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第二版 [美]伊丽莎白·扬-布鲁尔著,陈伟、张新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汉娜·阿伦特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出色的女性思想家,政管理论家。《爱这个世界》盘绕阿伦特与“世界”的互动与交流,客观系统地向读者展示一个平面的、多面的阿伦特。 《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 [美]鲍勃·迪伦著,西川、包慧怡、李皖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收录鲍勃·迪伦逾半世纪创作生活中31张经典专辑共369首作品,中英对照。外包装箱为六年代作风复古旅游箱,整箱含八册诗集。每分册为“薯片袋”式外包装+口袋本诗集,以“薯片袋”这一有着激烈美式作风的创意包装,试图突破快消品与经典读物的疆域,让人与诗歌重新相遇。 《毕加索传:1907-1916(卷二)》 [英]约翰·理查德森著,阳露译,邹建林校,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卷描画的是毕加索艺术的玫瑰时期,1907-1916年。他在1907年创作的《亚维农少女》引发了平面主义运动的降生。他不只是一位艺术的反动家,他的天才之处也在这一时期闪现无疑。 《朝话》 梁漱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梁漱溟先生在山东进行乡村树立运动时期,每日朝会上与研讨部同窗们的部分说话辑录。或谈论人生涵养,或讲述治学措施,或谈论社会、学术文化等问题,莫不出自切身体认,苦口婆心,亲切隽永,发人深省。 《恢复出埃及记》 [美]斯科特·艾伦·罗伯茨、[英]约翰·理查德·沃德著,杨彩霞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圣经》记载的《出埃及记》能否有历史依据?从埃及动身调查《出埃及记》,揭开谜之面纱,探寻真实的历史。 《拉铁摩尔与边疆中国》 唐晓峰、姚鼎力等著,三联书店 长城边疆在拉铁摩尔的眼睛里,具有主动参与中国历史的才干,而且事实上它就是中国历史演化中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源。拉铁摩尔解读中国史的内亚视角,是对在他之前仅以汉族和汉文化作为中心视角去调查和论述中国历史变更的旧有传统的一种重要修正和弥补,但这样做并不意味着他是要以此取代和推翻从汉族和汉文化动身的剖析视角。经拉铁摩尔阐发而得以显现的刻印在中国历史中的内亚特性,往常才刚刚开端遭到国人的关注,开端重新得到认识和解读。 《麦克阿瑟回想录》 [美]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著,陈宇飞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麦克阿瑟回想录》由麦克阿瑟亲手撰写,记载其传奇终身,讲述他在影响当今世界格局的每一场严重战役中的阅历,以及对那些富有争议性问题的见地。 《美丽灵魂:黑暗中的对立者》 [美]埃亚勒·普雷斯著,刘静雯译,中信出版集团 在世俗观念与制度面前,“说不”是一件极需明智和道德勇气的事。记者埃亚勒·普雷斯从多年的察看、采访入手,以神经科学、组织行为学和道德心理学等前沿成果为辅助,讲述并剖析了四个普通人如何为“正义”发声的故事。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从畅销书看日本社会走向》 黄亚南著,东方出版社 畅销书是时期的镜子,也是理想社会需求的集体反映。从每年畅销书变更角度解读最真实的日本社会,看懂日自己的心理变更。收录1991年至2015年日本畅销书,经过“畅销书”这个新视角,解读日本。 《庞贝三日》 [意]阿尔贝托·安杰拉著,董婵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阿尔贝托·安杰拉经过长达二十年对庞贝的细微的、精密的、科学的察看,融合了火山学家、历史学家、植物学家、人类学家和法医学专家的研讨和意见,献给世人的一部著作,展示了三个严重发现以及七位幸存者的故事,修正了庞贝浩劫的元凶及日期。 《秦汉帝国:中国古代帝国之兴亡》 [日]西嶋定生著,顾珊珊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将秦汉史置于整个东亚视角内审视是怎样一种体验?日本著名历史学家西嶋定生在这本书里带我们了解“他者”眼中的秦汉帝国。 《〈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 薛凤旋著,中华书局 《清明上河图》不只是一件尽人皆知的艺术品,更是一卷记载中国城市延展历史的可贵资料。 本书对中国城市延展与规划的脉络作了简介,进而阐明北宋时期的社会延展动力、城市管理及社会状况,以此为基础,深化调查了《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及其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日本新中产阶级》 [美]傅高义著,周晓虹、周海燕、吕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是傅高义的成名之作,其主体研讨耗时2年,但傅高义夫妇尔后不时坚持研讨对象的跟踪随访,研讨成果实则逾越30年。