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于2019年6月1日-7月31日在故宫展出。 异 继2009年“卡地亚珍宝艺术展”胜利举行十年后,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再度携手,展示双方友谊,让艺术灵感与精深工艺在古老的紫禁城中精彩碰撞。展览称号——“有界之外”经过诗意的言语和哲学的含义展示了本次展览的策展理念。这一称号来源于故宫博物院钟表修复团队在与卡地亚中止协作交流时的真实感悟,正是在双方对钟表技艺的商榷探求中,回溯时间和历史的脉络,激起出彼此对传统的领悟,也让双方的协作不时突破原本的界线。无论是钟表艺术、装饰艺术或外型艺术,本次展览的展品也呈现出逾越时间和技艺的界线,及逾越文化的重塑力和艺术的发明力。 曾经努力于效劳近代西方名流社交舞台的华美珠宝,也不乏为中国传统审美中的才子佳人减色的案例。故宫策展团队将黄蕙兰女士(民国外交家顾维钧夫人)的传记与卡地亚档案记载相互对照,将让观者看到卡地亚珠宝如何参与塑造了中国女性的现代性经典形象。 灵感中国 天堂鸟胸针 项链 1947年,卡地亚巴黎,特别订制 18K和20K扭索金,铂金 明亮式切割和长阶梯形切割钻石 1颗心形刻面紫群居网,27颗祖母绿式切割紫群居网,1颗椭圆形刻面紫群居网 凸圆形绿松石 此件项链曾售予温莎公爵。除绿松石外,其他宝石均为温莎公爵提供。 来源:温莎公爵夫人 沃利斯沃菲尔德(Wallis Warfield,1896-1986)生于巴尔的摩,首任丈夫是温菲尔德斯宾塞伯爵(Earl Winfield Spencer),之后嫁给了美国富商恩斯特辛普森(Ernest Simpson)。1934年,她遇见了威尔士王子,他们的恋情在大不列颠惹起了轩然大波。威尔士王子于1936年即位成为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而沃利斯也终了了她的第二段婚姻。同年的12月,爱德华八世为了迎娶沃利斯,不得不选择退位。1937年3月,新国王乔治六世封其退位兄长为温莎公爵。6月,两人在法国完婚,并移居巴黎,且耐久的定居于此。20世纪30 年代后期,温莎公爵夫人留恋上卡地亚。她的很多珠宝都是与贞杜桑女士协作完成的。 20.0 x 19.5厘米 Nils Herrmann, Collection Cartier @ Cartier 印度作风项链 1936年制造,卡地亚巴黎,特别订制,1963年改款 铂金,白金 蓝宝石珠,1颗凸圆形蓝宝石 马眼形切割、长阶梯形切割和圆形旧式切割钻石 13颗水滴形切割蓝宝石(总重146.9 克拉) 2颗叶形雕花蓝宝石(分别重50.80克拉和42.45克拉) 方形雕花祖母绿,槽刻式和光面祖母绿珠,凸圆形祖母绿 叶形雕花红宝石,光面及雕花红宝石珠,凸圆形红宝石 每颗祖母绿、红宝石和蓝宝石珠都镶有座镶钻石。 这款项链最初为印度作风,搭配黑色软绳,在背地固定。后经客人请求中止了重新镶嵌。 为黛丝法罗斯夫人特别订制 黛丝法罗斯夫人(1890-1962)是杜克德斯卡兹(Duc Decazes)和伊莎贝拉辛格(Isabelle Singer)(胜家缝纫机女继承人)之女,被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杂志誉为“全球最文雅的女人”。的确,这位巴黎社交名媛具有两大鹤立鸡群的质量:品味和大胆。假如没有这两大质量,她的文雅也会不为人所注目。 长 43厘米(翻开后) Nils Herrmann, Collection Cartier Cartier 卷轴式冠冕 1910年,卡地亚巴黎 铂金 1颗枕形钻石 圆形旧式切割钻石,种子式镶嵌 曾售予比利时伊丽莎白王后(1876-1965) 中央高度5.5厘米 Nils Herrmann, Collection Cartier Cartier 手镯 1930年,卡地亚巴黎 铂金 长阶梯形切割、圆形旧式切割及单式切割钻石 30颗无色群居网半圆片和60颗无色群居网珠 曾售予好莱坞影星葛洛莉娅斯旺森(Gloria Swanson) 直径7.85厘米 Marian Gérard, Collection Cartier Cartier 冠冕 1912年,卡地亚巴黎,特别订制 铂金 梨形钻石 雕花无色群居网 种子式镶嵌 圆形旧式切割和玫瑰式切割钻石 这件精巧绝伦的创作文雅精致,是为俄罗斯商人和慈悲家皮埃尔德甘茨伯格男爵(the Baron Pierre de Gunzburg)特别订制的。 中央高度3.75厘米 Marian Gérard, Collection Cartier Cartier 印度冠冕 1923年,卡地亚巴黎 (于1937年改款) 格洛斯特公爵及公爵夫人殿下珍藏(Their Royal Highnesses the Duke and Duchess of Gloucester) 铂金,钻石,珍珠,蓝宝石 这顶冠冕于1923年由福布斯夫人(Lady Forbes,1883-1972),即格兰纳德伯爵夫人(Countess of Granard)订制。