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中说起伯爵公司,最引人关注的地方就是对外宣称打算以650万的价格收购格律诗。也就是伯爵公司董事长苏逸文的这个出人意外的决策,再一次将乐圣公司推到了媒体舆论的风口,而且这份收购意向书还把刘冰的心态带到了一个及其不平衡的地步。
![]() 伯爵公司在丁元英的计划中就是起落井下石作用在电视剧天道中有几个公司值得我们研究一番,第一个是韩楚风所在的正天集团,老总裁病逝在遗嘱中提名韩楚风为总裁候选人,可谓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个则是丁元英为了王庙村扶贫而背后操作的格律诗公司,格律诗中并没有丁元英任何利益关系,纯粹是为了给芮小丹送礼物,造就神话的运作体。第三个就是格律诗公司劫富济贫,化缘的对象:林雨峰创办的乐圣公司,乐圣公司是中国Hi-Fi音响挑大梁的牌子。第四个便是丁元英口中起到落井下石的伯爵电子公司,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角就是伯爵公司,在整本书中开了个会占了完整一章的篇幅。
![]() 丁元英和韩楚风说的这段话中,道出了王庙村扶贫大体的计划和思路。那这个让伯爵公司是怎么落井下石的呢?就是放烟雾弹:对外宣称有意以650万的高价收购格律诗,让媒体起哄,过度解读,通过舆论对乐圣公司制造更大压力。 伯爵公司650万的收购价对格律诗来说算是什么概念呢?格律诗的一年前创立时,股东注册资本仅仅只有127万元,退股事件前的股权结构:欧阳雪51%,叶晓明20%,冯世杰16%,刘冰13%,出资情况:欧阳雪出资100万现金,其中为叶晓明垫资18.4万,为刘冰垫资13.51万,为冯世杰垫资3.32万。冯世杰现金12万外加自己的吉普车作价5万,叶晓明算上雅风音响店的货底共计7万,刘冰出资3万。 格律诗在一年左右的经营中,在北京开了个门店,基本都是支出,赚钱很少,等于是没盈利。加上日常各种费用支出,基本就是亏损状态。 说白了,格律诗就是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初创公司。 ![]() 为什么伯爵公司要收购格律诗,并且收购价是650万呢?
如果说格律诗也就是百来万的资产,而且目前正面临着乐圣公司高达600万不正当竞争的诉讼索赔,这个时候苏逸文放出收购的消息是个明智之举吗?当然不仅是我们有此疑问,伯爵公司在此次的内部会议中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果然财务部长总归还是财务部长,一针见血指出乐圣600万索赔是虚的。其实我们也知道当初乐圣提出600万的赔偿,是乐圣强势战术一举击溃格律诗统一战线的目的,为得就是让格律诗进退两难。为什么呢?因为600万的诉讼请律师收费刚好就是格律诗整个公司的原始资产的全部。
你还别说,正是这个粗略的数字,还真把格律诗的几个股东给吓得去深圳乐圣公司总部道歉之行,最后被啪啪打脸了回来。回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迅速退股,格律诗的股东一共也就4人,此次叶晓明、刘冰、冯世杰3个人一退股,公司就剩欧阳雪光杆司令一人了。 ![]() 欧阳雪是干什么呢?人家就是专业开饭店的,什么王庙村扶贫,格律诗音响发烧友本来就和她没任何关系,公司成立还用饭店抵押向韩楚风借了100万。现在倒好了,树还没倒猢狲就散了,留下孤零零的欧阳雪在那暗中偷偷掉眼泪。 既然猢狲都散了,那格律诗背后的大树是谁呢?当然是文中主角丁元英大神了。 基于什么人做什么事这个守恒定律我们且看伯爵公司是怎么调查格律诗背后丁元英这颗大树的,这次出场发言的是伯爵公司的市场调研部部长刘佳明,伯爵公司的市场调研部名为市场调研,实际就是公司的情报部门。
