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格的瓦尔特特别版的跳秒结构,接近计时机芯。 腕表都发的录入专家发现,该表具有跳秒功能,同时还发现了一个柱轮机构。如何给这种复杂功能评分?这交给了测评专家组。专家组由以下人员组成:制表师、媒体人、资深发烧友(技术控那种,不是品牌控),专利审查师、玩家和零售业人员等组成。 涉及多种跳秒结构 传统的机械跳秒,说白了,就是把本来的小碎步合并为一秒一步。如下面的积家的真秒(True second)。 积家的True Second跳秒 Gronefeld的跳秒与传统手表的跳秒不同,它是独立轮系独立发条盒。由于跳秒机构不从走时轮系取得能量,而且设计上摩擦力本身很小,所以不会影响走时精准。 Geonefeld兄弟做的一赫兹跳秒,是真正跳秒 传统手表的跳秒是从2-2.5赫兹(秒针以每秒5-10步前进,看似滑动)的擒纵中取得速率,变回较慢的1赫兹(一秒一跳),是真跳秒。 Gronefeld的跳秒,从独立发条盒取能,不影响走时精度 Gronefeld兄弟的手表,机芯做工也非常高,表盘为纯银喷铜砂形成的缎面效果 另外一种传统跳秒,结合了豪雅当年专利的摆动齿轮组件的跳秒 比较基础的跳秒结构 技术控认为,朗格的这款表的跳秒功能由柱轮控制机构和跳秒机构构成。另外一些品牌的跳秒机构则有的是由恒力擒纵控制,如Gronefeld的跳秒表,有的则是“星轮蓄力弹簧”驱动,如ElwinSattler和积家的True Second,等等。大家同意将跳秒机构分解评分。即,先确定基本的跳秒机构得分,再确定控制机构得分。具体讨论过程在此不赘述。 问题迎刃而解,因为恒力擒纵已经在擒纵版块确定得分,现在只要确定柱轮的得分即可。 把柱轮的分数剥离出来? 另外一个事实是,同样是计时机芯,集成自动计时机芯由于自动机芯加计时模组;自动机芯可以通过加模组称为自动计时机芯,而手动计时机芯好像无法变成自动计时机芯。 回到柱轮的得分,计时部分由3部分构成:控制部分(柱轮或心形轮)、计时夹板、显示和积算。这里面,控制部分和计时夹板的复杂程度大,显示和积算部分一般。讨论觉得,心形轮在计时功能(7分)里占2分,柱轮在计时功能(10分)里占5分。则推倒出柱轮的得分。 专家们比较了跳秒与飞返和逆跳的难度,觉得跳秒难度低于飞返(3分),与逆跳相当(2分)。 于是,朗格1815系列纪念瓦尔特·朗格特别版的跳秒部分得分为7分。 腕表都发发现新的功能,马上进入测评实战状态。 腕表都发对该表的测评结果 原文地址:https://www.wanhu888.com/article-26478-1.htmlhttps://www.toutiao.com/a65308840404073845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