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潘宣琴,女,1972年10月生,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市政管理所环卫工人。在丈夫不幸早逝后,潘宣琴单独扛起家庭的重担,一边悉心照顾患有糖尿病的婆婆饮食起居,一边照顾3个年幼的孩子。潘宣琴的大女儿从小有哮喘,家中的小儿子脑部发育畸形,生活无法自理。她奔忙忙碌,照顾孩子,从不埋怨,并且数十年如一日地据守岗位。她的以身作则感染了女儿积极投身公益,回馈社会。潘宣琴曾获广东大好人称号。 孝老爱亲 为家庭挑起重担 20多年前,潘宣琴的丈夫不幸逝世后,这个家庭的天似乎一夜之间塌了一半。潘宣琴悲痛不已,但她顾不得伤心,咬紧牙关单独扛起家庭的重担,一边悉心照顾患有糖尿病、身体不适的婆婆,一边照顾3个年幼的孩子。糖尿病人的饮食需精心准备,受并发症影响行动不便,潘宣琴数十年如一日,对婆婆的照顾从不懈怠,尽自己所能让婆婆吃好、住好,不时替代丈夫进行赡养的孝义,直到2008年婆婆逝世。 潘宣琴的大女儿从小患有哮喘,在初中时不幸确诊为淋巴脑瘤。除了大女儿身患重病,家中的小儿子也因脑部发育畸形,手部呈现缺陷,无法生活自理。面对如此艰难的家庭环境,潘宣琴拒绝了姐姐让她改嫁的倡议。潘宣琴生活宽裕,大女儿需定期接受复诊和治疗,仅靠她和二儿子微薄的收入维持家庭生计。 以身作则 向社会贡献力气 为了能够给孩子提供经济保障,潘宣琴把自己当成“铁人”,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自2001年工作以来,她每天清晨6点上班,每月5天的假期也从不休息,保质保量完成单位分配的各项工作。每当大型突击任务期间,她都主动请求放弃轮休,和班组一同加班加点。终年累月的劳苦,让潘宣琴患上胃病。 潘宣琴在生活中以身作则、以身作则,受母亲的影响,大女儿刘桂绿同样具有坚持不懈、乐于贡献的精神。她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回馈社会。2013年,刘桂绿参与了斗门区青年意愿者协会,参与斗门亲子共读经典公益大讲堂,担任教授亲子家庭学习手语舞,9年来效劳超越900对亲子家庭。她还成为首批珠海网警意愿者,申请注销成为一名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意愿者。 潘宣琴就这样,数十年地坚持着,单独扛起家庭重担,抑止重重艰难,用懦弱双肩为灾难家庭撑起了一片蓝天。(义务编辑:刘朝灵 姚卓晗) 来源|中国文化网 三水英子天涯谈搜狐号|每天赋享正能量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每日一句 发扬传统文化 暖和世道人心 《法句经》:“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小善不积,无以成圣。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小恶所积,足以灭身。” 在这里,由于有你,这个世界才暖和;我们一同看到美,大爱和慈悲。 在这里,由于有你,这个世界才暖和;我们一同看到美,大爱和慈悲。 2名毕业生毫不犹疑扶起摔倒老人|满满正能量勺嫦妊,小小善举暖和人心 【中国大好人榜】教员伉俪为山区孩子翻开幻想大门 【中国大好人榜】农技人扎根基层30余年,助农增收贡献青春爱无边! 【中国大好人榜】80后小伙勇闯火海勇救两名幼童,见义勇为是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