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公益报(陈凤娣 高雨霏)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地是什么?如何助力推进共同富有?英才企业集团董事长杨英用累计捐款3.05亿元、捐建希望小学30多所的无私大爱回答了时期之问,提交了优秀答卷。
作为一名优秀的女企业家,她像一朵国艳自然、玉笑珠香的平和牡丹,怒放在祖国的土地上,以胜利事业和杰出贡献壮观了人世春世界;她像一头坚毅质朴、达观睿智的“孺子牛”,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以远见明察和笃实力行为社会调和进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起于微末,成于勤奋 杨英出生于漳州市平和县一个农民家庭,自小家庭困苦。1982年,年仅19岁的她怀着对未来的美好希冀,前往厦门打拼。她从保姆、菜市场个体户做起,抓住民办教育展开契机,于1994年兴办了厦门英才学校。在杨英的不懈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辅佐下,往常的英才已展开成为集教育文创、生物制药、网络科技、汽车销售于一体的多元化企业集团,连年取得“守合同重信誉企业”“征税特大户”等荣誉。 敬天爱人,止于至善 事业有成的杨英,一直牢记自己是农民的女儿。从不嫌贫爱富的她,经常到乡邻家中走动,对村里的大小事情件件分明、样样关怀。多年来,她秉持“人再富也不能忘本”的朴素观念,每年将30%以上的分红捐献出来,展开奖教助学、大病救助、养老助孤等慈悲活动。据统计,截至目前,杨英累计对外捐款达3.05亿元,捐建希望小学30多所。此外,她还立下遗言,将在百年后捐赠35%的遗产,用于社会公益事业。鉴于其在公益慈悲范畴的杰出成就,杨英于2009年入选胡润慈悲榜,并于2013年4月获聘为平和县慈悲总会永远荣誉会长。 “一个人的胜利离不开党和国度的好政策,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企业家作为政策红利的取得者以及变革开放的受益者,要怀着利他之心辅佐社会艰难大众,未来自社会的财富以慈悲的方式回馈社会,纾民困、解民忧,为共同富有添薪加柴。”谈及慈悲初衷,杨英谦恭地说。 慈悲助老暖人心。作为一名从乡村走出来的企业家,杨英深知基层民众生活的不易,午夜梦回总是忆起奶奶因贫逝世的遗憾和隐痛。为保障乡村老人的生活,自1996年起,她每月向山格镇高际村、芦溪镇东槐村、顺义区古城村等5个村庄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其中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150元,70岁以上200元,80岁以上250元。彼时,现代慈悲事业刚刚起步,县际城乡的慈悲网络尚未树立,交通讯息不兴隆。为确保不漏一人、不落一户,她拿着现金,带着专责人员,挨家挨户地发,将暖和和希望洒遍了受助村庄的角角落落。 与此同时,她每年还向平和县民政局捐赠50万元,用于慰劳全县90岁以上老人,并投资120万元建起村老人活动中心。据不完整统计,截至目前,杨英累计发放助老金超越4470万元。 捐资助学向未来。出身清贫的杨英,有着艰苦的求学阅历。由于家中兄弟姐妹众多,学龄阶段的她需求背着弟弟上学。弟弟一哭,就得马上带他走出教室。特殊的阅历让她从小就对学校心生向往,并想为教育做点什么。 2014年11月,得知平和县广兆中学高中部教学综合楼树立亟需资金,杨英放下忙碌工作回到故乡调查,现场听取了校长张元祥关于办学历史、学校规划与规划、师资队伍、学生学情、高中课改等状况引见,并大方捐资500万元,辅佐广兆中学处置了资金问题,有力推进了平和教育事业的展开。 除了捐助家乡学子,杨英还将爱的暖和传送给北京、上海、宁夏、西藏等地域的孩子。2012年,分别向清华大学和福建省武夷山第一中学捐款1.07亿元和500万元;向中国儿童基金会捐赠助学建校经费6800多万元;向华东师范大学捐赠300万元;每年向厦门市教育基金会捐款50万元。此外,她还树立了英才基金会和英才龙湾基金会,每年投入上千万元,锐意锻造自强之才。 扶危济困惠民生。为更好地辅佐艰难群体,杨英与慈悲组织密切协作,全力支持赈灾救灾工作。2003年“非典”期间,杨英分别向北京市和顺义区捐款200万元和1000万元。2006年夏,平和遭遇洪灾,她又大方捐赠300万元,辅佐灾民灾后重建。 作为闽商的出色代表,杨英还鼎力支持福建公益慈悲事业展开。2012年,在厦门平和商会周年庆典上,她“大手笔”捐赠6000万元,全力推进商会光彩事业和公益慈悲活动。同年,漳州市慈悲总会成立,她认捐2000万元,签协议时又主动增加至3000万元。与此同时,她还分别向平和县慈悲事业和厦门市慈悲事业认捐6000万元和2000万元,每年向厦门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款50万元,并向宁德市古田县捐赠修路资金300万元。 