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汤加火山爆发。 火山喷发瞬间,卫星显示巨大的蘑菇云涌起,炸裂,奔腾,冲击波一层层延展开。 NASA科学家表示,火山爆发威力大约相当于1000万吨TNT炸药,是广岛原子弹威力的500多倍。 环太平洋国家均监测到了明显海啸波,而汤加这个岛国甚至直接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 这次灾难,被证实为人类有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爆炸。 面对2022开年的第一个天灾,不少人一阵恍惚,在疫情里纠缠久了,竟忘了,我们的脆弱不止于此。 飓风,地震,暴雪,洪水……天灾面前,人类的渺小不堪一提。 火山更甚,人类对它无计可施,只能仓皇溃逃。 那股巨大的能量就像传说里天神降怒般,一瞬,就能让一座城的文明消失几个世纪。 可就是这么危险的火山,有人竟爱上了它: 《火山挚恋》。 《火山挚恋》堪称角逐明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种子选手。 放映至今,好评如潮,口碑高涨,豆瓣评分高达9.0。 如此好片,看过的人大多不是雀跃,不是惊呼,是迟迟的沉默。 每个人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清的感动:到底感动于一对伉俪的爱情,还是他们对火山的爱情。 莫里斯和卡蒂亚,估计是世界上唯一一对火山学家夫妇。 “古怪”两个字自小贴在他们身上。 莫里斯从小喜欢的“玩具”是恐龙和三叶草,卡蒂亚更是个离经叛道,酷爱岩浆迸裂的女孩。 他们不约而同,将自己的初恋定义为一座火山——卡蒂亚的埃特钠火山,莫里斯的斯特龙伯利火山。 每当看到火山矗立在眼前时,他们眼里都会闪着光,伴着狂喜与孤独。 狂喜,是难以想象的震撼与美妙。 孤独,是无法分享的落寞和神伤。 两个人的相遇,是命运最大的馈赠。 他们不用再做最孤独的人,发射着他人无法读懂的52HZ频率。 很快,他们坠入爱河。 那些他人视之疯狂的举动,成了他们的专属浪漫。 在火山口依偎着,看烈焰滔天,熔浆像狂流搅动,或者,遥望滚滚而来的火山灰,在废墟上跳跃游荡。 很多时候,他们不像科学家,更像个行为艺术家。 大胆且张狂的行为一次次突破极限,不断靠近颤抖的火山口,夜宿在废墟之上。 尤其,莫里斯更喜欢一些奇思妙想的冒险,比如,在岩浆里划独木舟。 为了实现这个冒险,他曾在一个硫酸湖里做实验。 他和朋友在湖里只划了500米,就无功而返,因为实验器具被高酸的湖水融化坠湖。 不巧,两人又遇上逆风,距离岸边越来越远,足足划了3个小时才划回去。 卡蒂亚就在岸边远远地看着。 她知道这事荒唐,但也理解莫里斯的荒唐后的幼稚举动。 世人眼里,他们何尝不幼稚呢? 相处数载,他们的生活已经意识不到什么是危险,很多时候,只是本能地追逐与喜悦。 莫里斯曾一脚掉进火山沸泥里,右腿脱皮到像洋葱一样,两人还在做研究拍照。 在熔岩骤减十公尺的尼拉贡戈火山口,两人不知畏惧地长久停留,观察熔浆的流动与形态。 在喀拉喀托火山,居民都撤离了,只有他们两个在岛上,看着炙热的岩块在黑夜里跳跃。 就像在悬崖的边缘行走的人,惊险如影随形,死亡近在咫尺。 他们没有一次退缩,只是始终紧紧握住彼此的手。 就像他们结婚后说的: 自此之后,我们的人生只有火山,火山,火山。 对火山的这份热情,是与生俱来的,也是现实迫使的。 走向对火山的研究,还在于与生俱来的热情,也在于他们对人类的失望。 出生于二战,经历过战后的人道主义危机,莫里斯和卡蒂亚在人权道路上呐喊过。 可混乱、战火、贫穷、欺凌……还是重复发生。 太单纯的人显然无法面对人性的溃烂。 他们逃去了火山,因为自然不会欺骗任何人,它恒久地存在着,俯视着人类的愚蠢。 