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取指尖一滴血,就能检测几十种癌症,排查上百种疾病,可能吗? 2003年,斯坦福才女伊丽莎白·霍姆斯在硅谷创业,“医疗黑科技”立刻遭到无数顶级投资人和政商名流的追捧。 不只前国务卿、参议员、传媒大亨、明星律师通通被拉进董事会,就连克林顿和马云,都在分离国大会的论坛上给她当配角。 公司估值一路狂飙,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超越了90亿美圆。 但是,这竟是一场惊天大骗局! 2015年,《华尔街日报》连发11篇长文,揭露公司多年技术造假、数据造假的大量细节。 公司里的“明星员工”接连出事,科学家艾恩被逼自杀,官二代泰勒被迫卖房,一桩桩丑闻被曝光,牵出硅谷创业神话背地的真相。 2022年11月18日,霍姆斯狡诈罪名成立,被判入狱11年3个月。 喧嚣过后一片狼藉,投资者们血本无归。 80后美女如何用谎言编造神话,玩转资本收割大佬? 毫无医学背景的斯坦福停学生,如何“推翻”医疗反动? 富丽堂皇的造梦圣地,又有多少见不得光的龌龊黑幕? 不想当总统,只想挣大钱 9岁时,爷爷曾经问道:“长大后你想做什么?” “当然是亿万富翁。” “为什么不做总统呢?” “不用。总统将会娶我。我会有100亿美圆。” 伊丽莎白·霍姆斯从小的幻想,就是赚大钱。 2002年,霍姆斯顺利考入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 大二那年,非典肆虐,霍姆斯研发出一款手臂绑布,能够快速检测诊断,大大缓解医疗资源慌张的状况。 这项研讨成果,让斯坦福副院长钱宁·罗伯特森激动得百感交集。 而院长的肯定,也激起了霍姆斯激烈的任务感,她要做一款巨大的产品,不只仅是提升效率,更要彻底推翻医疗诊断的现状。 就在一切人都对她的学术未来寄予厚望的时分,霍姆斯做了个惊人的决议,停学,创业。 19岁的霍姆斯在硅谷兴办了希拉诺斯(Theranos)公司,并且把力挺她的钱宁院长拉进了董事会。 没过多久,在院长的助力下,曾经投资过特斯拉、推特的提姆·德雷珀,给了霍姆斯第一笔50万美圆。 一夜之间,“滴血检测”的黑科技概念点燃了整个硅谷。 这一款“诊疗贴片”,经过微型针,轻扎手指取几滴血,快速检测剖析,并把数据信息实时送达给医生。 依照技术想象,能够支持近1000项血液检测,辨认几十种癌症,排查上百种疾病。 假如这一切真的能够顺利完成,将会撼动每年约750亿美圆的巨额市场。 嗅觉灵活的投资人蜂拥而来。 在传媒大亨默多克豪掷1.25亿美圆之后,风投教父卢卡斯、甲骨文开创人埃里森、地产巨头和一众明星基金,都排着队争抢投资份额。 生动的多面政客们也纷繁抢占董事会的席位。 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仅仅聊了2个小时,就主动参与了董事会天团;而基辛格岂但躬身入局,还带着自己的律师送了900万美圆的“大红包”。 数不清的名流大佬们被“卷”了进来,他们痴迷于霍姆斯的“黑科技”,等候投出下一个“乔布斯”,用科技改动世界。 就在整个硅谷为之狂欢起舞的时分,有人提出了质疑。 “为什么如此严重的技术突破,却没有任何医学权威的报道?” 技术造假讲故事 技术,是霍姆斯创业的“吸金法宝”,也是项目最终能否胜利的关键。 但理想很丰满,理想很骨感。 用几滴血,测出几百项数据,难度远超想象。 商业计划书里最亮眼的“微型诊疗贴片”,研发团队尝试了上百种措施都完成不了,他们退而求其次,整整18个月的时间,才勉强做出一款相似糖尿病检测仪的设备。 但是,挡在眼前的3大技术难题,一直没有处置。 一是用微量血液,没法做复杂的检测任务,血量不够。 二是针刺取血会有细胞杂质干扰检测结果,检测不准。 三是血样分样检测时,很容易交叉污染。 研发一度堕入了僵局。 真实想不出措施了,一个“天才”工程师出了“绝招”。 既然攻克不了,那就痛快绕过。 用直接买来的点胶机器人,改构成机械手装置,先满足最基本的取样和送检。 就这样粗制滥造的“产品”,居然成了第一代原型机。 “爱迪生1.0”问世,但却完整达不到初期想象的功用。 就在这个时分,昂扬的研发经费,烧得霍姆斯快要扛不住了,她迫切地需求大笔融资续命。 于是,研发被迫放置,一场商业骗局开端了。 霍姆斯联络全美最大的连锁药店沃尔格林,谎称黑科技创新的“迷你检测宝”研发胜利,只用一两滴血,就能快速完成数百项血液检测。 霍姆斯还在邮件中附上了公司投资人和董事会成员的名单,就用这一招,沃尔格林毫不犹疑地送来了5000万美圆的超级大订单。 