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不时是文学中的重要意象之一,早在16世纪,托马斯·莫尔在他的《乌托邦》一书中表白了对花园这一自然表征的酷爱,“每家前门通街,后门通花园······一见而知,花园是对全城人民最富于实惠及文娱性的事物。这个城的树立者所最维护的似乎也是花园。”花园之所以能成为文学艺术中的重要意象,是由于在这里能够发明一个逃避尘世的飞地。 本次展览选取西方文学与诗歌中描画花园的经典文选,和30余幅描画花园场景的西方画作,分为沉思之园、宁静之园、幽会之园、诗性之园四个模块,以艺术和阅读共同迎接新的一年的近临。 Preface 前 言 花园常常是哲人智者阅读、思索的中央,艺术史上许多画家对其进行描画去表示贤人之思。随同着卢梭“返回自然”的号召,花园被作为对立现代文化,回归自然人性的意味。古代的花园只存在于文学和幻想之中,因而,现代人们采取了一个折衷的措施,在城市生活中开辟一块飞地,满足人性失而不可复得的梦境世界。 林荫大道 1775 A Shaded Avenue 布面油画 29.2cmx24.1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Jean Honore Fragonard,1732-1806 树木弯曲的枝干为画中人物遮阴,并在路的止境构成光晕(其中还有一个坐在基座上的雕像),这是弗拉戈纳尔景色画中最出色的想象之一。这幅画未知能否依据罗马或者法国的真实景色绘制而成,而有可能是出于想象。这幅画中天空起到了重要作用,将延伸至画幅顶部的树叶轮廓与树枝外形呈现出来。 三年后, 当我推开金色的窄门, 我又一次身处这片翠海, 晨曦轻柔地掩盖着这里, 每一片花瓣上都沾着露珠, 一切都是原来的容颜, 我又能见到藤蔓缠绕的乔木, 喷着银箭般清泉的泉眼, 古老的白杨树影婆娑, 玫瑰仍如以往般摇动腰肢, 狂妄的百合也悄然颔首, 每只飞翔高歌的鸟儿, 都是这片土地生灵的一员, 我以至还遇见了芙罗拉的雕像 矗在巷底,固然石膏零落, 却仍就着木犀草天真的芬芳, 亭亭而立。 保罗·魏尔伦 《田间诗》,1866年 在哈马那哈蒂花园 1856-1857 In the Garden of Haminalahti 布面油画 43cmx57.5cm 赫尔辛基国度艺术博物馆 费迪南·范·赖特 Ferdinand von Wright,1822-1906 《在哈马那哈蒂花园》是芬兰最受欢送的艺术作品之一。哈马那哈蒂庄园是冯·赖特兄弟的家。费迪南德的许多画作描画了大自然的戏剧性局面,但这里的整体氛围是资产阶级的宁静。这幅画展示了费迪南德的妹妹和她的孩子们。孩子们正在喂降服的鸟,在阳伞下规避烈日。远处能够看到卡尔拉维西湖和费迪南德正在建造的卢涅特(战争)别墅的蓝色颜色。一道篱笆把这种文化的生活方式与外面的世界隔开了。当时正在努力经过促进芬兰自然景观的亲和力来加深芬兰人民对自己土地的感情。 玫瑰, 在我歌唱以外的, 不谢的玫瑰, 那怒放的、芬芳的, 深夜幽暗花园里的玫瑰, 每一个夜晚,每一座花园, 借助炼金术从细微的 尘土里重现的玫瑰, 波斯人和阿里奥斯托的玫瑰, 那永远无可比较的 永远最出色的玫瑰, 鲜嫩的柏拉图的玫瑰, 在我歌唱以外的, 炙热而盲目的玫瑰, 不可企及的玫瑰。 博尔赫斯 《玫瑰》 卢森堡公园 1901 Luxembourg Gardens 布面油画 59.5 x 81.5cm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亨利·马蒂斯 Henri Matisse,1869-1954 卢森堡公园(法语:Jardin du Luxembourg)是一座处于巴黎第六区,拉丁区中央的公园,于1612年玛丽·德·美第奇的统治下建成。卢森堡公园有庞大的梧桐大道与花园、喷泉,以及许多上古智者的雕像,公园内还有法国王室的别宫卢森堡宫(Palais du Luxembourg)。 1901年左右,马蒂斯画了几幅景色画,在其中能够看到巴黎的卢森堡公园。他描画的是印象派所喜欢的类型,但就像在他的静物作品一样,他引入了自己的逻辑和措施来发明一个与他们截然不同的世界。“我宁愿牺牲印象派的魅力,以取得更大的确定性,”艺术家写道。《卢森堡公园》由大面积的色块组成。它发明了彩色玻璃窗的效果。 他的庄园门前是一条大道,两侧种满了老树,这些树从未经人照料修剪,皆自然长成;而他的庄园自身,固然不事装点,却颇有意趣:庄上的房间都难称开阔,坐卧行走十分温馨;所配置的家居古朴简约,却不乏陋室之雅;前厅里则陈列着苏格拉底、柏拉图、阿提卡和西塞罗等人的半身像;前厅之外则种有树林和花草。克莱奥比勒喜欢任由大自然突破我们所熟知的条条框框,让各种植物都能随心所欲地生长。只需田间的几条小径算是出自人工,它们在地中间会合成一个小小的、不甚规则的五角星外形。 德尼·狄德罗 《狐疑论者的散步》,1747年 在花园阅读的阿道夫·莫奈 1866 Adolphe Monet Reading in the Garden 私人珍藏 克劳德·莫奈 Claude Monet,1840-1926 莫奈终身都爱花。莫奈说过“我会成为画家,或许是拜花所赐”,从中能够读出花卉在他生活中的意义。在那些贫穷的日子里,他的居所也没有短少花的环绕。 营造园圃是一门令人高兴的艺术,固然劳动忙碌,但不只能够发明心旷神怡的美景,更能够感动每一个身处其中的灵魂。看呐!这些或动或静的生灵,在你的心中难道引不起一丝波澜?那地步,还有树林之中,每当春回世间发出的无言欢声,在你的耳中岂能归于靡靡?此外,人之终身从出生到老殁,无论贵贱尊卑,无人不喜欢散步天地间,放形山水之间,沉吟林泉之下,俯仰纵情,或喜或悲,各抒胸臆。画家的笔触因而得以增加亮色,诗人的心胸也因而激荡灵感之光,永世忠实的记忆之神为高兴的人,赐下祝福;受恋情眷顾的人们,忠实地守着彼此,而为恶不仁的也必流下羞愧悔悟的泪水。 雅克·德利勒 《花园,或装点景观之艺术》, 第一篇,1782年 阿尔勒斯的花园 1888 Garden at Arles 布面油画 82.8cmx102cm 海牙市立博物馆 文森特·凡·高 Vincent Van Gogh,1853-1890 “在蓝天下,一片片橙、黄、红色的花朵显得缤纷绚烂,在明晰的空气中,这里有比北方愈加欢乐、更充溢爱意的东西……”1888年夏,凡·高从法国南部小城阿尔给弟弟提奥写信。在同一封信中,他提到两件不同的习作,还有一幅阿尔左近的一处花园的素描稿。那年初春,凡·高充溢了对海牙画派的回想。当他得知之前的教员安东·莫夫(Anton Mauve)逝世之后,认识到自己之前在海牙的那段时间对他是多么重要。那期间,安东·莫夫倡议他要多多写生。在阿尔,凡·高纵情享用着颜色斑斓的普鲁旺斯风光。但是,在这幅画中,他的用色却与海牙画派画家的敏感细腻截然不同。 园中花草灌木无一不经仔细裁剪照料,而高大的树木却不修边幅,自由地生长着,颇有些自然的野性,一棵棵亭亭如盖,遮云蔽日,两相比较,令我颇为称心。分隔甚远,半为树林所掩盖的亭台,似乎是田间野仙们的居所;而两座庭台中间的楼阁,则像是野仙们所侍奉主人的洞府。