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07 作者/大尾巴熊 “ 我们堕入了由他人追着跑到追着他人跑的尴尬境地。 制图/听风者 漫画/狂妄的上校 配图/大尾巴熊 哪怕并不熟习经济的人都知道,中国经济的三强分别是“粤老大”广东、“苏大强”江苏和“鲁大壮”山东。其中,广东的经济总量长期位居首位,排在二、三位的江苏、山东两省则 呈现你追我赶、交错竞争的格局 。但从近十年开端,广东、江苏两省在经济长跑中“脸不红,心不跳”,反观山东在这场”经济马拉松“中,却被广东、江苏 逐步拉开距离 。 数据显现,广东省2017年GDP总量高出山东17201.05亿元,江苏高出山东13222.72亿元。10年之前,江苏的GDP总量仅高出山东48.7亿元。但从2008年开端,山东的经济总量就再也没有超越江苏, “鲁老三”这个位置,已然一晃就是10年 。,固然仍坚持第三,但山东与广东的差距由2008年的5860亿扩展到2017年1.72万亿,与江苏的差距由50亿扩展到1.32万亿。 2008年到2020年广东、江苏、山东GDP差距 ﹀ 假如继续坚持这种状态,山东可能在十年之内被排名第四的浙江赶超。山东,正面临“ 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 ”的尴尬处境,如何激流勇进,成为山东下一个二十年需求面对的问题。 曾经的辉煌 65年来,山东省的工业从一穷二白到树立起亚洲最完善的工业门类体系,在分离国分类的41个工业大类中,我国是独一具有一切品类的国度,而 山东是独一具有一切品类的省份 。 1979年,淄博矿务局研制胜利自主国产的 淄博2型采煤机,并疾速在神州大地上推行开来 ﹀ 1974年至1998年,齐鲁化肥因其 “质量过硬,肥效好”遭到市场热捧 ﹀ 也是因而,在1982-1985年,山东经济 更是连续四年称霸全国 ;直到至今,山东省仍旧是我国工业产业链最完善的省份,这也是山东终年坐稳全国经济第三的最重要底气。 1980年代,啥都能造的青岛,壮观的拖拉机厂 ﹀ 2020年,齐鲁石化在山东自身产能缺乏的状况下, 仍决议“饿肚子”省出“口粮” 氯乙烯援助兄弟省份,这是制造口罩必不可少的原料 ﹀ 而这背地当然离不开山东半岛在中止开放展开的过程中,有着 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 山东半岛作为我国的第一大半岛,与辽东半岛共同探向黄海,构成渤海湾;其中山东半岛的方向” 剑指日韩 ”,东可交昔日韩两国,远可至安定洋彼岸,南可下寻上海、江苏乃至东南亚,西可直达中原, 背靠整个中国的经济腹地 ,北可与辽东半岛遥相呼应,分工打造环渤海经济圈。先天的地缘优势搭配山东雄厚的人口优势,要疾速展开,无疑只需求悄然一推。 1984年,青岛成为中国首批14个 沿海开放城市之 一,依托开放政策,青岛作为山东的窗口,迎来庞大的历史转机点。 曾经的青岛曾被树立成模范 “北有青岛,南有湛江”,不是特区,胜似特区 ﹀ 同年的12月26日,海尔冰箱的开创人张瑞敏带领团队来到小白干路上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当时的冰箱厂仅亏空就达147万元,产品畅销,人心涣散。张瑞敏到乡村大队借钱,才使全厂工人过了一个年。 就在如此慌张的同一年,青岛电冰箱总厂决议, 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签约引进亚洲 第一条四星级电冰箱消费线,做出中国人的好冰箱 ﹀ 在消费过程中,从张瑞敏用大锤带头砸毁76台分歧格冰箱开端,海尔砸碎的不只是工人们制造的分歧格冰箱,更是工人们固步自封、老旧守成的”铁饭碗“思想。 从张瑞敏用大锤带头砸毁76台分歧格 从冰箱开端,海尔开端真正长大为一个合格的企业 ﹀ 也正是因而,25年来,海尔集团已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展开成为 2008年全球停业额1190亿元的中国度电第一品牌 ;不破不立,海尔的路途正似山东背水一战展开的过程。 1986年,原西德驻华大使裴培义先生从 北京专程到青岛电冰箱总厂调查。慌张有序的工厂使裴大使 向年轻的厂长张瑞敏竖起了大拇指 ﹀ 1992年,当时的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大胆宣称:“重新中国成立之初消费教学仪器的校办工厂,到1983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微型机计算机,再到1992年进军效劳器产业。今天,往常,浪潮集团正在分离整条产业链,打造我国自主可控的信息系统。” 