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09至前508年成为古代雅典城邦国度的平民首领的克里斯梯尼,继梭伦变革(公元前594年)之后,再一次推行了新的变革。 克里斯梯尼的变革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树立10个地域部落以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梭伦变革没有触动原先的部落组织,贵族仍可应用自己在部落中的影响,控制选举。克里斯梯尼把整个阿提卡地域,划分为30个区,10个区在城市及其周围地带,10个区在内地,10个区在沿海,在新创建的10个地域部落中,每一个地域部落由以上三组区当中的各一个区组成,这一措施就彻底地突破了氏族贵族的权力,从组织上肃清了氏族制度的剩余。 ②树立500人会议以取代原来的400人会议,500人会议的成员由10个地域部落中的前三个等级(梭伦变革时把雅典公民划分为4个等级)的公民组成。它们为公民大会准备议案,并执行公民大会的决议,还将1年分红10个时期,轮番由1个地域部落的代表当值,轮番处置国度的日常事务。500人会议权益很大,起到雅典政府的作用,实践上是最高的行政管理机构。 ③扩展公民权的授予范围。不只恢复了在公元前510年贵族统治时被除去公民权的那一部分人的公民身份,而且还将公民权授予寓居在阿提卡地域的外邦人和被释奴隶,这就扩展了雅典的公民人数,使自由民(公民)与奴隶之间的对立则愈加尖利,并演化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树立10将军委员会。成员由10个地域部落各选1人组成,1年1任,轮番统率军队,其中1人为首席将军。 ⑤树立“流放制度”——陶片流放法。此法规则公民大会能够投票弹劾那些危害国度的分子,公民在陶片(或贝壳)上写上被弹劾者的名字,如对某人所投的票超越6000,则此人就得流放国外,10年后方准归国。有学者以为此法提出较晚,初次呈现于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68年初次实行,不是在克里斯梯尼变革时树立的。 克里斯梯尼的变革标记着近百年来雅典城邦国度平民对立贵族斗争的胜利终了。经过这次变革,彻底扫除了氏族制度的剩余,奴隶主民主政治得以确立,这是雅典国度构成过程中的最后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