与此同时,前国务卿董事出谋划策造势宣传,“用一滴血改动世界”,霍姆斯成了无数创业者的偶像。 公司估值一路狂飙到90亿美圆,霍姆斯的个人身家也超越50亿美圆。 2015年,霍姆斯被时任总统奥巴马任命为“美国全球创业大使”,以50亿美圆身家登上《福布斯》《财富》榜单。 随后,她在分离国大会上,与前总统克林顿和马云对话,共同讨论人类的未来。 那是霍姆斯的高光时辰,也是决议“生死”的十字路口。 到底是该一步一个足迹补足技术短板,还是继续编造谎言续写“神话”? 谎言续命越陷越深 技术上的漏洞拖了后腿,研发团队明白,连实验室规范都满足不了,想要大范围商用更是白日做梦。 但此时的霍姆斯曾经很难回头了。 中止谎言,她立刻会被资本一脚踢开。但继续下去,她需求更多的谎言。 霍姆斯渤黾舀家反对,把不靠谱的一代机铺满连锁药店,但它只能检测极少量的数据,很难“蒙混过关”。 眼看弥天大谎要被拆穿,霍姆斯病急乱投医,她采购了大批西门子检测机,树立“秘密实验基地”,统一回收血检样本,在“基地”做检测。 但这样做非但没能帮她圆谎,反倒惹出更多的省事。 在药店现场抽血时,设备频频出错,同一个患者要被扎好几次才干胜利留样。而血样回收过程中保鲜措施不到位,等送到基地时曾经蜕变了,基本没法检测。 就这样得出的数据结果,不可思议得有多离谱。 研发团队对公司失望透顶,中心主干多次和董事会交涉都被压制,索性他们痛快提出离职,以至有人喊话:“我不愿和骗子为伍”。 霍姆斯深知,一旦技术状况公之于众,哪怕是显显露一点风声,资本会立刻中止给她输血。 为了维持虚假繁荣,她开端动用“十分规伎俩”。强迫员工签署非法失密协议,全程监视工作电脑,还设置“防火墙”阻断跨部门之间的沟通。 一旦发现员工“苗头错误”立刻解职,还会以各种伎俩要挟他们闭嘴。 为此,还不惜重金请来心慈手软的大卫·博伊斯坐镇,这位王牌律师“手艺高超”,最知名的,就是曾经在政府控诉微软的案子里,把比尔·盖茨“简直烤焦了”。 就这样,霍姆斯用谎言维持她的造富神话,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独角兽的龌龊黑幕 无论谎言多么美好,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只不外,代价繁重。 2013年,公司一位著名医学家艾恩,在接到霍姆斯的电话后自杀了。 这位从剑桥大学高薪请来的科研专家,很早就发现“滴血验癌”基本无法完成。 他多次提出新的技术计划,但霍姆斯毫不在意。 很多和艾恩一样的人都忍无可忍,只不外受制于失密协议,没法公开真相,但他们不时在寻觅机遇。 霍姆斯隔三差五的正告,精神施压,还雇佣黑帮出面要挟,最终逼死了艾恩。 紧跟着,有“特殊身份”的泰勒也开端跟霍姆斯“死磕”。 泰勒在参与研发时接连收到“指示”,请求他窜改数据,让检测精确度看起来更漂亮。 超越70%的错误率,竟被霍姆斯包装成“优于国度规范的高精度”,泰勒无法接受,提出辞职。 没想到,却被身为前国务卿的爷爷出面正告,还被骗补签了失密协议。 原来,泰勒的爷爷早就是霍姆斯的董事会成员。 错综复杂的黑幕没有吓倒泰勒,为此他不惜与家族彻底隔绝关系,也要死磕到底。 直到2015年,泰勒找到《华尔街日报》记者约翰。 不久后,一篇深度报道揭露了霍姆斯技术造假、数据造假的大量细节。 一瞬间,行动哗然。 霍姆斯立刻现身电视广播,悍然反驳。 紧跟着,《华尔街日报》连发11篇文章,彻底扯开霍姆斯的惊天骗局,篇篇致命,字字封喉。 硅谷再一次炸翻了天,不外这回,不是蜂拥争抢,而是轮番甩锅。 美国食品药品监视局发文,曝光检测审批的大量问题;美国卫生部宣称“滴血检测”危害患者生命;《福布斯》杂志将霍姆斯身价清零,榜单除名。 曾经看好霍姆斯的大金主们,纷繁在社交媒体上和她撇清关系。 墙倒众人推,天价独角兽就这样轰然倒下。 比尔·盖茨说:“这个故事,比我想象得愈加猖獗。” 结尾 天才与疯子之间,仅有一线之隔,但这条线是底线,更是红线。 2022年11月18日,伊丽莎白·霍姆斯因狡诈投资者罪名成立,获刑11年3个月。 “21世纪硅谷最大骗局”至此谢幕。 成也资本,败也资本。 霍姆斯从小的幻想就是赚大钱。 但越过道德和法律的边疆去“骗钱”,一切的幻想终是一场破灭。 硅谷文化成就了无数创业神话,但也毁掉了数不清的有志青年。 关于资本大佬来说,不外是一场游戏。成了,赚得盆满钵满。败了,就一拍两散,继续寻觅下一个目的。 但关于霍姆斯这样的创业者来说,大好前程就此止步,未来还会有机遇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