当时还叫山东电子设备厂的浪潮,就曾经培育 出了许多七八十年代浪潮的技术主干 ﹀ 1990年,只是浪潮下属山东电子研讨所主任的孙丕恕就向 高层倡议,互联网将是未来展开方向,倡议浪潮研发效劳器 ﹀ 从微缺乏道到无足轻重,浪潮的轨迹也是山东工业崛起的进程。1978年,山东工业总产值只需296亿元,不到2013年的0.3%,不外是一家大型企业的产值;而到2014年,山东停业收入过百亿的企业就有130家,重点调度的140种工业品中 有110种位居全国前三位 。 上世纪70年代,浪潮员工为突破磁头技术手画的图纸 ﹀ 在1984-2008整整二十四年内, 山东以青岛为开放窗口 ,不止孕育了众所周知的青岛啤酒和海尔冰箱,还有澳柯玛、海信、双星,这五者并称“五朵金花”,由此青岛也被誉为中国的“ 品牌之都 ”。 1985年青岛啤酒取得国度金质奖章 ﹀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H股股票(0168) 在香港分离买卖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 ﹀ 也正是在这二十四年,山东与江苏、广东相比虽略有差距,却仍能够说走出了一条独属于山东的光明大道。 1983年9月30日建成竣工的山东路, 是青岛东部呈现的第一条交通主干道 ﹀ 1993年底,济青高速公路主线工程建成通车, 基础树立是一个地域展开的试金石, “广东的桥,山东的路”在当年可是名不虚传 ﹀ 直到2008年影响更为深远的却是看似悠远的美国次贷危机正在蔓延,像多米诺骨牌般的 金融危机正在迟缓而震动的向全球袭来 。 凛冬将至 其实,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就曾经开端逐步显现,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欧洲的欧元区已进入其降生以来的首个衰退期,而美国多项经济指标的恶化水平创30年之最。世界经济都遭受重创之际,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自然也无可避免的接受了庞大的压力。 作为世界金融霸主的美国,1%的华尔街精英做空股市, 把财富尽数吞噬,只留下贫穷和无助给99%的美国底层民众,乃至世界民众 ﹀ 统计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在向全球实体经济不时蔓延的过程中,外贸依存度超越60%的中国所受影响庞大。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五个季度减缓,中国经济增速在2008年第四季度降落了4个百分点,2009年一季度的GDP增长率只需6.2%。而作为中国经济“压舱石”的三强: 粤、苏、鲁,首当其冲 的 正面接受了难以想象的压力 。 当时富士康的总裁郭台铭提出要“打三呆”来应对危机,即 减少“呆资产”(闲置资产)“呆库存”(积压库存)和“呆账目” (应收账款),但三招齐下,许多工厂仍只留下一地鸡毛 ﹀ 就拿广东来说,广东有2.8万家加工贸易型企业,超越1/3在东莞,东莞作为广东外贸大市、制造业重镇,一时哀鸿遍野, 曾经的“华南四小虎”之首,变成了“病虎”、“饿虎” 。2009年首季,东莞经济就倒跌2.3%。资料显现,2009—2014年这6年间,东莞的GDP增速曾经4年未能完成当年的目的任务,关于外贸依存度曾经高达155%的广东省,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立竿见影,“企业倒闭潮”和“民工返乡潮”同时呈现。 合俊玩具厂曾是东莞樟木头最大的玩具厂,一夜之间便倒闭 ﹀ 樟木头以先威玩具厂命名的“先威大道” 似乎一夜停留在了十年之前 ﹀ 江苏亦然。遭遇金融危机之后,以“进料加工”方式为主的 江苏加工贸易遭受了庞大挫伤 ,其降落幅度同样庞大。2009年江苏全省贸易出口额同比降落16.3%,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同比降落13.6%;江苏是大量台企的投资地,在经济危机的浪潮下,不少台商选择将台企迁至劳动力价钱更低廉、环保请求更低的印尼、越南、以及孟加拉。 对比日工资只需两元人民币的孟加拉血汗工厂, 似乎能同时操作几台缝纫机都无济于事 ﹀ 杭州呈现了“民工返乡潮” ﹀ 广东、江苏如是,山东不外如是。由于地缘毗连,山东一度被以为是日韩企业的投资天堂,也是山东快速展开的重要要素之一。2007年底, 国内还有韩资企业46000家,有1/3在山东 ,其中青岛就有4000多家,这些日韩企业,不只带来了国际上丰厚的外贸订单,还带来了先进的消费技术和资金给山东产业升级指明方向,相当于“摸着石头过河”,山东的展开因而也得以避免走弯路,顺风顺水。 