整个园中有一股世外之气,令我感到很快活。 德尼·狄德罗 《致索菲亚·沃兰德书信》,18世纪 珍妮·玛格丽特在花园 Jeanne-Marguerite Lecadre in the Garden 布面油画 80cmx99cm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克劳德·莫奈 Claude Monet,1840-1926 克劳德莫奈是深人人心的一位印象派艺术家,能以更为完好的方式来展示印象画派诗意的一面。《花园中的女人》是在法国印象派运动降生前所创作的,传统观念以为,这幅作品连同另一幅作品《日出印象》在1874年才被证明出自莫奈之手。由于莫奈突破传统画法的约束,其作品审美有悖于当时的官方艺术沙龙,因而不怀好意的批判家就借用莫奈画作的题目,嘲讽以莫奈为代表的一批请求改造的青年画家为“印象主义”。 在勒阿弗尔郊区的圣阿德雷斯,二十七岁的莫奈完成了这幅画,并在这里渡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画中女子是他的一名亲戚,她背对观者,姿势自然,正在溢满阳光的花园里散步。画家对户外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了巧妙地处置,使她一时间成为最主要的研讨目的。光与影自由流转,在坚持方式分歧的同时产生多变的倒影,而透过颜色的合成又恢复出原本的光与影,这其中就包含了行将近临的印象主义画风所富有的创渎特性。 莫奈将留意力集中在女人的白色衣服上,在这名女子的右侧似乎有修正的痕迹,可能在这里删去了一名男性人物形象,这名女人是莫奈表兄弟的妻子,名叫让娜玛丽莱卡德赫。 花园里似乎升起一团姹紫嫣红的火焰, 我们曾在这里躬事劳作, 而这美艳绝伦的奇景, 在今夜结出流光溢彩。 夜空中降下了一片静谧, 树影摇动之间,闪烁着有如 大理石般的纯白色光影, 在地上拖曳出长长的灰蓝色的树影, 兀显孤独,风声止息,可是在无声之处, 寒夜的白色面纱不可言说地展开, 覆在银灰色的沼泽或苍色的路边石上, 星光传送钢铁般激烈的愿望, 穿透冰冷而清新的空气, 月将西沉,借助于某种浩无边沿的意志, 点点滴滴星尘般的雨露, 被浇灌在花朵的火焰之上, 没入其中,消逝不见。 这是崇高的一刻, 足有一百万只眼睛俯察着地上, 一切都被它们注视着, 从人类降生的脆弱,直到永世。 埃米尔·维尔海伦 《天明时分》,1896年 蒂沃利埃斯特庄园的花园 1843 The Gardens of the Villa d'Este at Tivoli 布面油画 43cmx60cm 卢浮宫 卡米耶·柯罗 Camille Corot,1796-1875 位于罗马东郊的蒂沃利(Tivoli)的埃斯特庄园(Villa d’Este)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名园之一,建造于16世纪,充溢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灵感,引领了欧洲园林的习尚。柯罗在他几次的意大利之行中都到过此地写生、素描、做笔记。 当雾霾在我周围心爱的山谷里蒸腾起来,太阳高悬在浓荫密布的森林上空,几缕光线潜入林荫深处时,我躺在溪水潺湲的树林中。当我贴近大地,我留意到上千种不知名的植物;在它们的根茎之间,我听到了来自微小世界的冷冷清清。无数只我不认识的昆虫逐步在我的眼前变得熟习起来,也正是从那时分起,我感遭到了万能上帝的存在。他依照自己的形象发明了我们,我感遭到那博爱众生的永世的爱的气息。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少年维特之懊恼》,1774年 花园里的克尔先生 1889 Senyor Quer in the Garden 布面油画 171cmx113.5cm 加泰罗尼亚国度艺术博物馆 桑蒂亚哥·鲁斯诺尔 Santiago Rusinol,1861-1931 花园中克尔先生一手拿书,悠闲地坐在长椅上,享用着静谧的阅读时光。 宫门之外,高墙之内,乃是一座四顷的广园。园中绿植诸般嘉树,如梨树与石榴树,果实最为甜美的苹果树,还有丰盛的无花果树,繁茂的橄榄树等,无所不有。而园中所结的各种果实,四季常有,终年不坏,虽冬寒夏暑亦不能侵。和暖清风吹拂之过处,花开果熟源源不绝。不论是梨、苹果、无花果还是葡萄,都前赴后继,硕硕累累。那葡萄园中辟有一处开阔平整、暖和向阳之地,好将那新摘的葡萄暴晒,制成葡萄干;而在别处,葡萄还留在藤上蓄势待发,以至才刚刚从绿泛红。园中的最远处则是花圃,花草四季不谢。又有两条溪流,其一入水渠,灌溉园中;其一出宫门,流入公开,哺养远近之民。凡此诸般胜景,皆仰赖于阿尔西努斯王之神赐。 荷马 《奥德赛》 花园是人们的心安之处,查尔斯·狄更斯喜欢深红色的香叶天竺葵,罗尔德·达尔的《詹姆斯与大仙桃》的灵感来源于他花园里的果树,喜好花草的诗人,在静谧的花园之中寻觅别样的灵感,不论花园内有没有劳作,实质上都是灵魂休憩的场所,在城市生活进程不时加快的现代世界,周末到公园呼吸新颖空气也是不错的放松。 花园里的孩子 1878 Children in a Garden 布面油画 65.4cmx81cm 休斯顿美术馆 玛丽·卡萨特 Mary Cassatt,1844-1926 玛丽·卡萨特(Mary Cassatt)因其描画家庭环境中妇女和儿童的画作而出名。《花园里的孩子》是她画的第一幅印象派户外画作,也是她早期的杰作之一。她于1886年在巴黎的第八届印象派展览中展出了它,并于1895年参与了她的第一次大型美国个展。这幅画描画了一名女护士坐在一个鲜花怒放的花园中的长凳上编织织物。她看护的一个孩子睡在左近的婴儿车里,另一个在她的脚边游玩。 卸下风雪冰霜的征衣, 流转的时光换上了 和暖和煦的绣袍, 鸟兽们用各自的言语 奔忙相告,高歌着, 庆祝着严寒的闭幕。 江川溪流则轻施粉黛, 冲刷起小巧心爱的银珠, 预示着春日的到来。 已是姹紫嫣红,怒放处, 如恋情般热烈而汹涌, 每片花瓣都浓妆艳抹着, 要争那春日第一枝。 满庭芬芳俱沁人心脾, 好一团春色,万物生发, 正教人为之欣喜。 燕雀积极枝头,对群芳 歌咏吟唱,互为唱和, 作一首春日的三重奏。 奥尔良的夏尔 《十五行诗》,第220、226篇, 15世纪 农场花园的向日葵 1907 Farm Garden with Sunflowers 布面油画 110cmx110cm 美景宫美术馆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Gustav Klimt,1862-1918 每年夏天,克里姆特会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回到阿特湖畔三个月,用来疗养和创作,这是一段高兴的时光。《农场花园的向日葵》的灵感就来自于当地农民质朴的花园。 在寻觅适合的图案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重复运用自制的方形纸板框架,这有助于他从夏天度假的阿特湖周围的景色中找到最好的细节。 