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乐学心理: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这10条常识!

2023-4-7 18:26| 发布者: 夏梦飞雨| 查看: 143| 评论: 0

摘要: 在孩子的长大过程中,家长的义务无人能够替代。孩子天生对家长有依赖感,家长给予孩子应有的教育、陪伴和关怀,孩子才会有保险感和被支持感,遇到问题才会求助于家长。1归属规律保障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这条 ...


在孩子的长大过程中,家长的义务无人能够替代。孩子天生对家长有依赖感,家长给予孩子应有的教育、陪伴和关怀,孩子才会有保险感和被支持感,遇到问题才会求助于家长。


1


归属规律


保障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这条看起来是废话,哪个家长不想给孩子发明健康的家庭环境?但实践上,每个家长都做到了吗?


好比,有的家长过火溺爱、娇惯、依从孩子,由着孩子任性,养成了不健康的生活习气。


有的家长之间经常在孩子面前争持,破碎的、长期分别的家庭更让孩子短少归属感。


假如家庭变更不可避免,家长更要注重对孩子的安慰引导,而不可采取疏于管束、溺爱、过火严厉等错误做法,更不能因家庭决裂而迁怒于子女。


2


希望规律


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家长们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有的家长把这种希望都转化为了给孩子的精神压力,却没有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希望。


优秀家长都懂得,要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分,给予及时的肯定,通知他们“干得好”“太棒了”。即便孩子一时没有做好,也要擅长用鼓舞的话语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就是采用希望规律来鼓舞孩子。


有的家长对孩子等候值颇高,却不擅长用希望规律,总爱找差距挑缺陷。有的孩子平常考试都能考98-99分,家长却非要清查为什么没考100分。这种过于苛刻的高规范、严请求适得其反,会扼杀孩子的希望,使其心灰意懒。


3


管理规律


在孩子未成年前,父母有管束的义务


有的家长爱对教员说:“以后就把孩子交给你了!”还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忙,平常对孩子漠不关怀。这些都属于家长的渎职。


在孩子的长大过程中,家长的义务无人能够替代。孩子天生对家长有依赖感,家长给予孩子应有的教育、陪伴和关怀,孩子才会有保险感和被支持感,遇到问题会求助于家长。


因而,家长绝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脱自己的管束义务。但这种管束应该是树立在亲情之上的,人性化、科学而理性的,不可把孩子作为私有财富来看待,简单粗暴,毫不顾及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人格。


4


声音规律


要倾听孩子的声音


家长对等地看待孩子,给他们发言权,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才会说出真实想法。假如大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视他们的心声,一朝一夕,他们会不敢对家长说真话,不爱与家长交流。


而且,家长是孩子的教员和模范。假如家长不耐烦倾听孩子的话,孩子也会效仿,不肯听大人的话,致使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凡是与孩子自己有关的事情,例如搬家转学、选课外活动、参与考试竞赛等,一定要先与孩子磋商解释,哪怕不能完整遵照孩子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觉得家长是征求了他们的见地的。不然的话,家长的好意很可能没有好报。


5


模范规律


以身作则对孩子的模范作用是庞大的


"以身作则,以身作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孩子的教养、兴味、喜好等,多半来自生长环境的潜移默化。


父母、兄姐、亲友、师长、社会关系等都对孩子产生影响。母亲关于女孩,父亲关于男孩的影响颇为重要。


除了家庭内的模范,家长也要留意所交往的社会关系和常去的场所对孩子的影响,例如孩子崇拜的偶像是什么样的人。


假如发现孩子误交损友,不要武断地阻止他们交往,而要首先了解状况,辅佐孩子。孩子们都需求友谊,惧怕孤独,有些孩子是由于搬家转学到新环境没有朋友,而与一些“问题学生”为伍的。


6


求同存异规律


尊重孩子对世界的见地,并尽量了解他们


孩子和成人的见地常常不同,他们会有很多不契合常规的幻想。其实这些正是童心的心爱之处。假如大人以为孩子的想法奇特而泼冷水,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猎奇心,也会让他们由于得不到了解而失望。


另一方面,很多时分,纯真的孩子才勇于童言无忌。要分离“声音规律”,鼓舞孩子勇于表白,正面肯定孩子的想法。当然,假如一些见地、说法脱离实践或者会惹起省事,也要耐烦地解释。


家长要尽可能了解孩子思想的特性,哪怕他们讲话词不达意,也要耐烦地与他们交流。粗暴打断或讪笑他们讲话的行为,会对孩子的表白才干构成伤害,使他们羞于在人前启齿。


7


慎用惩罚规律


尊重孩子对世界的见地,并尽量避免体罚


单纯的惩罚,特别体罚,是十分负面和拙劣的教育方式。从小被暴力处分的孩子,很多长大之后也会有暴力倾向。因而不倡导运用体罚,但当孩子犯错时,也能够采用恰当的方式做些处分。


惩罚的前提是,必须求让孩子认识到做错了事,甘愿接受处分,下不为例。惩罚方式也要合理,能够采取不让他们做喜欢的事情,好比能够罚其几天不许看电视、上网、玩游戏。


千万不要把一些应该做的正面事情当作处分。好比罚孩子写字,会让他们以为写字是坏事从而产生厌恶心情,一做这些事就会有被处分的觉得,形故意理阴影。


8


结果规律


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


有时分,孩子惹了什么省事或想做什么别树一帜的事情,连成人都没搞分明其结果和危害,就对孩子横加责备或阻止,这当然无法服人。


若要教育得孩子心服口服,家长、教员等成年人首先要周密思索每件事的前因结果,然后好好与孩子谈谈,能够从结果的好坏开端,反过来解说该不该这样做,晓之以理,孩子会明白的。


9


结构规律


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线


家长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法制教育融汇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孩子从小就遭到全方位熏陶,心中都有一道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还常常会反过来影响家长。


但是,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遵纪违法的模范。倡议家长从生活中寻觅素材,辅佐孩子明白什么事是不契合道德和法律,必须避免的,让孩子从小懂得道德和法律的界线。


10


独立性规律


从小培育孩子的独立性


家长要从小培育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留出心理空间。不用处处围着孩子转,你觉得是关怀照顾孩子,孩子却觉得你控制得太严。


家长也应允许孩子一定水平上保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主动权和决议权。当然,家长还是要在孩子左近注视着,当好引导者和陪伴者,而不能完整放手不论。


家长对孩子的管理管束,应注严重的方面,注重准绳性,而不是事无巨细,什么都管。


年龄小的孩子,还需求家长给予一些生活学业上的辅佐和指导,但也要恰当给他们机遇锻炼独立性。


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家长就不要管得太细,力所能及的事都应该让孩子自己干,家长只给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即便孩子犯错了,也能够从中吸取经验,取得长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万奢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万奢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上海万湖珠宝贸易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共和新路4727号新陆国际大厦1003-1007室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沪ICP备11005343号-12012-2019
万奢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宝山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