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全世界唯一因为爱情而诞生的珠宝品牌。短短一百年的时间,超越众多老牌,跃居奢侈品珠宝三甲。 19世纪末,一位珠宝世家的女儿Estelle Arpels邂逅切石匠之子Alfred Van Cleef。年轻的爱情,进取的精神,对宝石的热爱,令两个人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1906年,他们在巴黎芳登广场开设了第一家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珠宝店。 咆哮的1920年代 1922年卡纳文伯爵和霍华德卡特发现埃及图坦卡蒙法老墓的,再次点燃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热情。 1922年到1925年间,梵克雅宝设计了众多埃及风格的珠宝。这些独特的珠宝上装饰着牲礼和象形文字,内容包括圣甲虫,狮身人面像,双耳细颈椭圆土罐,公牛,鸵鸟羽毛,莲花和蜜蜂等古埃及图腾。这股埃及复古风潮出现在装饰艺术(Art Deco)兴盛的背景之下,色彩炫目,对比夸张。梵克雅宝用珠宝描绘神秘中东传说中的场景,并非为了精确复刻历史,而是为了向神秘而迷人的埃及致敬。 1924 Van Cleef & Arpels 1924 Van Cleef & Arpels 1924 Van Cleef & Arpels 1920s Van Cleef & Arpels 1924 Van Cleef & Arpels 1930s,隐秘式镶嵌 梵克雅宝的另一项闻名遐迩的杰作是1933年发明的“隐秘式镶嵌”,它能让宝石紧密地镶嵌在一起而不露出任何镶爪。它的工艺极其复杂,因而仅仅制作一枚胸针就需要300工时以上。每一颗宝石必须十分精确地嵌入小于十分之二毫米厚的金属网格里。一经完成,宝石看起来如同不需藉由任何外力支撑而浮于金属之上。 在梵克雅宝的世界,隐秘式镶嵌作品的诞生需要极富耐心与精湛的工艺技术。即便是登峰造极的技艺,也并非是令人一眼看穿的匠气工艺,须创作者尽全力隐藏的内敛风格。透过隐秘式镶嵌法所镶嵌的作品正是不着痕迹给予人们一种毫不费力,自在高雅,带点傲慢,漫不经心且毫无匠气的印象。 1940s,芭蕾舞者与仙子胸针 梵克雅宝的代表作品芭蕾舞者与仙子胸针是20世纪40年代在纽约创作。胸针造型为形态各异的舞者,舞裙以铂金镶嵌钻石,红宝石和祖母绿。这些精美的作品迅速征服了美国市场,在灰暗的二战时期,它们是欢乐与希望的象征。 Danseuse Espagnole,1941-1943,最早的芭蕾舞者胸针系列 同时面世的仙子仙子胸针的灵感均来源于当时的卡通形象。 微信公众号:rbgroyalgem 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公众号后台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