由于这些景观细节的接近,就像这幅花园画一样,景观失去了任何深度感。地平线和天空是躲藏的。这使得克里姆特能够将空间深度转换为二维图像,使图案看起来像精心制造的平面图案。以至他的画家同行也留意到这与装饰工艺品的相似之处。在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暮年创作的景色中,这种特征被应用于特殊效果。 每户前门通街,后门则通向花园。家家户户皆用折门,开阖俱便,他人亦可随时出入。事实上,每隔十年,全城的居民都用抽签的方式置换房屋,因而满城之内,并无一件私产。乌托邦人热衷照料自己的花园,且都深谙栽培之道,园中皆种有葡萄及各色果树花草,生气勃勃,枝繁叶茂。我从未在别处见过能在色香味上与乌托邦出产的水果相媲美的。 各家各户不只自己乐在其中,还喜欢与别的街区相互攀比,因而在照料花园这件事上都投入极大的热情。全城之中,能给居民们带来更大的收获和满足的便是装点花园,而亚莫罗提城最初的城主,最爱的似乎也是这些花园。 托马斯·莫尔 《乌托邦》,第二部,1516年 花园里撑洋伞的女人 1875 Woman with a Parasol in a Garden 布面油画 54.5cmx65cm 蒂森博物馆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Pierre Auguste Renoir,1841-1919 与莫奈、西斯莱和毕沙罗等其他印象派画家相比,喜欢画人物的雷诺阿并没有创作出很多景色画,不外,在他经过短而不衔接的笔触捕获室外明亮光线的实验中,他的确创作了一些出色的景色画。在这幅描画花园的作品里,他用短小的的笔触,巧妙地带出了草丛的绿色和鲜花怒放的繁荣之景。 一眼泉水从高处落进一方圆池,好像大自然吹动管风琴的琴管普通,拂动周遭的空气,发出洪亮的悦耳声响。不远处又有一条溪流冲刷着溪底的岩石,像是在击打着琴键和鸣,又似夹杂着昂扬的小号声。鸟儿们在别处啁啾,好似宴会上铜管齐鸣;那得水滋养的土地则发出婴儿用嘴呼吸般的轻响,又似乎像是吹奏着这自然的乐章。这时一只猫头鹰不请自到,停在岩石上,瞬间众响毕绝。由于其他鸟儿们并不喜欢这猫头鹰,于是纷繁另集别处,轮番婉转啼鸣。此时别处又有一声惊雷巨响,紧接着又有点滴落珠的声音,寻着声音找到源头,乃是水流进沟渠,在空气中溅起的回响。同样的自然现象,我也曾在别处见到过。 米歇尔·德·蒙田 《行记》,第二部分,第八章, 1580-1581年 在蒙格隆的霍德斯花园 1876 The Hoschedes' Garden at Montgeron 布面油画 175cmx194cm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克劳德·莫奈 Claude Monet,1840-1926 这件作品由运动首领克劳德·莫奈在印象派的巅峰时期创作,是印象派艺术家如何试图传达人眼所见的自然一瞥或印象的典型例子。为此,莫奈以怒放的花园为主题,并十分胜利地发明了一幅生动、多变的自然形象。颜色树立在眼睛的组合上,实践上是纯色的独立笔触,充溢了日光和空气,充溢生机的颜料名义增强了这种空气效果的动态。 这是四幅装饰画之一,旨在装饰蒙特杰龙罗滕堡城堡的大客厅,它是由住宅的主人、金融家欧内斯特·霍舍德委托的,他是印象派的第一批资助人之一。为城堡绘制的其他三幅作品分别是《蒙格隆花园的角落》(圣彼得堡,冬宫)、《土耳其》(巴黎,卢浮宫)和《狩猎》(巴黎,私立大学)。 春天与恋情之歌, 应着我诗灵的指示, 我将这座祭坛 敬献给我的女神, 愿她能垂闻我的祈愿。 我愿花朵和翠枝 能永远美丽如画, 而我得之神授的诗句 能作装点它们的金框。 我愿这片良园之内, 没有一棵树枝不含春, 没有一株草木不开花, 没有一朵蓓蕾不绽放。 我愿百里香花常开, 还有石竹、百合与蔷薇, 我愿花儿们都在清晨开放, 也都在夜里安眠。 我愿一切的草木, 都得蒙天赐的甘霖, 愿蜂蜜与牛乳,还有晨露, 都能四经常新。 我愿山峰的每一块岩石, 都有漂亮有致的外形, 我也愿山周的木丛, 堪掩映它们的巅峰。 我愿在湿润的夜里, 开有鲜红如宝玉的花, 而仙女和卡里忒斯神女们 会来此处翩翩起舞。 我愿每个破晓时分, 当太阳掷出金黄色的光辉, 月神和她静谧的星星们, 能够坦然入睡。 我愿在茂然的草木中, 有一株青翠的橄榄树, 愿这太阳神最爱的树木, 长出光亮的绿色秀发。 牧羊人呵,愿你们都能 戴着暖和御寒的帽子, 但别把你们的羊群引来, 由于此处的草木已献与神。 约阿希姆·杜·贝莱 《乡间杂记》,1558年 群岛浅滩上的罂粟花 1890 Celia Thaxter 布面油画 45.1cmx54.6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柴尔德·哈萨姆 Childe Hassam,1859-1935 这幅画是哈萨姆于 19 世纪 90 年代夏季,在新罕布什尔州朴茨茅斯以东十英里处的浅滩群岛之一阿普尔多尔岛上,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中最好的一幅。这个系列描画了他的朋友,诗人西莉亚·萨克斯特(Celia Thaxter)种植的奢华野花花园,这个花园与岛屿自身的坎坷地形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幅画中,鲜艳的红色罂粟花缠绕在生气勃勃的绿色树叶中,展示了漂白的巴布岩石的景色。这幅画展示了哈萨姆作为美国印象派画家的发明力巅峰。 月神呵,我们将为你建一座繁盛之园, 我将以你之名劳作,愿你赐予我庇佑, 循你的神谕,我将使你倾心的土地上 生气勃勃,愿它的光彩能归于你我之名。 到那时,花圃里的花草将使你见而欣喜, 它们将争奇斗艳,结出累累籽实, 我思慕你的泪水将作它们滋养的清泉, 而我寤寐思服的叹息将化成和暖的西风。 你将身处怡人的姹紫嫣红之中, 会有金盏花、石竹、鸢尾花和柔顺无棘的玫瑰, 耧斗菜和三色堇,供你恣意采撷。 不只有花儿,还有应时的甜美水果, 我们可在这里享尽诸般美景, 一切的辛劳皆归我,愿一切的满悦皆属于你。 提奥多尔·阿格里帕·多比涅 《月神礼赞》,1571年 肯辛顿花园 1815 Kensington Gardens 布面油画 30.5cmx45.7cm 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 约翰·马丁 John Martin,1789-1854 作为郊区景色画家,约翰·马丁留下了许多十分美丽的抒情形色画。这幅画描画的是位于英国伦敦的肯辛顿花园。 众所周知,勤劳踏实的人若是潜心研讨园艺,一定会收获许多乐趣;而那些被轻慢忽视,少经洒扫的园圃,则一定以无量的懊恼报复它们的主人。这两条乃是园艺这门学问永远不变的基本道理,须知天下没有对比料果园和菜园更考验精力和勤奋的事了。打个好比,每一片园子都是一方瞬息万变的小世界,园主的一举一动都会反映在它们的容颜上。若是园主照料得当,园中一定是欣欣向荣;若是园主疏于管理,则园中必定是荆棘丛生。 