山东-韩国经贸交流与展示洽谈会举行 ﹀ 但2008年元旦刚过,在山东的40多名韩企高管就连夜从我国多个机场出境回国。统计显现,2001年到2007年间, 未正常清算就撤离的韩国企业有206家 ,仅2007年就有87家。不只韩资, 日资企业也大范围撤离 ,2005年,山东的日企还有近2000家,截至2014年11月,就腰斩至1000家左右。 农民工也选择返乡 PS:可别以为这里是开封,这里是广东肇庆的封开县 ﹀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说:“2008年的中国曾经走出变革初期的浅滩阶段,正矗立在大河中央,抉择着从彼岸到另一个彼岸的位置。” 斯蒂格利茨还曾说特朗普基本不懂经济 若当选美国经济或成最大输家,果不其然 ﹀ 抉择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固然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但也带来了一个家常便饭的警示。 阅历近三十年的展开,劳动力成本上升,传统制造业成本颇高,利润微薄,缺乏抗市场风险才干的缺陷在金融危机中爆发出来,以中小企业、轻工业为主的江苏、广东似乎一夜成了这场风暴的“狂风眼”,而 以国企占比最重、传统企业占比最高的山东,相对而言遭到的影响较小 。 粤苏两地高速上由于工厂倒闭、企业破产而 被迫选择返乡奔忙数千公里,又曾是多少人的回家之旅 ﹀ 以“三来一补”发家的广东和“苏南方式”的江苏企业早已嗅到风险的气息,曾经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进无法与高创新的欧美国度竞争,技术壁垒挺拔;退也难以与低工资的东南亚国度在低价工业品上相竞争。 江苏、广东明晰的看到了曾经繁荣背地的“灯下黑”:哪怕没有经济危机,吃完短暂的经济惯性红利后,产业结构的落后招致的进退两难局面仍会呈现经济停滞以至倒退的状态。 就只能永远堕入“八亿件衬衫才换一架波音飞机”的困境 ﹀ 这与经济学上的“ 笑容曲线 ”不约而同。与其说是“笑容曲线”,更不如说像是 一条凶险至极的“过河曲线” 。开端的劳动密集型简直毫无壁垒,只需有低价的劳动力就能够胜任,但随着工资和经济的逐步上升,如何将劳动密集转化为技术密集,坚持经济上行的动力,不只需求长期的技术投入,更要大胆的丢弃原有的劳动密集旧企业,接受难以避免的暂时经济空心化,看似简单,其中的风险却难以言喻。 笑容曲线 ﹀ 关于企业,这是“笑容曲线”的最低点,而关于一个国度,这叫“ 中等收入圈套 ”,阿根廷、巴西、泰国、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度就在曾经的高速展开后都跌入了这个圈套。 缺乏产业链支撑的泰国,在短暂的辉煌展开后 沦为欧美兴隆国度低价背包客度假区 ﹀ 不破不立。当时广东提出了 “双转移”和“腾笼换鸟”战略 ,意欲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也就是高新技术产业,2011年,广东曾经的经济支柱成为“不受欢送”的“坏鸟”,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像电镀厂、造纸厂、化工厂、水泥厂近7万多家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悄然分开珠三角,取而代之的是粤东西北和省外建起了大批产业转移园,这也招致了2009年,作为全国“经济一哥”的广东,GDP增速9.5%,排名全国倒数第五,远落后于江苏的12.4%和山东的 11.9%。 东莞大朗转到惠州、佛山顺德转到云浮新兴、东莞石碣 转到梅州兴宁,珠海到茂名这样的例子亘古未有 ﹀ 而同期的山东,虽也追求创新展开,却 短少了广东“勇士断腕”的决计 。山东在金融危机中疾速推出21条政策,打出1.6万亿的投资计划,目的就是为了保增长。但这些计划持续了重化工的时期特征,主要靠大项目投资政策和投资拉动,产业转移的县域经济带动,与政府资金的支持有密切联络;且这些县域支柱企业大多属于纺织、钢铁、轮胎、造纸、石化、有色金属等高耗能、高污染、劳动密集型重工业,固然高新技术创新余地缺乏,但依托人力资源丰厚的齐鲁县镇能够大展拳脚,搭配靠近中原的地缘优势,其市场需求也是十分宽广。 政府与企业打出的“组合拳”也让海尔在占领了 市级市场后,同样疾速在山东县、乡等市场站稳了脚跟 ﹀ 广东和山东此时都已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山东选择了“ 保稳保增 ”的道路,在经济危机中应用政府放宽资金、大企业“船大好顶浪”的优势广积粮,希冀扛过冬季;而广东选择了“破然后立”的道路,应用中小企业“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背水一战”,顶风雪前行。 