉佳的判罚太过苛刻。 举重赛场上,中国选手吕小军遭遇惊天逆转,遗憾摘银。其中,哈萨克斯坦选手在男子77公斤级决赛挺举最后一举没有站稳的情况下被裁判判罚成功,引发舆论争议。央视解说员、奥运举重冠军张国政甚至对此爆了粗口,直言“裁判脑子里有屎”。 在田径女子4×100米接力预赛中,美国队在交接棒过程中发生重大失误,无缘决赛。而中国队则凭借超越自我的完美发挥获得第八名,成功跻身决赛。然而,赛后美国队却向裁判申诉巴西队干扰其比赛并要求重赛,裁判最终取消了巴西队成绩并难以想象地给予了美国队一次单独重跑的机会,并挤掉了原本获得决赛资格的中国队,成功进入决赛。对于“美国重赛,中国出局”的判罚结果,中国女子4×100米接力队队员梁小静、葛曼棋在微博上表示无法接受。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冯树勇也通过微博表示,美国队单独重跑是一个毫无根据的荒唐决定,是闻所未闻的大笑话。此外,杨健、杨澜、苏炳添、巩立姣、陈一冰、杜丽等也在微博中发文力挺中国队。 面对中国运动员在里约奥运赛场上遭遇的种种争议判罚,网友纷纷表示了不满。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评论认为,在国际体育事务中要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涉及国家利益的场合能够充分发声和表达意愿,就要在尊重和熟悉规则的基础上,学习利用规则,争取和提升自己的话语权。 12.男篮五连败结束里约征程 中国男篮里约奥运5战5败,场均输球20分以上,排名12支球队倒数第一。赛后有媒体报道称,男篮主教练宫鲁鸣表示:“自己无法控制一支百万富翁云集的球队,国家队队员就是瘸子里的‘将军’,别的更差。” 媒体在总结分析男篮奥运表现时指出,中国男篮在篮球理念和战术素养方面与欧美强队存在很大差距,年轻队员大赛经验不足导致临场发挥失常。此外,过于强调身高优势而冷落基本功,以及篮协拖欠主教练宫鲁鸣工资致使中国男篮在集训初期没有主教练带队,耽误集训时间等也是造成男篮难求一胜的主因。 此外,男篮主帅宫鲁鸣批男篮队员的报道也引发热议。媒体评论认为,职业化导致球员身价倍增,但未带来水平的提升,反而削弱了球员的拼搏精神,这种现象值得反思。 13.中国举重队临阵换将引热议 8月1日,由于俄罗斯举重队被集体禁赛,参加里约奥运会的中国举重队名单随之发生变化,女子48公斤级的侯志慧被75公斤以上级的孟苏平替换。中国举重队临时调整参赛名单的做法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焦点。虽然官方对外表示换人是由于伤病原因,但是部分媒体在报道中分析认为,换项换人的做法是出于夺金考虑,并暗示此次人员调整可能涉及地方利益。新华社也发表评论文章认为,奇怪的时间点,奇怪的解释,让这起换将显得分外别扭。换人终极砝码不是“伤病”,而是“金牌”,追求成绩是竞技体育的天然属性,为争取更多金牌采取一些策略本无可厚非,类似想法也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14.部分境外媒体质疑中国现行青训体系不科学 里约奥运期间,境外媒体连续多日发布有关中国竞技体育青训体制的报道,指出中国孩子接受竞技体育训练是为了夺取金牌改善家庭生活后,中国的竞技体校训练体系不科学、退役运动员缺乏保障。 15.2008北京奥运会举重冠军曹磊、刘春红、陈燮霞药检阳性 8月24日,国际举联官方网站发布公告,在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样品进行重新检测时共查出15名运动员药检阳性,其中包括中国运动员:刘春红(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69公斤级冠军)、曹磊(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75公斤级冠军)、陈燮霞(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48公斤级冠军)。该消息一经公布后,随即引发国内舆论强烈关注。 8月24日晚19时23分,中国举重协会官方网站发布《中国举重协会关于2008年奥运会三名中国女子举重运动员兴奋剂复检结果呈阳性的声明》(以下简称《声明》),称“对消息感到十分震惊!如经查证确实存在违规行为,将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从严从重给予处罚”。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新浪、腾讯、搜狐、网易、澎湃新闻等国内媒体纷纷通过网站、官方微博、客户端,第一时间对声明内容进行了转载报道。 对于“曹磊、刘春红、陈燮霞药检阳性”一事,环球时报评论认为“使用兴奋剂如今在中国既无政治支持,也无民意基础,如果发生,它们纯粹是个人和小团体的私密丑闻”。网友则认为“三名奥运冠军药检阳性”是国家的耻辱,会让中国体育代表团进一步蒙羞。中国举重协会的回应声明,内容是官话、套话,将责任全部归咎于运动员的做法十分可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