我之所以说潜心园艺其乐无量,缘由有三:其一,一座规制精巧,装饰华美,得天独厚的园圃,乃是世上最能使人熏陶身心的所在; 其二,园圃不只能够供人散步消遣,还能产出味美甜美或者营养滋补的各色果实; 其三,园圃之内种种杂务,如收获、栽培、修剪、嫁枝等,各有奇趣;或呼朋引伴,置酒设席,一边俯观园中草木繁盛,垄上青翠;或仰观树花齐放,落英缤纷,一边倾听众人赞颂园中盛景,亦可谓人生快事。 让·德·拉·基蒂尼 《果菜园艺指南》,1690年 水上花园 1909 The Water Garden 布面油画 61cmx91.4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柴尔德·哈萨姆 Childe Hassam,1859-1935 这幅景色画以其激烈的节拍构图、扁平化的空间和挂毯式的绘画应用,阐明了哈萨姆在世纪之交吸收了后印象派的延展而对其作风的修正。这幅画被以为是在东汉普顿一位朋友的地产上完成的,这位朋友有一个美丽的百合花池,周围环绕着菖蒲。哈萨姆后来在东汉普顿买了自己的房子,在他生命的最后16年里,他在那里渡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我新买的房子附带了一个花园,里面种着许多灌木,看着固然粗鄙可鄙,却别有一种美感。究其本源,是由于在灌木丛顶上巍然耸立的一株株从旧蒙莫朗西公园移植而来的树木。这些树浑身布满常青藤,在园中的一处高地开枝散叶,构成一层翠色的伞盖。想来瓦多那样的风流雅士,一定洗砦筅这里休憩,或是与他的那些画友们午后小聚。园中别处的树木都须掘去另置,好让这一片四季常青的小树林掩映树脚下的那些灌木。这样一来,即便是严冬近临,只消有一束光,整个园子也能够令人恍惚身处盛夏之中。园中的灌木皆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珍异种类。非但如此,这些灌木中还包含园艺学最新的研讨结晶,一位颜色专家研讨育种变色,力图使这些花草呈现出“画家之园”的风貌。眼光所及之处,这些灌木的颜色各有所长,有些色如墨玉、有些却似柳梢、有些绿中透蓝、有的则如刺柏或柳杉那样带一层金边;其中又有冬青、卫矛、桃叶珊瑚等树,固然园中并无花卉,可这些树的亮色叶片映在林子里,却有百花齐放之感。园中的灌木也表示出整座园子工于雕琢的作风,每一株都修剪得体,规划精致,颜色相宜,可谓为艺术品。即便园中人合上双眼,沉沉飘入梦乡,在脑海里臆想一片经园林巨匠之手而成的美丽花园,恐怕也不外如此。这里的美颇需鉴赏的眼光,似乎一宗稀世珍宝,却被埋在杂货商人那一堆劳什子底下普通;而园中的这些灌木也终于入了我的法眼,并在这园子里堂堂正正地占领了一席之地。 埃德蒙·德·龚古尔 《艺术家之园》,《花园》一节,1881年 蓬图瓦兹公共花园 1874 The Public Garden at Pontoise 布面油画 60cmx73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卡米尔·毕沙罗 Camille Pissarro,1830-1903 毕沙罗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的画作主要努力于他在蓬图瓦兹的家左近的田野和道路。在这里,他转向了一个更城市化的主题,即莫奈和雷诺阿同等行所喜欢的小镇的公共花园。从左边能够瞥见蒙莫朗西平原朝向巴黎的景色,在蓬图瓦兹圣母院教堂的尖顶之外。但是,毕沙罗没有强调远景,而是专注于公园的露台,那里寓居着衣着考究的资产阶级和他们的孩子。 园子里我最常去的中央,还是兰花的所在。这些小调皮鬼称得上是我的最爱。种植兰花的花室地势较低,空气稀薄,酷热湿润的空气在皮肤上催起阵阵汗湿,教人呼吸艰难,手指也由于缺氧而抽动。这些兰花本是产自一片沼泽地,那里野火频起,瘴气袭人;而它们则是那险峻之地上的塞壬女妖,美得如有致命的魔力普通,让那一切被它们吸收的人,都感到无力以至恐惧。兰花室里的蝴蝶,似乎也要比别处的翅膀更大些,足肢更小些。还有它们的眼睛!是的!那些蝴蝶长着眼睛!它们瞧着我,端详着我,这些美丽绝伦的生物,像是稀薄空气和圣洁土地诞下的仙女,又像是纵横宇宙之间,哺养万物的阳光的化身。这些蝴蝶的翅膀,也长着眼睛,它们的颜色即便是画家,也不能模仿分毫。它们文雅冷静的一振一止,一颦一动,人类永不能及。兰花的花蕊横露着,轻柔得几近透明,在空中释放着香气,耐久地等候着爱的垂青。 居伊·德·莫泊桑 《一次离婚》,1886年 自公元前13世纪的《都灵纸草书》开端,花园不时是文学中描画的情人幽会的港湾。在文学中,花园这一隐秘之地能够解脱传统道德观念,生发人的原始愿望,成了人们自由恋情的温床。欧洲文学将花园描画成恋情的火花迸溅的场所,不论是骑士小说还是浪漫主义小说等,都将约会地点设置在花园。 爱的花园 1535 The Garden of Love 布面油画 221cmx148.3cm 英国国度美术馆 博纳迪诺·达·阿索拉 Bernardino da Asola,1490-1540 这幅作品被称为《爱的花园》,是由于前景的人物具有一些恋情的属性——鲜花,乐器和配对的鸽子——以及在中景拥抱的情侣。 再往前去,水流减缓,并流入一座向公众开放的庄园。庄园主人偏爱浮莲水草,庭院之中四处都有它们的装点。在维沃纳河灌溉的一片片小池塘中,睡莲争奇斗艳,是个赏花的绝佳去处。两岸树木繁茂,团团浓荫把水面映得碧如翡翠,几次暴雨之后,傍晚格外宁静。返回的途中,我发现河水苍翠发亮,显露一丝淡紫色的光辉,似乎涂上了一层日本作风的彩釉。水面上疏疏落落地装点着几朵草莓般鲜艳的红莲,其花蕊红中带紫,花瓣则镶着白色花边,远处的莲花生得繁茂,但是却比近处的惨白粗糙许多,花瓣也有些褶皱。静静流淌的河水将红莲摩挲成一团团美不胜收的花球,颇像是一场人去楼空之后的游园会,花彩带上的玫瑰零落漂浮在水面,在河心载浮载沉。另有一片像是特地腾出来的空地,种着普通的花卉,先是一片或白或红,宁静典雅的香芹;再往前看,一簇簇鲜花拥堵在一同,构成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花坛,花园中的蝴蝶花像一片真正的蝴蝶,在透明的水上花坛上休憩它们冰蓝色的翅膀。这片花团在水中如梦似幻,与寻常的土壤相比,更有一层朦胧动人之感,似乎也像是开在天上普通。午后的水面在花朵的映托下,像万花筒普通,闪烁出变更多彩,富有生气的光辉;而到了傍晚,水面则又像远方的港口,充溢了夕阳梦境般的红晕,又在颜色较统一的花朵周围,与深沉、神秘、飘忽不定的时光,乃至无垠的宇宙混作一体,似乎这一切都在空中绽放,成为漫天的彩霞。 马塞尔·普鲁斯特 《在斯万家那边》, 第一部,第二章,1914年 圣皮埃尔广场上的花园和情侣 1887 Garden with Courting Couples Square Saint-Pierre 布面油画 75cmx113cm 凡高博物馆 文森特·凡·高 Vincent Van Gogh,1853-1890 凡高无法抗拒保罗西涅克画风的感染力,开端用小点来画景色画,特别是当他在阿涅尔工作的时分。这幅作品便明晰地显现出凡高对西涅克作风的自创。