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叶子沛 5月24日上午,全球民宿短租公寓预订平台爱彼迎宣布将关闭中国业务,一切中国大陆地域的房源将于今年7月底下架,并中止运营中国境内的APP。 爱彼迎在致中国用户的一封信中称,爱彼迎将从2022年7月30日起,暂停支持境内游房源、体验及相关预定。 爱彼迎分离开创人、首席战略官兼中国区主席柏思齐在信中表示,爱彼迎关闭境内游业务是为面对疫情应战做出的艰难决议。 固然爱彼迎暂停了境内游的相关效劳,但其并未放弃中国市场。 爱彼迎在致中国用户的一封信中表示,出境游业务是其在中国得以长足展开的内核,爱彼迎尔后将固本培元,聚焦于出境游业务。 来华7年最终折戟 Airbnb于2015年在中国大陆市场展开业务,并于2017年3月定下了“爱彼迎”作为品牌和产品的中文称号。 据报道,2017年,爱彼迎中国房源增长率抵达100%。 2019年爱彼迎对外宣布,2019年上半年其在中国区的业务增长了3倍。 平台数据显现,受疫情影响下,业绩最为惨淡的2020年,爱彼迎中国的新增房客数量抵达全球第二。2020年9月后,中国进而成为爱彼迎最大的订单市场。2016年至今,共有超越2500万人次在中国住进爱彼迎民宿。 但即便如此,中国大陆的境内游业务关于爱彼迎的贡献却并不是很大。据媒体报道,在过去的几年中,来自中国国内的平台收入,仅占其总营收的1%。 营收贡献不大,爱彼迎在中国还面临强敌环伺的境地。 年报数据显现,爱彼迎在全球生动房源超越600万套,中国生动房源则仅有15万套。 而依据公开数据,其主要竞争对手途家房源数量为230万套、木鸟民宿房源数量为135万套、小猪民宿房源数量为80万套、美团民宿房源数量则为70万套。 此外,由于业务的强替代性,爱彼迎还需求与携程、飞猪等平台中止竞争。 除了外部环境等要素以外,爱彼迎自身的效劳质量问题或许也是其于中国国内竞争不利的缘由之一。 全职民宿从业者詹女士对搜狐财经表示:“在携程平台入驻以后便有团队跟踪效劳,遇见问题能够立马辅佐处置,而想联络到爱彼迎的后台则艰难许多。” 同时,爱彼迎对旅客的效劳质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爱彼迎的投诉量为8763个,远高于其竞争对手途家等平台,其中不少差评都集中在“退款难”等状况上。 爱彼迎在本土化上存在的问题或许也是其于中国市场折戟的缘由之一。 维漫民宿开创人兰陵王在接受搜狐财经的采访时就表示:“爱彼迎退出中国市场简直是必定,爱彼迎本土化难度太大,疫情只是加速了这一退出的举措。” 爱彼迎在入驻中国之后没能真正融入中国普遍的市场当中,其业务基本只落脚于高端民宿市场。 依据2020年爱彼迎中国的抽样调查显现,82%的房东有其他全职或兼职工作,其中位列前三职业的是艺术文娱、互联网以及房地产,9成房东为大学及以上学历。 兼职民宿从业者张先生对搜狐财经表示:“经过爱彼迎订房的用户主要是高学历的年轻人。” 或许是其赖以发家的“沙发客”文化在中国的水土不服,使得爱彼迎的用户略带小众颜色,其在中国的本土化一直不顺利。 民宿巨头不挣钱: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依据财报数据,2021年,爱彼迎完成营收59.92亿美圆,同比上涨77.37%,毛利润为48.36亿美圆,同比上涨93.27%。 营收及毛利大幅上涨的缘由主要是由于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相关财务指标较低构成的。 对比2019年的数据,爱彼迎营收以及毛利润上涨的幅度分别为24.7%以及34%。 2021年的住宿和体验预订量抵达3亿次,同比上涨56%,但比疫情前的2019年数据下滑8%。总预订价值抵达469亿美圆,同比上涨96%。 全球房源数量上涨6%,抵达了600万套。 费用方面,爱彼迎的费用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2021年,爱彼迎停业费用为42.94亿美圆,其中销售费用为11.86亿美圆,主要源于爱彼迎的获客方式需求中止大量营销换取流量;此外,2021年爱彼迎的研发费用为14.25亿美圆。 费用水平较高,爱彼迎的盈利才干也存在问题。 公告显现,爱彼迎曾经连续三年未能完成盈利,2021年,爱彼迎归属净利润亏损3.52亿美圆,2020年则亏损抵达45.85亿美圆,2019年则亏损6.74亿美圆。 共享经济独角兽股市受挫 据悉,爱彼迎降生于2007年,全称Airbed and Breakfast,意义是气垫床和早餐。公司的两位开创人为了分摊房租,在家中摆了三张气垫床供给来左近参与会议的旅客过夜,并收取费用。 这是爱彼迎“共享经济”+“民宿”方式的雏形,尔后的爱彼迎在这一几近空白的赛道上飞速展开。 目前,爱彼迎曾经阅历了13轮、超60亿美圆的融资,投资方包含中投公司、阿波罗、橡树资本、红杉资本等。 2020年12月,爱彼迎在美国挂牌上市,当日收盘股价报144.71美圆/股,市值抵达865亿美圆。尔后,爱彼迎的股价动摇上涨,巅峰市值一度超1000亿美圆。 但目前,爱彼迎股价已跌至历史低点,截至发稿,爱彼迎报113.28美圆/股,市值则降至731.4亿美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