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参考答案】 在这一局中,苏格的预言内然啡其重要。 我们无妨以苏格的角度剖析拉蒂。苏格认定拉蒂无非有两种可能:1)苏格认定拉蒂写“否”;2)苏格认定拉蒂写“是”。 在状况1)中,若苏格预言成真,则拉蒂必死苏格活命;若苏格预言失败,则苏格必死拉蒂活命。苏格要想活命,就必须选择预言成真。要是苏格敢信拉蒂会写“否”,就相当于脑补拉蒂对自己说:“我的命就交给你看着办吧!” 在状况2)中,若苏格随意地写出能够判别真假的预言,则二人预言的真假性必定分歧。这是由于苏格的预言无非分两种状况: 1)苏格的预言成真;2)苏格的预言失败。 在状况1)中,二人都预言成真,则不满足国王的请求,二人将被处死;在状况2)中,苏格预言失败,拉蒂的预言“是(苏格的预言能成真)”也同样失败,二人都预言失败,则二人将被处死。 这样二人都得死(二人预言都对会死,二人预言都错也会死)。那么此时苏格只需写一句预言既不真也不假(悖论)尚可开脱,由于超出了国王设定的状况。 拉蒂若以苏格的角度剖析,也会得到上述相同的结论。 我们再以拉蒂的角度剖析。在状况1)中,拉蒂的命由不得己;在状况2)中,拉蒂的确写下“是”尚有起死回生之势,若到此时拉蒂非要反其道而行,义无反顾地写了“否”,极可能会适得其反。 在状况2)中,苏格会想方设法预言一句悖论,好比,“拉蒂的预言为假”。假如拉蒂实践写了“否”,那么:国王既能够假定苏格预言成真,则拉蒂就算预言失败,结果苏格活命拉蒂被杀;也能够认定苏格预言失败,则拉蒂预言就成真了,结果苏格被杀拉蒂活命。也就是说国王控制了拉蒂、苏格二人的生死。 这样看来,要是拉蒂写了“否”,若是状况1),拉蒂送命给苏格;状况2),拉蒂送命给国王。总之,拉蒂写“否”的结果就是不由自主——苏格以拉蒂角度剖析同样可得该点。 因而独一合理的处置的途径,只需在状况2)中,苏格预言“拉蒂的预言为假”(预言能构成悖论即可),同时拉蒂的确写下“是”。 假定苏格预言为真,则表明拉蒂说“是(苏格的预言会成真)”为假,即表明“苏格的预言不会成真”,与假定矛盾;假如苏格预言为假,那么表明“拉蒂的预言为真”,即表明拉蒂说“是(苏格的预言会成真)”为真,与假定矛盾。不论苏格预言的是真是假,总会推出与假定相悖的结论,这就是悖论。因而二人的预言既错误也不错。 这契合国王所请求的“必须有人预言没有成真(两个人的预言没有同时成真)”,而按国王所说的“预言成真的人会活下来,预言失败的人会被处死”,二人的预言既错误也不错,在国王设定状况之外,所以还有与国王回旋的余地。国王至少没有理由处死苏格、拉蒂,但可能会让这二人为他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