在蒙马特的小酒馆桌旁,想必西涅克破费了大量精力向他的荷兰朋友解释他的艺术理论。但是凡高在此也并未丢弃自己的画风,以及对点彩派颜色技法收放自如的运用。 这幅作品的题目不容忽视,凡高在给弟弟提奧的一封信中为题目弥补了“情侣”这个词。这幅画不只仅代表了巴黎左近某个公园的一隅,而是展示了情人花园这一十分传统经典的现象。在卢浮宫参观时,凡高十分观赏安东尼华托(Antoine Watteau)的画作《发舟塞瑟岛》,1717年),以及阿道夫蒙蒂切利相似题材的作品,还有他在尼厄嫩时读过的龚古尔(Goncourt)兄弟创作的诗歌——《18世纪的法国画家》(1859年一1875年)中献给华托的段落。这幅作品显现出,艺术家完整聚焦于两对谈情说爱的情侣,并有意将他们的位置移出了整个画面的中轴线。画中充盈着红色和绿色——两种代表激情的颜色——意味着春天。 艾米莉回到家,透过窗户望向花园。一轮新月从无花果树的枝头冉冉升起,为花园铺上一层似有若无的光泽。夜晚是如此的静谧而美丽,令她百感交集。她想去花园里最后一次看看童年时便熟稔的树荫。她悄然公开了楼,戴上了之前散步时所戴的头巾,然后悄然地进了花园。她在远处的灌木丛边纵情地奔驰,享用着熟习而自由的空气。这里四下无人,她也能够顾影叹息,不用担忧会被人发现。大自然的宁静、冬风吹来的花香、地平线的广大还有苍蓝色的夜空,无一不安抚滋养着她,让她能够神游象外,遗忘尘世间的一切冷冷清清。 安·拉德克里夫 《乌道夫的秘密》,第一卷,第十章,1794年 在沃克雷松的花园 1920 Garden at Vaucresson 布面油画 151.1cmx110.8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爱德华·维亚尔 Edouard Vuillard,1868-1940 这幅画于 1920 年在巴黎西部的住宅郊区 Vaucresson 开端创作,Vuillard 的朋友 Lucy 和 Josse (Jos) Hessel 在那里置办了背景中描画的房子。乔斯是 Bernheim-Jeune 艺术公司的合伙人,1912 年成为 Vuillard 的经销商。他的妻子是 Vuillard 的挚爱之一。他们的关系逾越了三十多年,直到艺术家于 1940 年逝世。站在右边的衣着家居服的女人是露西的表妹玛赛尔·阿隆。露西跪在她对面,在左边,被前景中用作装饰屏风的一株大玫瑰丛伪装。 我穿过中庭的门,和往常一样,费了好大周折才找到花园的所在。整座宅邸对我来说都很陌生,我也不认识任何人,但我还是被一股无名的力气引导到了花园里。当时是晚上九点,夜色清幽,使人心静如水,可我并没有措施使自己宁静下来,去享用这朦胧夜色。我正忙着寻觅达尔贝玛尔夫人,眼前一切不相干的人,于我与草木无异。我越过层层树影,远眺园中的高处,发现了一个我绝不可能认错的曼妙身影。她正靠在园中的一块留念碑上,似乎正饶有兴致地研讨着这块碑。她的身边坐着一位小女孩,身着黑色衣裙,正拽着她的裙角,想惹起她的留意。我悄然地往她们的方向走过去。黛尔芬向夜空投去悄然的一瞥,我似乎看到她面色惨白,身子发颤,就像是在教堂里遇见她时似的。从她脸上写满的忠实和坚决神色来看,她一定是在对天祈祷。风吹过她的裙裾,随后便往我所在的方向扑面而来。我闻着这缕清风,不由陶醉在从她身上传来的淡淡暗香之中,似乎天赐普通。 热尔曼·德·斯塔埃勒 《黛尔芬》,第二卷,第十一封信, 1811年 傍晚时分的卢森堡公园 1879 Luxembourg Gardens At Twilight 布面油画 73.66 x 92.71 cm 费城美术馆 约翰·辛格·萨金特 John Singer Sargent,1856-1925 这幅画描画的是傍晚时分的卢森堡公园,太阳正缓缓落下,画面左侧一对情侣正在散步,其他人或坐在长凳上小憩,或在公园内游玩。 达什伍德母女的新居料理停当了,于是她们能够启程。最后向如此心爱的中央告别,母女们可没少流眼泪。分手前的头天夜里,玛丽安在房前单独徘徊,边走边说:“敬爱的诺兰庄园,我什么时分能不留恋你呢?什么时分能安心于异土他乡呢?哦,幸福的家园!你知道我往常站在这儿端详你有多么痛苦,或许我再也不能站在这儿端详你啦!还有你们,多么熟习的树木。你们的叶子不会由于我们搬走了而腐朽,你们的枝条不会由于我们不能再观看了而中止摇动!那是不会的,你们将荡然无存,全然不知你们给人们带来的是喜是哀,全然不知在你们阴影下走动的人们发作了什么变更!可是,谁将留在这儿享用你们给予的乐趣呢?”玛丽安单独一个人宣泄着自己的敏感和痛苦,为不得不抛下的一切而垂泪。 简·奥斯汀 《明智与情感》,第五章,1811年 花园中的妇女 1867 Women in the Garden 布面油画 255cmx205cm 奥赛博物馆 克劳德·莫奈 Claude Monet,1840-1926 1866年,莫奈开端在他租借的巴黎郊区的一个花园里创作大型作品。他面临着双重应战。首先,在露天创作意味着他必须用滑轮将画架上的画布降低,他才干无需改动视点来创作画面的上半部分;其次,大型作品通常适用于绘制历史作品。但他真正的目的是设法将人物放入景色之中,给人的印象是空气和光线盘绕他们移动。 莫奈经过阴影、颜色、阳光透过树叶过滤的光线,以及黑暗中惨白的反射光找四处置问题的答案。 画面左半边的三个女性形象都是以卡米尔·唐希尔为模型。这幅庞大的布面油画被沙龙拒绝之后,莫奈1867年在被拒者沙龙中展出。这幅画由于它的世俗主题和绘画作风而被拒绝,它的光影对比和明亮的颜色都对比激烈。《花园中的女人们》被拒绝,对莫奈来说是一个打击,但是他的朋友解救了他。弗雷德里克·巴吉尔以每月50法郎的分期付款置办了这幅画,这给了画家以稳定的收入:1870年,他忽然离世,此画转为马奈一切,直到1876年,莫奈再次将其购回。 她种下的那棵小无花果树, 此刻开了口,有话要说。 它的枝叶顶风而动,簌簌作声, 如蜜酒洇洇活动般悦耳。 它的身姿也可谓动人, 纤细的枝头正开端泛翠, 而浑身则缀满了熟透的果实, 那果实晶莹剔透,宛如碧玉; 色泽艳红,又远胜琼石。 就连它的树皮,也似乎良釉普通。 一切草木都被它所吸收, 来到它的树荫下,焕发出生机。 园丁的年轻女儿从它身边路过, 手中拿着给心上人的信笺。 那树便悄然拂过她的手心, 温柔地敦促她快些赶路。 两人见面时,园中的一草一木, 都为这情形而感到喜悦。 那无花果树无声地言道: 来吧!在我的树荫下, 正是为你准备的世外桃源。 我的主人们为你喜悦自不待言, 我的孩子们见到你们, 也少不了喝彩雀跃。 无妨先召唤你的仆人们, 教他们把需求的东西取来。 看你们二人奔来相会, 见面之后虽不曾动杯, 而内心却早已倾醉彼此 想必正欲缱绻,不愿分别 正好,那仆人们已来到此处 带来美酒佳酿,珍馐奇馔, 两日之内的新颖花草, 并心旷神怡的诸般珍果, 皆铺陈在前,供你享用。 来吧!固然无忧无虑地行乐便好, 今日,明日,又明日 我的树荫都将包庇你的美梦。 那男子坐在少女的右手侧, 她的一切都使他如此地迷醉。 少女满足了他的一切愿望。 刚才饮酒处的酒香尚未散尽, 而情侣们却仍在稍远处, 在我的树荫下密切地散步。 我固然不会说话,即便我会, 我所见到的美好情形, 我也绝不会透漏分毫。 