傅高义从工作、学校、家庭和社区动身,将新中产阶级描画成一种经济与文化的标杆,对工薪族生活方式的描画丰厚而奇妙。近几十年来关于日本的文化人类学研讨简直都树立在该书基础上,直至今日还在日本研讨中占领重要位置。 《社会共通资本》 [日]宇泽弘文著,李博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20世纪后半叶,日本比中国更早地阅历经济的高速增长,依托制造业和对外贸易,仅用四分之一个世纪就跃居世界经济强国之列。于此同时,日本也面临了国内房价飙升、资产泡沫化等诸多社会、经济、环境问题。经济高速增长时,问题被掩盖在光鲜的经济成就之下,但是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理想中,并不存在永动机,高速增长一定有终结的一天,经济引擎失速后日本面临了一系列问题。宇泽弘文在书中对日本经济社会问题的思索超越了国度的界线,提示了让一切人过上富足生活应尽的努力,被日本读者称为“政客相当不希望普通庶民看到的书”。 《书楼觅踪》 韦力著,中信出版集团 《书楼觅踪》是古籍珍藏家韦力礼敬先贤之作,记载了他对中国古代书楼的寻访。关于这个主题,韦力先生十余年前便有《书楼寻踪》,《书楼觅踪》是第二部相关专著。 《四种分叉》 赵汀阳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哲学家赵汀阳最新力作,从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花园到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从人类认识的来源到有轨电车悖论带来的道德疑问;腾跃而分叉的话题背地,是对形而上学基本问题的深化追问。 《唐诗与宋词》 莫砺峰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李白、杜甫为唐诗成就的出色代表,以苏轼、辛弃疾为宋代成就最高的词人,各自展开重点引见。在此基础上,对王维、孟浩然、柳永、周邦彦等名家名篇,也进行了相关解说。 《天文学家的女巫案:开普勒为母洗污之战》 [英]尤林卡·罗布莱克著,洪云、张文龙译,北京分离出版公司 本书从多角度展示了巨大科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所处时期的社会文化。1615年,当天文学家开普勒正值事业高峰时,其寡居已久的母亲卡塔琳娜被当地政府指控为女巫,开普勒为此特地回到故乡符腾堡为母亲展开长达6年的辩护。尤林卡·罗布莱克不只叙说了开普勒的生活及其家庭,更经过部分地域的一桩案件和详实的史料,以崭新的视角展示了400年前欧洲复杂深化的宗教改造微风土人情。 《西方思想的来源——古希腊哲学史论》 聂敏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从中国学者的思想视野动身对古希腊哲学正本清源,不重在学问的梳理与引见,而重在思想的剖析与反省。上溯公元前6世纪的米利都学派,下迄公元6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深化上下1200余年的古希腊哲学内部,探寻其内在思想基础与究竟。 《语词之邦》 [加]阿尔维托·曼古埃尔著,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将我们当今世界的现状,拿来跟神话、传说和故事的世界进行比对,找出了二者之间既诱人又具启示性的相似处。他深度剖析“故事”里各种隐含的意义,讨论了21世纪“说故事的人”所表演的角色,以及“故事”能否具有改动整个世界的宏鼎力气。 《战败者见闻录》 [墨] 米格尔·雷昂-波尔蒂利亚著,孙家堃、黎妮译,商务印书馆 本书运用大量印第安人的史料,从印第安人的角度,讲述了西班牙人对阿兹特克人、玛雅人和印加人的降服,在研讨美洲印第安历史学界具有较高的学术位置。 《哲学家与动物》 [法]罗伯特·马吉欧里著,杨智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古希腊人讲“认识你自己”,如何认识自己呢?借助同类,谈论动物,都不失为好的途径。哲学家的行动或许深化,或许肤浅,但无疑都是针对这一目的的不懈尝试。诗人有“借物咏怀”的说法,哲学家则“借动物求知”。 《治村》 贺雪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为该范畴的著名学者,以《新乡土中国》《回乡记》等引发社会热议。《治村》书中触及的诸多问题颇具话题性:贿选、刁民、乡村政治无序、阶级分化等等。《治村》经过大量实地调研,讨论了当下中国诸多严重而迫切的乡村管理问题,并提出理处置这些问题的可能计划。 《中华文化读本》 刘东主编,译林出版社 本书由葛兆光、阎步克、高名潞、陈平原等60位国内一流文史学者撰稿,对中华文化的诸多方面加以解读,触及信仰、哲学、社会、科技、艺术、民俗等多个主题,是大家写小文章的范例。 《自制美学:关于艺术与兴味的察看》 [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著,陈毅平译,重庆大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格林伯格未曾结集的文章和1971年本宁顿学院系列研讨会演讲稿,生动展示了他对审美问题的深化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