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后的帕德玛大桥夜景 今年6月正式通车的帕德玛大桥(Padma Bridge),是孟加拉国目前最长的桥梁,也是该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项目之一。它将成为该国东西部客货运输的一条重要通道,促进该国第二大港口蒙格拉与其他地域的商业交流及货物流通活动,并将成为东联缅甸、西接印度的重要国际铁路运输线路,同时也是泛亚铁路重要组成部分。 AECOM为该项目提供细致设计、施工管理、经济剖析、规划与技术咨询效劳,项目范围涵盖6.15公里主桥、12.117公里引道、3.148公里公路高架桥、532米铁路高架桥,以及14公里的河道管理。AECOM全球长跨度及特殊桥梁总监岑肇雄博士作为项目的首席设计顾问,与其他顾问咨询方和承建方协同协作,用不懈努力和创新技术,在极具应战性的场地环境下,完成这座具突破性意义、性能杰出的大跨度桥梁。 工程突破亮点 ●它是恒河之上迄今为止长度和跨径最长的桥梁 ●抗季风、抗震和耐冲刷的桥梁设计 ●长150米的预制钢桁架构件,与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相分离 ●桥桩长122米,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桥梁桩基 ●它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包含上层双向四车道公路和下层单线货运铁路 ● 沿线装置了直径750毫米的燃气管道和光纤通讯电缆 ◎在下层桥面装置燃气管道(上图),岸上的V形桥墩(下图) ◎施工现场 01 更保险、更快速地抵达 帕德玛大桥是一座公铁两用桥梁,位于帕德玛河下游地域,将经过公路和铁路连通两岸。目前,交往两岸的交通时间已由原来摆渡渡河的7、8小时缩短至10分钟,极大地强化孟加拉国西南部21个地域与首都达卡的交通联络。 ◎桥梁模型:上公路、下铁路的双层结构 在水网纵横的孟加拉国,桥梁是人们最需求的基础设备之一。同时,河流输沙量庞大所构成的松软粉砂河床,季风时节湍急的河流流速,以及帕德玛大桥树立位置位于地震频发地域,都为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带来种种应战。 在分离了负载研讨与自然环境可能带来的冲刷、地震和季风等影响要素的思索后,设计团队分别从基础结构、资料以及跨度三个方面为帕德玛大桥的桥梁方式中止了模仿剖析。 ◎架设预制钢桁架 上公路、下铁路的双层结构的优势在于,分别的公路和铁路围护结构能够优化桥梁的操作、检查和紧急分散流程,并可缩短引桥长度,降低造价;在资料方面,经研讨,钢–混凝土组合桁梁桥是均衡完成桥面重量、横向刚度和抗震性能的最佳建造方式;在比较剖析了120米、150米和180米三个跨径计划的路面重量、基座荷载和施工成本后,项目团队最终选择采用效益最佳的跨径150米的预制钢桁架计划中止细致设计。 02 为抵御季风和地震而设计 由于孟加拉国是洪水、季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地域,为应对大自然可能对基础设备构成的影响,项目团队应用先进技术和创新防灾处置计划来回应环境严峻应战。 项目团队搜集了过去40年的河流数据和季风时节变更状况,对此中止了全面的研讨与计算剖析,并基于此对不同的基础计划中止模仿。最终的计划采用由6根直径3米、长122米、“斜插”入河床的管状钢桩构成桩基,以有效抵御季风时节河床冲刷对桥梁基础的猛烈冲击。 ◎模仿当地水流冲刷的模型(上图),优化后的6根管状钢桩构成的主墩(下图) ◎水上打桩作业 同时,依据模型剖析,在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采用摩擦摆支座中止隔震,可大大减轻地震可能构成的影响。一切基于海量数据剖析和深化模仿研讨的设计,都是为了给客户托付具创新性与经济性的处置计划,给当地居民设计一座保险而方便的交通基础设备。 03 改善民生,推进区域经济展开 曾经,当地居民需求破费十分多的时间横渡帕德玛河,有时以至会由于恶劣的天气条件,如大雾或湍急的河流,以及长长的人龙,使交通时间延长至20个小时以上,从而招致糟糕的交通状况和货物运输延误。据报道,往常帕德玛大桥的建成,将为孟加拉国约27%的人口缩短100公里的交通距离,促进当地农业、贸易和旅游业的展开,并为该国西南部地域发明更多就业机遇。 ◎从岸边望向通车的帕德玛大桥 这座大桥不只有助于进步孟加拉国内部的交通连通性,同时也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树立的重要组成部分,估量将经过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展开及深化区域协作关系,为区域带来2.5%的GDP增长,为孟加拉国带来1.3%以上的GDP增长。 ◎具雕塑感的桥墩 ◎六角承台施工现场 帕德玛大桥项目用创新设计,为应对未来的自然冲击力预先做好了准备,为当地居民更温馨、更轻松地抵达他处提供了更好的交通基础设备,为连通两岸、进步地域连通性搭建了坚实基础,为推进经济展开、深化区域协作激起强劲动力。 项目担任人、AECOM全球长跨度及特殊桥梁总监岑肇雄博士谈及这个具里程碑式意义的项目时表示,“帕德玛大桥的设计集聚了先进桥梁技术、发明性思索和工程基本原理,或可为日后面对高难度项目应战的大跨度桥梁树立提供重要参考。我们很荣幸能参与这个严重项目,并等候帕德玛大桥不只造福今日的居民,也为下一代的宜居生活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