《都灵纸草书》,公元前7世纪末 卢森堡花园肖邦留念碑 1909 The Luxembourg Gardens. Monument to Shopin 布面油画 38cmx47cm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亨利·卢梭 Henri Rousseau,1844-1910 肖邦的足迹提高法兰西的土地。在艺术家留念像荟萃的巴黎拉丁区卢森堡花园里,离“法兰西的夜莺”——诗人魏尔伦雕像不远的树丛中,有一座竖长的肖邦浮雕石像。在画中人们散步于花园小道,道路旁树木丛生,枝繁叶茂,景色漂亮。 来吧,朋友们,来这片圣洁的山谷, 逸乎俗尘的宁芙仙女们安居在这里, 祭台上的轻烟挥散着乳香的芬芳。 微风在苹果树下温和地吟唱着, 玫瑰的丽影则映遍了整座花园, 树上的枝叶经轻风的摇动, 沉沉地进入梦乡。 小马驹的蹄子在草坪中时隐时现, 那蜜蜂花为了采花蜂的到来,也早已怒放, 而到那夜晚来暂时,白芷花便 挥洒起蜜似的沁香。 来吧,塞普丽斯,来我们这里, 来这片宁芙仙女们的世外桃源, 请用那繁盛的花枝缀在我们的头上, 若是哪一位使你愉悦,也请你用 金杯盛满甘露,作你的礼赞。 《萨福》 公元前7世纪 相遇 1771-1773 The Progress of Love:The Meeting 布面油画 80.6cmx61.9cm 弗里克珍藏馆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Jean Honore Fragonard,1732-1806 柱身上还雕有一条许德拉蛇, 浑身金铸,十二颗头颅狺狺吐信, 它们的身躯连着水道,日夜不息地吐着水花。 大理石水池的周围是一块修剪齐整的草地, 其间种着一片小树林。它被布置得如此精巧, 即便是阳光也无法穿透它们 严丝合缝的树荫。而在绿荫的包庇下, 鸟儿们唱着令人心旷神怡的乐曲, 竟比我听过的任何音乐都要漂亮, 即便是那看似无知觉的树木地步, 都似乎留存着它们美好的歌声。 而这一切的果子,一切的树木, 还有那一切的花草,一切的植被, 无论是产自海内,还是域外舶来, 都应有尽有,且在此生息繁盛。 我不知它们是经谁之手种植在此, 可我确信,在这四海之内, 绝不会有哪一片土地, 能够比得上这里的美丽和高雅。 纪尧姆·德·马肖 《恋情之泉》,1360年 肯辛顿花园 1815 Kensington Gardens 布面油画 30.5cmx45.7cm 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 约翰·马丁 John Martin,1789-1854 肯辛顿花园曾经是肯辛顿宫的私人花园,往常是伦敦的皇家公园之一。 五月的春色已重回大地,恋人们呀, 你们应纵情地享用欢愉,及时行乐, 展开你们纯真的心灵,那美好的 便由它填满胸腔,并善加保存, 而那使人忧伤的,便叫它飘散, 看呀!四下的草木沐浴在微风中, 正顾影弄姿,看那紫罗兰和玫瑰 已戴上了它们的华冠,而那迎春 铃兰和百合花,也正相映争姿。 这良园之中,嘉木亭立,芳草新绿, 生动好动的雏鸟们飞聚在一处, 混作一阵鼓噪而又欢乐的啼鸣, 原本裸着臂膊的树木,也慢慢泛翠, 换上春日的新装,一派复苏气候, 看呀!花儿们有的含苞,有的盛放, 浓郁的花香正唤你们俯身去观赏, 看那紫罗兰和玫瑰,已戴上了华冠, 迎春、铃兰和百合花,也开作一团芬芳, 恋人们呀,你们能够在这里随意纵情, 或高歌、或起舞、或与彼此如胶似漆, 那浸润你们的爱意如此甘美,一切忧虑 都转眼消融成如丝如缕的婉转秋水。 可别睡去!大好时光,要享尽每分每秒, 看那紫罗兰和玫瑰,已戴上了华冠, 迎春、铃兰和百合花,也正垂眼含羞, 那恋情之神司掌这美景绝伦的乐园, 五月的春色里,紫罗兰和玫瑰, 迎春、铃兰和百合花,一片正应良辰。 克里斯汀·德·皮赞 《情诗》,1402-1410年 “良辰美景奈何天”,历史上诗人和文学家为花园的消逝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如维吉尔创作的长篇史诗《失乐园》,或许是理想生活过于繁重,使得人们关于美的向往更为激烈,但关于美景总是患得患失,描画美丽花园消逝的过程也成为文学中的重要内容。外国文学如华滋华斯的杰作《毁了的茅舍》以旷费了的花园凄惨而杂乱现象的描写,将消灭的质问寄寓在美的追溯与失落的惋伤之中,就是这样寄予深沉的诗歌创作。 景色挂毯(城堡和花园) 1738-1778 Verdure with Chteau and Garden 羊毛、丝绸等 271cmx268.8cm 保罗盖蒂博物馆 凯瑟琳·古伊斯 Katharine Ghuys,-1778 在生气勃勃的绿色植物中,一只生动的西班牙猎犬惊吓了两只大鸟。一只鸟张开翅膀准备起飞。在这只鸟的身后,一株玫瑰丛向上通向一棵无花果树,它的成熟果实吸收了异国情调的鸟类。这种中央植物和左右边沿的树木构成了拱廊,观众能够经过这些拱廊看到一座乡村城堡及其场地。令人印象深化的豪宅与正式、对称布置的花园和多层喷泉相得益彰。挂毯展示了位于花园和树木繁茂的山坡中的乡间别墅场景,因其丰厚的绿色(或“青翠”)颜色而被称为“翠绿”。这件大型羊毛和丝绸翠绿挂毯以绿色和土褐色为主。在 1600 年代和 1700 年代初期,绿色占了北欧编织业生产的绝大部分。 一对情侣在散步, 在那幽静的石龛边, 光与暗交错在一处, 池水冲刷着砾石, 将空气清洗清新, 那波澜追逐碎岩, 几度往复卷舒, 究竟归于镜子般的宁静, 似乎纳西索斯的殁处, 野外的半羊神们, 也经常到此检点仪貌, 看那爱神赐予他们的, 绯色绒毛,可曾泛黄, 岸边石榴色的小花, 还有那昂扬的灯心草, 在水中若隐若现, 像是池水安睡时的梦境, 逢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勃勃的生机便化作 一片铺就周围的翠毯, 缀以百花盛放的绚烂, 这片树林或是整座山, 都不曾有猎人涉足, 若是山间回响起号角, 定是那月神黛安娜垂临下界, 而这橡树,则是天赐神木, 若是有人加之以斤斧, 必有热血从中渗出, 也必有哀声震动山林。 特里斯坦·莱尔米特 《特里斯坦奇情记》,1638年 大自然的花园 1856 From Nature in the Garden 布面油画 47.6cmx62.9cm 费城美术馆 鲁本斯·佩尔 Rubens Peale,1784-1856 花盆中各种花朵相开放,绚烂耀眼,这是来自大自然的捐赠,虽是花盆,但也是一个小小的花园。 我单独一人,在这美丽的林间, 俯下身去,撷起一株马鞭草, 春日树林中传来的阵阵芬芳, 令我想起你温润的鼻息。 周围的孩子们在追逐嬉戏, 而我却只能暗暗忍耐着相思之苦, 若是您并不知晓我心中的折磨, 那是由于我对您的爱恋, 也并不曾上达您的芳听。 可世上难道没有谁同情我吗? 我敢说,这林间的花儿, 早已看出我的痛楚! 长着漆黑眼眸的羚羊呀, 你们也都知道,我的心上人, 究竟是哪一个吧? 而狮子呵,我高尚的同伴, 当她用诱人的手掌轻抚, 你那挺拔的额头时,也一定见到 我脸色惨白的窘态吧? 