莫里斯和卡蒂亚对火山的感情越来越浓烈,他们最大的梦想是和火山一起变老,一起触摸火山上的每一个石块。 每次下山,回到住所,他们甚至会有些难过,莫里斯更是孩子气地说: 如果我能吃石头为生,我会待在火山上,永远不下来。 他们长久沉浸在火山的壮美之中,忘记了火山的另一面是无情的灾祸。 1980年,圣海伦火山爆发,山口倾塌,山体海拔直接下降500米。 爆炸范围辐射30公里,火山灰奔腾而下,造成了美国死伤人数最多,对经济破坏最严重的一次火山爆发事件。 “火山狂人”莫里斯和卡蒂亚错过了这次的火山爆发,有些失落。 他们第一时间奔去现场,心情是难以形容的复杂。 火山带给人类的灾难,让他们痛心。 他们开始转变研究方向,致力于研究更危险的灰火山,呼吁建立火山警报系统和疏散计划。 五年后,莫里斯和卡蒂亚监测到哥伦比亚安第斯山脉的内华达德鲁兹火山有爆发危机。 10月,他们写了一份翔实的报告,报告中写到有百分之百的土石流几率。 但决策者认为疏散花费过高,并不在意。 11月13日,被积雪覆盖的火山瞬间爆发,土石流几分钟内吞噬了村镇,造成了2.5万人死亡,是哥伦比亚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 莫里斯和卡蒂亚痛心,却无能为力,他们明明已经做出了预判。 可这场本可避免的灾祸,还是发生了。 技术性报告对于不懂火山的人没有意义,人类还是没有意识到火山的危险。 莫里斯和卡蒂亚决定制作影片,用更震撼的镜头让人类惊醒。 在他们拍摄的影片里,真实记录了一个画面: 火山灰以极快的速度滚滚而来,吞噬一切。 镜头坚定地逼近追随,而镜头外的莫里斯距离这座奔涌的灰火山不过50公尺。 莫里斯曾说过,“我真的很想深入火山之中,我知道某天会被害死,但我不在乎。” 同样的话,卡蒂亚也说过,“这不是我第一次与死亡调情,不过那时候,我一点也不在乎。” 或许,在他们决定以火山为终身事业的那一刻起,就已提前知晓了自己的结局。 1991年,云仙岳火山爆发。 莫里斯与卡蒂亚是距离火山口最近的人,来不及撤离的他们掩埋在了火山灰下。 人们寻找他们的时候,根据地上的痕迹看到,两个人紧紧依靠着彼此。 能够证明他们存在过的,只剩下了一个摄影机和一只手表。 他们长久地埋藏在了火山之下。 莫里斯和卡蒂亚遇难后一周,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发生了历史上最壮观的一次爆发。 政府转移了当地五万八千名居民,避免了灾难的发生。 此次影响降到了最低,得益于监测工作和警示影片的普及。 莫里斯和卡蒂亚终于救下了更多的人。 在看莫里斯和卡蒂亚的故事时,总会让我想起吕克·贝松最温柔的那部电影《碧海蓝天》。 潜水员杰克眼里闪着盈盈的光,看着大海,好像那里才是他的归宿。 那光也在莫里斯和卡蒂亚的眼里时常涌现。 杰克说,“潜水的痛苦在于,当我身处海底时,会找不到让自己浮出水面的理由。” 同样,莫里斯和卡蒂亚总会为回到“人间”的日子感到难过。 甚至,莫里斯会忍不住在家里自己制作“小火山”,以解相思之苦。 那些世俗对他们来说太沉重。 单调而冗长的人生实在艰难,强烈而短暂的人生才是最终的归途。 杰克决定放逐自己,回到自己该去的地方。 莫里斯卡蒂亚夫妇也如愿以偿,将自己的一生都埋葬在了火山之中。 当单纯到了极致,难免有些残忍。 旁人无法苛责他们的任性,也没有资格评点他们的离经叛道。 对他们的任何评述都显得如此卑劣且怯懦。 从一开始,他们确定了心之热爱,就已抛下了生死的束缚。 人生结果无论如何,他们都不在乎。 这或许就是天真人的爱情。 不参杂任何杂质的爱情。 绝对的忠诚,绝对的真诚,绝对的虔诚。 莫里斯和卡蒂亚之间存在过。 他们和火山之间也存在过。 这才配得上金鸡奖最佳 微信&微博:局外人看电影 顺手点赞|在看,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