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11日24时,汉中南郑区良顺藤编公司此次“双十一”的“战绩”为218万。相比动辄千百亿的大品牌、网红店,这个数字可能微不足道,但作为“古董级”产品,这个成绩对于该公司董事长陈良顺和其儿子陈凌凯来说来之不易。 陈凌凯介绍汉中良顺藤编 陈良顺现场展示藤编工艺技艺 今年双十一,父子俩在重庆西部分会场参加了2019年阿里巴巴全球购物狂欢节,二人先后登场,向与会商家直播藤编工艺的绝妙之处,传授藤编技艺。陈良顺父子通过直播连线,向各界嘉宾分享了传统民艺非遗,并分享了通过电商平台将藤编、扇编等产品远销到欧洲等国外市场的经验。 有次,一位美国客户在良顺藤编天猫旗舰店看上了一个用古老技艺编织的棕床垫,尽管运费就要3000多块钱,跟床垫本身的价格都差不多了,但客户还是坚持要买。后来,西班牙罗意威品牌看中他们的藤编扇子,先后订购了10000把作为VIP客户礼物,这把桃心小扇,加上丝绸装饰,被各大时尚博主拍照分享,风靡全球。这让曾经村里老太太人手一把的蒲扇摇身一变成了奢侈品,也让良顺藤编公司走向世界、走向时尚界。 汉中是闻名遐尔的“藤编之乡”,此地盛产藤条,其质地坚韧、色泽光润,手感平滑,弹性极佳,是一种上好的天然编织材料。汉中人编制的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具工艺精巧,品种多样,“置于寒室不觉其奢,布于华堂不觉其陋”,古往今来销路旺畅。凭着这样的优势,南郑黄官镇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藤编,但早年间即使做得不错的人家,生产规模也不过就是家庭小作坊。 作为汉中藤编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良顺藤编公司董事长陈良顺说:“最近忙得很,网店的休闲凉椅和老青藤椅卖的很火爆!网上卖东西真好,至于咋操作我也弄不明白,只好交给年轻人了。”之所以让陈良顺发出这样的感慨,还要从他的儿子陈凌凯带回的实习课题说起。 “”网红”大蒲扇 1995年出生的陈凌凯,在大学三年级时,市场营销专业的老师给他们布置了一个“网销10万元”的实习作业,陈凌凯就利用此次机会,帮助自家的藤编开了一家淘宝店,结果,陈凌凯不仅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实习作业,也由此开启了良顺藤编的电商之路,让这项古老技艺焕发了更大的生机。现在,陈凌凯成功经营着6家网店。 这对父子兵,线上线下分工明确,把公司经营的风生水起。作为70后的陈良顺说,“很多在我们本地根本没人买的东西,因为网络电商,有了很好的销路。” 良顺藤编天猫旗舰店热销的藤编商品截图 据介绍,2017年,良顺藤编通过网络销售了40000把扇子,也是在这一年,让陕西南部小山村里的手工制品厂有了年营业额超4200万的骄人成绩。 现在,陈凌凯独立注册了电商公司,目前已经有20人服务于店铺的运营、管理、销售、打包、发货、售后等各个环节。“结合往年的销售来看,今年全年销售额应该能实现5000万。”陈凌凯满怀信心地说,他期待在线上平台上探索出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路,不仅要和父亲一起传承保护好汉中藤编,还要让更多的非遗“叫好也叫座”。 监制:审核:责编: 来源:网络综合 编辑:技术:鲁克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