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2年推出以来,这一属于百达翡丽标志系列的表款就从未过时。该表款具备即时可识别性:圆形、超经典,仅具备阿拉伯数字的极简主义风格面盘,纤细的指针以及绝不会混淆的巴黎钉纹表圈。数十年的岁月当然带来了微小的变化与焕然一新的小细节,但表款的本质从未改变。尽管百达翡丽的复杂功能更负盛名,但该表款的名字依然是与百达翡丽不由自主地联系在一起的经典与品味的象征。卡勒卓华这一名字还令人想起卡勒卓华十字与其四朵风格化鸢尾花的图案——曾经的卡勒卓华骑士徽记,这一中世纪的阶层曾经在神圣西班牙时期独树一帜,如今则是百达翡丽的纹章。该表款在百达翡丽的历史上占据如此特殊地位的又一个原因则是它恰好在该品牌重生的时刻面市。该公司一度在艰难时世中挣扎,但在1932年年被Stern家族所收购之后,就一路迈向成功。 制表师们总是很明智地听从市场的需求并留意其客户的要求与建议,而无论其乍看起来是多么令人困惑。IWC的葡萄牙腕表就是一个例子。四分之三个世纪之后,IWC依然能够为当初答应两名葡萄牙客户的要求而感到庆幸。1930年代,当时的流行时尚是装饰派艺术风格的小型手表,而这两位客户要求IWC开发具有其祖先航海计时器全部优点的大型腕表。他们找寻的结果是,市场上并不存在这样的产品。沙夫豪森的制表师抛开疑虑,奋起迎接挑战。Columbus’ Egg将轻薄的怀表机芯安装于腕表表壳之内,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原型产品一举获得成功,后续差异产品也概无例外。毋庸多言,葡萄牙系列是天生的领跑者,20世纪九○年代 后期的时尚要求手表令人印象深刻,该表款的轮廓吸引了相当多的新人气。 沛纳海在国际市场上的真正首次亮相始于1998年,这是历峰集团认识到沛纳海被佛罗伦萨公司忽视的潜力而将其收购后的第二年。沛纳海曾一度为义大利皇家海军供应潜水表。该公司为水下突击队所制造的手表,采用劳力士机芯搭配最初为怀表设计的Cortébert表壳。特殊的用途,以及后续对可靠性与可读性的要求,证明了这些腕表超大尺寸的合理性。沛纳海作为一个面向公众的品牌而复兴,被选作这一标志的该型号追溯了六十年的岁月:Radiomir Replica是重新发布1938年的型号,为60只的限量版。这样做的理由很充分:每一只表都采用了当初的手上链劳力士机芯,这自属稀有之物。 60只带原包装的机芯,依然躺在沛纳海的库存中而被人遗忘。这一限量版的铂金表壳直径达47mm。其舒适的尺寸,与照亮其品牌发展道路的萤光物质一样,将激发起对于超大尺寸型号的热情,并将引领着制表事业进入21世纪。 当百年灵于1952年推出Navitimer之时,这无疑是该品牌迈向航空的首次冒险:它将打造航空仪表或者说能在飞行时为飞行员提供有用资讯的腕表。10年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激战正酣,百年灵就已开发出了Chronomat,一款带有环形对数滑动计算尺的计时码表。但Navitimer将令其黯然失色,后者将成为这一飞行员至上品牌的标志表款。 Navitimer自然也配备滑动计算尺,这次采用了反向刻度。该表款很快成为一种标志:无论用于计算燃料消耗或平均速度还是将英里转换为公里,它都是进行飞行准备与导航的理想仪器;因而它旋即被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确定为官方用表。这一传奇表款业已通过多种形式得以重现,每一款都带着与初版相同的效果与吸引力,甚至带有像Old Navitimer这样的名称。 根据法国海军军官的要求设计并生产的五十?腕表最初被用于军事目的,因而必须满足各种雄心勃勃的技术规格。这首先体现在其名称上:该表的防水性必须达到50?(即91.50米)。该表款被认为是现代首款潜水表,其完美易读的表盘外是单向可旋转表圈,这已成为这一类别手表的一大标准特色。在接下来的三十年中,五十?腕表出现了20余款型号,产量从数百至数千不等。其中大多数都配备了位于瑞士格兰岑的Anton Schild的AS机芯。五十?腕表在很多国家都被军方采用,而其功能与设计同样也得到了民用潜水员的赞赏。该表款很早就迎来了辉煌时刻,Jacques Cousteau及其剧组成员在拍摄1956年坎城电影节金棕榈奖得奖影片——《寂静的世界》时就佩戴着此表。 2003年,为庆祝其50周年华诞,宝珀在泰国推出了这一传奇表款的纪念性限量版。 1969年7月21日 ,Neil Armstrong成为首位登上月球的人,据报导他腕上所佩戴的欧米茄超霸表上所显示的时间是格林威治时间2点56分。我们现在知道的是只有Buzz Aldrin戴着表,而Armstrong则将表留在登月舱内,作为舱内计时器发生故障后的预防措施。而更确切地说,Aldrin是将表戴在其前臂上——用Velcro尼龙搭扣绑在其笨重的太空衣袖子上。多年以来——准确地说是自1964年以来,手表就已是美国太空人的标准装备。但它能适应太空的情况吗?美国太空总署以匿名方式从本地商店购入五款手表,在经过严苛的测试后终于从中选出这一现已成为传奇的表款。太空手表必须牢固而耐用,能够承受极端压力与加速度,从-18°C至+93°C的温度变化,当然还需密封防潮防尘。自“双子座”三号任务到最后一次阿波罗任务,欧米茄超霸表开始其征服太空之旅,一路见证了每一次里程碑式的壮举,从首次太空行走到首次轨道会合,当然还有被奉为圭臬的首次登月。它甚至在命运多舛的阿波罗十三号任务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机械计时码表精确地对二级火箭的点火进行了计时,从而纠正了飞船轨道,使其得以重返地球。 数十年后,超霸表依然是到过月球的唯一手表。自这一史诗般的历程起,这一1957年推出的钢制表款历经数次蜕变,配备了新机芯以获得更长的自主走时时间。但其识别标识始终未变:黑色面盘,60秒、30分与12小时积算盘,表圈外侧视距仪,以及钢制链式表带。欧米茄超霸表毫无疑问将重返月球,只不过无人可以预测确切时间。 1955年为庆祝其200周年华诞,江诗丹顿与其传统机芯供应商积家推出了当时为止最薄的圆形机芯表,一举轰动世界。这一微型机芯直径为20.8毫米,厚度仅为1.64毫米,创造了这一类别的世界记录。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它又出现了几款型号,最着名的当属Patrimony:这一1960年代型号,至今仍作为真正的经典之作而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震动频率为18,000次的手上链机芯被置于金合金表壳之中,银色的面盘带有简洁的小时指示器与纤细的巴顿式指针。这一超薄表款的风格仅保留了严格的基本要素,其迷人的优雅与审慎常盛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