阿尔弗雷德·德·缪塞 《遗作诗》,1857年 花园里苦恼 1500-1505 The Agony in the Garden 木板油画 60.3cmx67.3cm 英国国度美术馆 洛斯帕尼亚 Lo Spagna,1450-1528 洛斯帕尼亚近年来不时被以为是Lo Spagna或Perugino的跟随者。构图基于佩鲁吉诺的“花园里的痛苦”(佛罗伦萨,乌菲齐),于15世纪90年代在佛罗伦萨为圣朱斯托绘制。 吉尔伽美什,闻言便启程。 日神信有谕,万里赴远征。 一更天忽暗,万物归隐隐。 二更明俱灭,前路乃昏昏。 三更目若瞽,无由识后身。 四五复六七,八更已夤然。 九十风骤起,等闲拂颊颐。 听取更漏时,恍惚十有一。 俄顷夕霞舞,灿然照山歧。 山外有嘉木,累累缀烁石。 翠柏并雪松,珊瑚列如棘。 海浪侵高岸,中有小巧贝。 种种巧妙景,言语诚难尽。 吉尔伽美什,步出玛述山。 神女沙马什,原形现于前: “尔本自何来,又将复何往? 量尔凡肉骨,安敢望永生!” 《吉尔伽美什》,公元前13世纪 卡普琴花园的露台 1823-1824 Terrace of the Capuchin Garden 布面油画 40.3cmx53.7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海因里希·莱因霍尔德 Heinrich Reinhold,1788-1825 1823年,莱因霍尔德与其他艺术家约翰·约阿希姆·费伯(1778年至1846年)和卡尔·威廉·戈茨洛夫(1799年至1866年)一同参观了索伦托湾,他们都描画了这一景观。 赫尔墨斯就这样飞出神山,方取走阿耳戈斯性命,此刻又飞在皮埃利亚上空,而他落在海面上,却像海鸥般在水中翻飞,在滔天巨浪中掠起海鱼,丝毫不顾及沾湿的袍袖。赫尔墨斯轻盈绝伦,他此时越过了堇色的海洋,踏足于千里之外的海岛,来到仙女所寓居的位于庞大岩窟之中的洞府。赫尔墨斯此行不虚,只见壁炉之中飘出松柏青烟,俗气的幽香散满全岛。而那仙女正一边高歌神曲,一边用着金梭子躬身事织。这洞府的周围种满了生气勃勃的桤木、杨树和翠柏,成群的飞鸟则巢居枝头,有猫头鹰、鹞子和黯黑的乌鸦。它们生活在海上,以海为生。洞府的岩壁上有一枝老藤,结出一串串硕大的葡萄。稍远处则有四眼山泉,流淌着清澈的泉水,周围的平地则布满欧芹和紫草。即便身为天神,来到这般天地,也不由感到身心沁畅,弑杀阿耳戈斯的神使赫尔墨斯踟蹰其间,久久不愿分开。在饱览此处绝景之后,他才迈步进入洞中。 荷马 《奥德赛》,第五章,公元前8世纪 园中祈祷 1459 agony in the garden 木板油画 81.3cmx127cm 英国国度美术馆 乔凡尼·贝利尼 Giovanni Bellini,1433?-1516 乔瓦尼贝利尼一方面遭到了安德烈亚曼特尼亚以严肃的画风对宗教世界进行描画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对大自然有着深深的留恋,致使于他笔下的景色更具诗情与画意。同时他作画时的用色,以及空间上更为广袤无垠的想象,也让整幅画愈加温和。贝利尼创作时所选取的元素大部分来源于曼特尼亚和贝利尼的父亲雅各布的作品,但这些元素在他的画作中被描画得愈加真实而自然。例如,画面中耶稣基督跪在像石墩一样的大岩块上,对着一个手握圣杯的天使做祈祷,而乔瓦尼则靠在旁边的石块上熟睡。对岩石的细致描画都充沛显现出了贝利尼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的天赋。整个景致向远处延伸,画面被羊肠小道、溪流和丘陵分割开来。左边有岩洞的就是欧加内丘陵。右边前方的近景中,有一排错综复杂的栅栏,将观画者的留意力预先定位在琐碎常见的元素上。 作为贝利尼的教员以及连襟,曼特尼亚激起了贝利尼对自然天文的兴味,例如经过对威尼托丘陵地带真实光线变更的研讨,他把一切景物都设置在纯自然光下,使得整个画面都愈加真实而自然。 陌生的来客啊,你来到的中央,正是光辉的科洛诺斯,宝马良驹的故乡。这里的夜莺歌声洪亮响亮,它们藏身在紫色的藤蔓之间,永不停歇地咏唱着曼妙的曲调。神所祝福过的一草一木,都在这里结出丰盛的果实。凡人的足迹不曾打扰它们的安定。由于有枝叶的包庇,火热的太阳也不曾影响它们的繁盛。酒神狄奥尼索斯亦常下临此处,他年轻时曾有许多宁芙仙女侍奉。徜徉此间时,他在此寻觅她们的踪迹。每天在这里降下的天赐甘露,哺养着最动人的水仙花,花团蜂拥。金色花蕊的番红花也在这里生长,番红花花冠曾是崇高的女神们最爱的花冠。凯斐索斯河清澈的河水源源不时,泽被千里,灌溉着平原和重重丘陵。这里的绝世美景,即便将之比作缪斯女神们的歌咏或是爱神的金索,也绝不会有过誉之嫌。此处又生长着一种最为神奇之树,在亚洲或是多利亚人寓居的彼罗普斯都不足为奇。它不经人种植便能成活,岁月在它身上留不下丝毫印记。它是如此的圆满,以至连敌国的刀枪都不敢直面它的辉煌。这棵橄榄树的灰绿色树荫,庇佑着我们这片出身之地。无论敌国的统帅是谁,也无论他能否久经沙场,都无法褫夺它,哪怕一枝一叶。由于宙斯,还有蓝眸的女神雅典娜,正永世地注视着他们的这棵爱树。 索福克勒斯 《俄狄浦斯王》,公元前406年 英国皇家植物园:宝塔和桥梁 1762 Kew Gardens The Pagoda and Bridge 布面油画 47.6cmx73cm 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 理查德·威尔逊 Richard Wilson,1714-1782 1759年,奥古斯塔王妃在邱地创建了皇家植物园,这里往常收录的鲜活植物和真菌数量居全球之冠,是世界上著名的植物园之一。 宝塔 图中的宝塔是1762年为萨克森-哥达的奥古斯塔公主建,由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皇家建筑师威廉·钱伯斯设计,当然也是作为他自己对中国建筑兴味的一种留念,在18世纪中期,英国的园林设计中十分盛行中国风。听说是仿照中国南京大报仇寺琉璃塔而建,也是英国独一的中式皇家宝塔。宝塔高163英尺(约合50米),共10层,为八角形砖塔,灰墙红轩,塔顶边沿盘绕80条彩色木龙,为邱园宁静的南部发明了一个景点。 普罗米修斯曾劝诫赫拉克勒斯,不要自己去摘取赫斯珀里底斯仙女们的苹果,而应该替下背负天穹的阿特拉斯,让他代行此事。赫拉克勒斯抵达许珀尔波瑞亚中央后,压服了阿特拉斯,将天经地纬交给赫拉克勒斯背负。阿特拉斯从仙女的果园里摘走了三颗苹果,交给了赫拉克勒斯,却不肯再背负起天空。赫拉克勒斯见状,便央求阿特拉斯给予他一点时间束上头巾,好让他更有力气代行这桩劳役。阿特拉斯便把苹果搁在地上,将天空又一次托举了起来;而赫拉克勒斯则乘机将苹果卷走,拂袖而去。亦有人曾宣称,苹果是赫拉克勒斯杀死护园的巨蛇后自己摘走的,本与阿特拉斯无关。但无论如何,赫拉克勒斯都把苹果带给了欧律斯透斯,欧律斯透斯则用它们制造一份礼物,交还到赫拉克勒斯的手上。随后,赫拉克勒斯把这份礼物献给了雅典娜,但由于神廷的旨意不允许仙园的苹果流落他处,雅典娜最终把苹果还给了赫斯珀里底斯仙女们。 (传)阿波罗多洛斯 《书传》,第二卷5、11节, 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1世纪 伊甸园 1622 The Garden of Eden 木板油画 54cmx87cm 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 罗朗特·萨韦利 Roelandt Savery,1576-1639 伊甸园,是地上的乐园。耶和华照自己的形象发明了人类的祖先,男人亚当,再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发明了女人夏娃,并安置这对男女住在伊甸园中。 年轻的人们,假如你们曾看到一棵橡树正在被柴刀修剪,那便是我的原本容颜。这里的每一片土地,都仰赖我使它们肥美;而这座由灯心草和菖兰修缮成的别庄,之所以年年都能歉收,也是得力于我的祝福。在这片原本瘠薄的土地上,人们世世代代忠实地崇敬着我,尊我为这里的守护神灵。有人为我的神庙打扫繁衍过度的草木荆棘,有人则从不间断地向我献上祭奠。他们用充溢生机而灵巧的双手装点着我的神像,时而用春天初开的花、时而用田里新抽的带翠麦穗、时而用棕色的堇花或金色的罂粟、时而用淡色的丝瓜或芳香的苹果、时而为我种上紫色阴凉葡萄藤。有时,人们也会宰杀一头山羊,献在我的祭台上。作为接受进献之后的捐赠,我,花园之神普利亚珀斯,将包庇这些葡萄园和花园,还有它们的主人。因而,年轻的男孩们,你们要当心,不能在这里犯下任何的罪行。左近有一片肥美的土地,而那里的主人却并不尊崇我。你们沿着这条小径,便能够去那里纵情而为了。 卡图卢斯 《卡图卢斯诗篇》,公元前1世纪 在园中忧伤祈祷 1480—1488 The Agony in the Garden 木板油画 154.9cmx109.9cm 亚利桑那大学艺术博物馆 费尔南多·加莱戈 Fernando Gallego,1440-1507 此画与前面展示的《花园里苦恼》、《园中祈祷》两幅画均描画的是同样的内容。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祈祷,而他的三个门徒睡着了。天使向他显显露圣杯。犹大拿着一个钱袋,与将要拘捕耶稣的罗马士兵一同走近。 城垒的最顶层,便是希腊人交口赞颂的空中花园。它好像挺拔的护墙,难以企及,亭亭的树木则为它添加一层自然的魅力。那花园的底部由石质的巨柱作支撑,其上施一层无比夯实的方石空中,足以承载花园铺得很深的土壤,以及用以灌溉的水的重量。即便是那些合抱起来足有八肘粗,高五十尺的大树,也可在那园中危如累卵,四季结果,与扎根地上普通无二。固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无论是人的锥凿斧刻还是自然的巧夺天工都难免逐步凋敝,但是那承载着整整一片树林,且被树根腐蚀经年的石质构筑,却不曾有纹丝挪移。之所以如此坚实,乃是由于每隔十一尺,便有一座墙为之支撑,总数有二十座。从远处望去,那花园似乎高悬在当地山峦的上空普通。传说一位曾统治巴比伦的叙利亚王极为溺爱他的王后,而那王后最是喜欢树木丛林,那国王为了取悦她,便倾力打造这一奇迹,好让她在其中便能感受自然的景致。 昆图斯·库尔提乌斯 《亚历山大大帝传》,第五章, 1世纪下半叶 自古以来,花园、园林所代表的都是最理想化的自然风貌,许多古代神话故事的描写也出往常园林之中,画家、诗人、造园者之间艺术上的相互融合使得花园、园林成为艺术史上的重要主题之一。花园服从于时间和时节,是短暂时间的艺术,却由绘画、文学相辅相成,记载成永世。 看到美的事物常常会唤醒人们沉睡的心灵,文学和艺术中对花园的描画,小到乡村后院,大到景色园林,都带有某种情感的灌注。一想到花园,便能想象出草木芬芳、鸟雀啼鸣之景,在花园之中,能够体验到生命的绽放与凋谢,每一座花园都是一个短暂的乌托邦,灵魂的栖居地,流浪者的收留所,供人们在尘世中寻得片刻安定与幸福。 Conclusion 结 语 参考文献: [1]埃丝特勒·普莱桑-索莱尔. 缪斯的花园:西方文学与艺术中的120座花园[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 [2]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 商务印书馆,2020. [3]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深沉的玫瑰[M].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 [4]歌德. 少年维特之懊恼[M]. 北京日报出版社,2016. [5]荷马. 荷马史诗.奥德赛[M].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6]简·奥斯汀. 明智与情感[M].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7]田晓菲. 萨福 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8]拱玉书. 吉尔伽美什史诗[M]. 商务印书馆,2021. [9]卡图卢斯. 歌集[M].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10]普鲁塔克. 亚历山大大帝传[M]. 团结出版社,2005. [11]明桂花. 解读中西文学作品中花园和龙的隐喻[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2):98-99. [12]金佳. 英国文学中的“花园”隐喻与共同体想象[J]. 国外文学,2022,(01):32-43. [13]岑雅婷,李雪艳. 中西方不同视域下自然文学对园林艺术影响比较研讨[J]. 美术教育研讨,2021,(24):108-109. [14]杨茜. 论西方文化语境影响之下的拉美文学[J]. 时期讲演(奔跑),2021,(06):30-31. [16]张万民. 西方理论与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讨[J]. 文学遗产,2018,(06):168-180. [17]杨丽娥. 浅析西方文学作品中女性恋情观的延展轨迹[J]. 唐山文学,2018,(10):108. [18]潘彩霞. 探求西方文学中的叙事意象[J]. 智库时期,2018,(38):253+255. [19]俞月圆. 文学经典中引人入胜的花园[J]. 英语世界,2021,40(02):30-35. [20]崔红梅. 古典文学中的“花园意象”解读[D].齐齐哈尔大学,2012. [21]咸立强. 中西文学作品中花园意象的审美意蕴较[J]. 中华文化论坛,2006,(02):150-155. 文末有福利 来源:弘雅书房 觉得不错,请让我们知道您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