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节,春寒虽夜雨,陌上花却开。而说起清明节,想必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诗句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繁,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由于终年入选中小学课本的缘故,这一关于清明春兴时节的诗句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而说起杜牧,近来又有一个关于他的段子开端于网络传播开来,先简单说来供诸君一乐。 故事讲的是风流才子杜牧终身偏好寻欢作乐,四处留情。一次,在其进京赶考期间,夜宿扬州,看上了一名青楼女子,酒酣而热后,杜大才子用情至深,欲于该女子海誓山盟,永结连理,许下誓词,待自己金榜题名时,便来迎娶她。还特意撬掉了一颗牙用以明志,算是定情信物。开榜后,老杜果真功名在手,兴冲冲回来找那女子成亲,熟料人家风月场中人,惯得会逢场作戏,早把杜才子忘到天边去了。杜牧顿时气的是两眼冒金星,要那青楼女子将牙齿还他。只见那佳人气定神闲,饮茶一杯,缓缓翻开了梳妆的抽屉,里面满满的全是牙齿,佳人对杜牧道:要不,您自个儿找找? 伤心欲绝的杜牧只好分开这偌大的扬州城,临行前还写了首绝句,这就是那首同样著名的《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好一个诗场才子与青楼薄情女的故事,不外乐乐也就而已,这故事是假的。 首先,杜牧自身就出自京兆杜氏,妥妥的长安人,是不需求“上京”赶考的,由于他就在京城。其次,这首《遣怀》记叙的是杜牧十多年前官场不得志的日子,彼时杜牧官场失意,耽乐宴游,于扬州期间流连青楼,多与女子诗酒唱和,不觉十年如梦,作此诗时杜牧正于黄州刺史任上,感于韶华易逝,遂有此诗。 行文至此,忽然想到关于此段子中送妓女牙齿的事,倒多见于明朝人的浅显小说《三言二拍》,在郭德纲教员的评书《古今奇迹》系列中也曾提到过,有趣得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