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寰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系综合类大型文化传媒企业,公司旗下共拥有寰视书社、寰视传媒、寰视文创三块产业。欢迎您关注寰视书社,寰视书社是上海古籍出版社授权官方网店。 01 哈佛校长:走出去了解整个世界 是孩子们的必修课 一句“我不是什么哈佛的女校长,我就是哈佛的校长”,让人们记住了哈佛三百多年唯一一位女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 以下是这位校长在哈佛的一次演讲,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我们到底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看这个世界。 走出去了解整个世界是孩子们的必修课。世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学习陌生的文化与历史,他国的人文与生活。当我们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宽容,才能更加坦荡。实际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已经成为“了解世界”的重点。 02 耶鲁校长:教育不教知识和技能 却能让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理查德·莱文是享誉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至2013年任耶鲁大学校长。 理查德·莱文在他的演讲集《大学的工作》中这样提到:“ 耶鲁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通识教育的英文是「 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是对心灵的自由滋养,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 自由地发挥个人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长大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正如《大学的理念》的作者约翰·亨利·纽曼所说:“只有教育,才能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有清醒和自觉的认识,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阐明观点时有道理,表达时有说服力,鼓动时有力量。” 教育令他看世界的本来面目,切中要害,解开思绪的乱麻,识破似是而非的诡辩,撇开无关的细节。 教育能让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03 教育不改变生活环境 却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2005年,美国小说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曾在凯尼恩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演讲的一开头,他讲了一个小故事:“两条年轻的鱼遇到一条老鱼。老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年轻的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外一条:什么是“水”?” 演讲中提到,一个成年人的生活需要早早起床,赶赴办公室,应付8-10个小时充满挑战的工作。然后去超市、做饭,放松一会就得早早上床。因为,第二天又得周而复始,再来一遍。 人很容易在这样的生活里,形成无意识的惯性:无意识地翻手机、给生活加速、陷入琐碎的柴米油盐、忽略身边的人和事、冷漠、愤怒、抱怨,而不自知。 就像那两条鱼的故事一样,生活在“水”中太长时间,已经不知道水是什么。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呢? 就像 Wallace在演讲中说到的: 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 在繁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真正的教育,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 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终极能力! 本文转自:岛屿书坊 图片源于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