关爱妇孺尽精微。作为一名女企业家,杨英既有职业女性的魄力和担当,也有身为母亲的细腻和慈心。她致宽广而尽精微,于2010年在厦门市妇女展开基金会成立“杨英爱心基金”,并每年捐赠100万元,迄今累计达1200万元,辅佐罹患乳腺癌和子宫癌的困境妇女看病就医。2013年1月,启动“特殊单亲子女”动态助养项目,为“特殊单亲子女”发放每人每月300元的助养金。 此外,她还捐资兴建平和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县水上运动中心等,为民生福祉以及公益慈悲事业的高质量展开倾注了满腔热情。 在杨英的心中,一直根植着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关于祖国和人民,她从不吝于表白爱,以为企业家应盲目把个人命运和企业命运与国度命运融合在一同,将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融入到中华民族巨大复兴的绚丽画卷中去。 为践行“实业兴国,科技强国”理念,多年来,她顺应时期变更,积极对标福耀玻璃工业集团开创人曹德旺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创人任正非,重点投资生物医药等实体经济,努力让企业的展开壮大与国度的繁荣富强同频共振。 得知亲戚的孩子学业有成,欲回国创业深耕人工智能范畴,她大加赞扬,并予以鼎力支持。他人劝她移民,她大方陈词:“中国是最好的国度,中国护照就是最值钱的护照。只需祖国强大,才会有我们的幸福生活;祖国落后,你走到哪里都是三等公民!” 念念不忘,爱有回响 在平和,杨英身兼多种角色。她是普通人眼中豪爽博爱的胜利人士,是孤寡老人暖和贴心的女儿,也是困境儿童信任眷恋的母亲。 在20世纪90年代,只需杨英一回到平和,不论走到哪里,村民都会自发地放起鞭炮,并将她的必经之路填好修好,方便她通行。人们用这种最朴素的方式、最盛大的礼节表白对杨英的感激之情。 2000年,杨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1只鸡和2只鸭。细问之下,才得知这是一位刚刚逝世的老奶奶托人送来的。这位老奶奶有多个子女,但由于女儿外嫁儿子有赌博恶习,经常食不果腹,生活十分艰难。仁慈的杨英同情老人际遇,便每月拿钱资助她。后来,老人不幸患了脑血栓,临终之际家中只剩1只鸡和2只鸭。她自己舍不得吃,挣扎着托人辗转把一切的“财富”送给了杨英。得知事情始末,杨英哭了很久,同时也更坚决了自己的慈悲初心。 回想这段往事,杨英慨叹地说:“慈悲不是数字加减法,助人等于助己。你为他人多想一点,多做一点,收获的是坦然和高兴,是更深更重的深情厚谊。以至你的顾客和协作同伴也会因而更信任你,企业自然会展开得越来越好,社会自然会越来越调和。” 鹏程万里,不忘初心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慈悲事业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扩展和延伸。在此背景下,杨英在持续展开大病救助、扶危济困、赈灾救急等常规慈悲项目的同时,又将眼光投向了孤独症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孤独症患者绝大部分无法融入社会,教育和就业更是艰难重重。杨英深切同情孤独症患者及其家庭的不幸遭遇,高度关注孤独症引发的社会性问题。为提升孤独症患者及其家眷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促进构成关注、关爱孤独症患者及其家庭的良好社会氛围,她先期投入300万元展开爱星公益行项目。旨在经过展开康复和就业技艺培训、开设视频号专栏、树立云课堂、制造宣传手册等措施,促进社会对孤独症的认识和了解,推进孤独症患者康复工程的可持续展开,稳定脱贫攻坚成果。 “项目将树立‘社会团体协作、专业机构配合、专业人士参与’多方联动机制,并将常态化、系统化展开下去,让孤独症群体能以对等的位置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化和肉体文化成果。”杨英如是说。 杨英以为,教育是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而乡村儿童受当地天文位置、经济展开水对等要素影响,享有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环境亟待改善。鉴于这种认知,她决议在助学支教方面持续着力,经过展开教员和校长培训、奖教助学等方式,进一步减少城乡教育差距,推进乡村教育事业高质量展开。 从停学保姆到精英贤达,从百元助老到捐资数亿,杨英以自强不息的坚韧品德和博施济众的贡献肉体,向世人展示了平和牡丹的杰出风姿,诠氏缢新时期企业家勇于担当、擅长作为的肉体风貌。 宫移羽换,沧海沧海,历史已赋予公益慈悲事业新的任务。杨英素履以往,无远弗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