山东广饶县大王镇工业园。当时的山东经济上的确效果显著: 2010年,山东GDP抵达39416.2亿元,广东为45472.83亿元, 江苏是40903亿元,赶超粤苏似乎只需一步之遥 ﹀ 破然后立 事实上,从2009年到2019年,整整十年间广东GDP增速此起彼伏的曲线,曾经生动地给描画出这场“腾笼换鸟”的转型之战是一场耐烦、定力之战。 用技术升级的优势对冲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的阵痛 ﹀ 在开端的投资升级之后,逐步凸显效果 ﹀ 2019年,广东省 汇集了全国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以及高新技术公司 ,其中智能化五大高新产业的范围将抵达9万亿元,这也是广东未来的经济增长点。 广东互联网大会从12年开端,就在不时奖励创新的企业 ﹀ 阅历了09年和14年的阵痛期的东莞,从2013年8月,在华为总裁任正非宣布华为公司将迁移至松山湖,园区占地约1900亩,总投资100亿元后开端浴火重生。自此,深圳一批高新产业加速向东莞外溢。应用长期在成本、土地、地缘、产业配套和政府效劳做好文章,东莞又重新成为近年来深圳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16年的松山湖,还在如火如荼的树立 ﹀ 往常华为总部、散列中子源研讨所都 进驻东莞的松山湖高新区,未来可期 ﹀ 十年之期,广东能够说交出了一份令人称心的答卷。 与之相对应的是 山东在“保稳保增”后的春天没能再坚持高增速,反而呈现了“换挡焦虑” 。2017年,曾经的中国500强企业山东天信集团堕入债务泥潭;同年,山东魏桥集团因财务问题呈现停牌,齐星集团也爆发了百亿元债务危机,2018年,山东晨曦集团也面临破产清算重组问题,曾经的山东“招牌”面临难题。 在曾经的辉煌过后,面临破产重组 ﹀ 抛却经济增速不谈, 在展开的质量效益上 , 山东也接受来自兄弟省市的庞大压力 。2020年前4个月,浙江省的财政收入就曾经超越山东;在高新技术方面,贵州2020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效劳业投资增长31.4%,经济增速在全国数一数二;相比之下,2016年,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范围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仅为33.8%,分别比江苏、浙江低7.7和6.3个百分点,相较近邻河南还低1.1个百分点。 云上贵州是贵州的一个重要招牌 ﹀ 某种水平上而言,机遇关于每一个地域都是对等的,但能不能抓住机遇,却要靠自身的努力。山东虽 抵御住了08年的金融风暴 , 却没能应用个中机遇和应战华美转身 ,这也成为往常山东经济被迫放缓,重头“补足功课”的一个必定。 深思与沉淀 务实的山东人,在明晰道路之后,也开端以“痛点”为切入点, 点燃企业新展开的导火索 ,全面助力山东新展开的完成。 在2018年,山东省 开端了轰轰烈烈的淘汰落后产能的新旧动能转换运动 ,近百家工业企业被关闭,作为化工大省,山东16个地级市都有化工园区,经过整治后,山东的化工园区已从整治前的 199家整合到85家,数量降落58%,其中不乏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这个过程一定随同着阵痛,在短时间内山东省的经济也会呈现增速放缓的现象,2019年的第一季度,山东省GDP增长率就在沿海省市中抵达最低,仅有5.5%。 剩下的山东重工业,也开端以技术 为动身点,追求世界先进水平 ﹀ 2020年山东GDP为73129亿元,新奇的是,2019年山东省的GDP总量就达70475亿,2018年时山东为76469亿,展开了两年,为何还呈现了“倒退”?这主要是山东在18年重新核算了各地市的GDP数据, 山东GDP中止了轰轰烈烈的“挤水分” ,GDP总量从7.6万亿挤到了6.6万亿,合计挤掉近万亿, 固然挤掉了山东人的“面子”,却为山东的展开留下了严严实实的“底子” 。 置信,看清失误的山东, 会以务实的精神和升级的工业体系做到更好 。下一个二十年,山东,值得等候。 参考资料 l 日韩产业转移与山东半岛制造业展开 . 周田君;吹响向高质量展开的进军号 . 中国山东网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