![]() 看到伯爵公司这段调研结果,让我很自然就想到当初乐圣公司对格律诗的调研,两个一对比就凸显出两家公司的调研关注点了。 乐圣公司的调研出自乐圣北京分公司经理于志伟,当初于志伟重点关注的是格律诗的股权结构和利益关系,把格律诗的几个股东是查得一清二楚,同时断定丁元英只是个帮忙的角色,而帮忙的原因便是因为丁元英的女友芮小丹是格律诗董事长欧阳雪的好友。 说实在的,一个分公司经理私下主动调研出这些情报已经称得上是厉害了。 但是伯爵公司就不一样了,人家有专门的调研部门,这比起来可是差了好几个等级了。所以伯爵公司关注的重点,就不是几个小打小闹的音响爱好发烧友,而是格律诗背后真正的大佬丁元英。最最关键的是,伯爵公司的实践理论是相对准确,一句“基于什么人做什么事这个守恒定律”,明确了完全是出自丁元英的战略布局。 伯爵公司的盾VS乐圣公司的矛,公司掌门人、资产和音响市场占有率对比既然谈到伯爵公司和乐圣公司对格律诗调研的对比,那就不得不再谈谈两家公司资产和市场占有率的比较了。 按照丁元英的说法:“乐圣公司有6400万资产,从不涉足AV音响,在Hi-Fi音响市场占有17%的份额。” 用乐圣公司董事长林雨峰自己的话来说:“乐圣公司是一个响当当的民族音响品牌。” 而且林雨峰在音响发烧友叶晓明心中的那就是崇拜:“林雨峰那可是中国音响界的风云人物。” 相比林雨峰打造的个人影响力,伯爵公司董事长苏逸文可就比较低调了。
明显林雨峰和苏逸文在形象上还是差别很大的。我们重点需要关注的还是伯爵公司的状况。
很明显伯爵公司和乐圣公司的产品定位有所不同,伯爵公司主营家庭娱乐级AV音响,经过几十年慢慢沉淀,是老品牌,资产高达2.1亿。而乐圣却是后起新秀,专注Hi-Fi发烧友级别音响,只用了短短十年时间,就在Hi-Fi界形成了巨大的品牌效应,当然资产也只有6400万。 如果说乐圣公司是善于进攻的公司,口号便是“永远只有矛没有盾”,那么伯爵则是典型的防守型公司,对各种预警和未雨绸缪方面则是做到了极致。一是从伯爵公司董事长苏逸文刚结束了他在加拿大的商务活动,然后立马从多伦多乘坐航班飞往上海虹桥,紧急组织各高层连夜开会的作风来看。二是伯爵公司总经理付子清的不可轻敌一段的谈话深入人心。 ![]()
真正的商业高手苏逸文从此次伯爵公司开会的高层发言来看,伯爵公司领导班子都非等闲之辈。可以说,在商业人才辈出的伯爵公司,貌不惊人的苏逸文才是真正的商业高手。 面对格律诗600万的诉讼,直接就是650万的收购战术。面对部下的担忧的盲目收购计划。苏逸文一连几个反问,道出了伯爵公司能够坚守几十年依旧强大的根本所在。
是啊,当所有人都只在于表面的时候,伯爵公司董事长苏逸文依旧只相信真相,不相信表象和感觉,不会跟着感觉走。 这不得不又让我想起叶晓明、刘冰、冯世杰三人,总是以自己判断能力之内的标准去判断一切,最后得到的结果,也注定就是有多大碗吃多少饭,量力而行。所以他们在考虑到承担不起诉讼失败的风险后,一致性选择了在诉讼失败前退股。 本身量力而行也不算什么缺点,最多算是保守派而已,有时候还优点,但是内心又经不起波澜,静不下贪心和欲望。 ![]() 所以真正决定未来能走多远的,不是量力的保守也不是风险的冒进,更多则是跟着什么人做什么事情。明明跟着的是更优秀的人,却用狭隘的眼界给自己划个圈,请问还能走向远方吗?明明是自己做出的选择,到最后又不甘于自己选择的结果,请问这又如何是好? 最后用肖亚文静坐三个小时的思考得出的四个字总结,来结束今天的解读,整个事件诠释真正的商业高手究竟高在哪里?
![]() 飞天心宏原创解读:电视剧《天道》,原著《遥远的救世主》,作者:豆豆。 敬请关注下期解读,我们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