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对圈子跟对人,保持真实,活在当下, ——面壁者与破壁人 全文思维导图: 正文: 我看过一位高手-明白老师的房间照片,墙上贴满了打印出来的励志标语,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 -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 阅人无数,不如高手指路, - 高手指路,不如... - 自断退路! 当时看到也没太大的感触,只觉得挺押韵的,哈哈哈, 但是今天偶然间联想到了一部作品——《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是我读过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也是我当年第一次难得沉下心来读得入迷的文学作品。 里面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 那就是主人公唐泰斯入狱后,遇到一位大佬——神甫法里亚。 神甫教会唐泰斯多门语言、各领域知识与技能, 而唐泰斯在越狱后算无遗策,以高超的智谋进行复仇,把当年陷害他的所有仇敌通通“掐死”。 这个情节可以这么理解: 唐泰斯在暗无天日、无比单调的监狱里,得以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 我们可以逆转着去思考一下: 如果唐泰斯没有入狱,他的生活缤纷多彩,选择五花八门,可以四处航行,结婚生子,左右逢源,无忧无虑, 那么唐泰斯,还是那位手段滔天的「基督山伯爵」吗? ▌有一个最经典的阳谋之一,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围师遗阙】。 意思就是,包围敌军的时候,要故意露出一个小破绽,让敌人感觉能够从这个口子逃离。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是为了打击敌人的士气。 众所周知,包围敌人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敌人,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但俗话说“兔子急了还会咬人”,要真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被围士兵恐怕会死战到底。 这个时候想要取得胜利恐怕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这个时候留出一个口子,敌军明知道这个缺口是死路, 但大部分撤退的人还是架不住往这边走,因为人心惶惶之际,总觉得这么多人一起走,总有机会逃出我一个,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而最终,只能被提前埋伏好的部队一一吃掉。 我们还是可以逆着思考一下: 如果这些被包围的部队能够众志一心,背水一战,明知不敌也要勇于亮剑! 那么,就算真的全军覆没,也能给敌方带来惨痛的代价! 同样的故事还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孤注一掷、狗急跳墙..... 这么多的经典案例都告诉我们,有时候,到了绝境,没有选择,只能劲往一处使,才会激发出最大的力量, ▌那我们就一定要在绝境当中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提升吗? 像什么被隔离七天,就会戒烟、会读书、会健身、会每天写作,会怎样怎样的, 等隔离结束了,习惯也就养成了, 一个优秀的自己,仿若新生啊.... 这不是搞笑吗? 为什么一定要艰苦一些才能奋进, 为什么一定要被动进入一个绝境,才能打造一个优秀的自己? 我们完全可以,「自我隔离」啊, 完全可以,在心态上营造一种没有选择,只能找准一个方向死磕的斗志, 这才是,形成自驱力的心态。 要知道,「清醒的堕落,才是最可怕的」! 你,现在还是清醒地堕落着吗? ······全文完······ ▼觉得本文不错,“关注+分享+好看”一条龙▼ 我当你打赏88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