在1937年3月这顶冠冕回到卡地亚伦敦后不久,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女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玛丽路易斯公主(Princess Marie Louise of Schleswig-Holstein,1872-1956)将其购入,后特别改款,以钻石交流梨形海蓝宝石和凸圆形蓝宝石。1937年乔治六世国王的加冕仪式上,玛丽路易斯公主初次佩戴了这顶为参与此次仪式特地置办的冠冕。1953年,年迈的玛丽路易斯再一次佩戴此冠冕参与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仪式,后来,她将这顶冠冕传给教子理查德王子(1944 - ),即格洛斯特公爵(Duke of Gloucester)。 中央高度8.5厘米 Royal Collection Trust / 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 明黄色纳纱彩云金龙十二章皇帝朝服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 圆领、右衽、马蹄袖,附披领。朝服明黄色纱地,纳纱绣彩云金龙,列十二章(日、月、星斗、山、龙、华虫、黼黻在衣,宗彝、藻、火、粉米在裳),间以五色云。下幅八宝平水。描金缠枝花石青缘。垂背云二。 清朝定制:“三月十五日或二十五日,皇帝御夏朝服,色用明黄”。此明黄朝服为乾隆皇帝夏朝服。用于严重庆典、祭奠活动。 身长143厘米,两袖通长190厘米,袖口宽17厘米,下摆宽156厘米 The Palace Museum 金“大清嗣天子宝” 清崇德 故宫博物院藏 银镀金交龙纽方形玺,满汉文篆书。“大清嗣天子宝”在二十五宝中排第三。乾隆十三年,乾隆帝在《交泰殿宝谱序》中曰:“按谱内青玉皇帝之宝,本清字篆文,传自太宗文皇帝时,自是以上四宝,均先代相承传为世守者,不敢随意。”前四宝为白玉盘龙纽“大清受命之宝”,碧玉盘龙纽“皇帝奉天之宝”,金交龙纽“大清嗣天子宝”及青玉交龙纽满文“皇帝之宝”。实践上这四方宝均为太宗时期之御宝,是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年)称皇帝,改国号大清以后所制。也就说“大清嗣天子宝”是前代相承印。依据现存二十五宝前四宝的质地、钮式、印文篆法的不同,可知其并非同时所制。 高7.6厘米,方7.9厘米 The Palace Museum 东珠朝珠 清咸丰 故宫博物院藏 东珠是产于东北松花江下游及其主流的淡水珍珠,其大而圆者饰于皇冠或朝珠之上,异形珠则用于镶嵌。清代东珠朝珠只需皇帝和皇太后、皇后在举行大典时才干佩戴。 朝珠有东珠108颗,小珠11颗,松石记念30颗,珊瑚佛头号7颗,红宝石背云1颗,蓝宝石、红宝石、碧玺、翠坠角各1个,米珠8组,珊瑚米珠12组,晶石珠8颗。附黑漆木匣,黄条墨书:“文宗显皇帝”。 与此同时,故宫亦从禁苑走向现代,昔日清宫造办处做钟处肩负的制造和修复职责依然传承有序,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协作展开的钟表科技修复正走在国际前沿。自2014年起,故宫肯定了六件待修复古钟表,由故宫科技部与卡地亚制表工坊共同修复机芯,随后双方在2015年正式签署了修复协作协议。2017年,这六件钟表经过分离修复取得重生。由李少红导演制造,反映双方协作进程的专题纪录片《唤醒时间的技艺》将在这一展区播放。 本次展览的展陈设计由娜塔莉克利尼埃(Nathalie Criniere)操刀,将午门展厅从视觉上呈现出一个坐北朝南的“凹”型。以金色、红色、灰色代表三个展厅。其中金色代表午门正厅,红色和灰色代表东西两侧雁翅楼。这种极简主义作风的颜色艺术元素,是传统与当代的融合与呼应。 此次展览旨在呈现东西方艺术交流中的互鉴,表示卡地亚与故宫博物院对文化的尊重与容纳,对激起艺术灵感渊源的不懈探求,对维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相同理念,以及双方突破和逾越各自的文化边疆,将闪烁文化携手献给下一代的共同愿景。 时间技艺 重力滚钟 约1910年,卡地亚 银,金,镀金金属 大理石 圆形机芯,1个调校装置,13颗宝石轴承,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双金属均衡摆轮,扁平摆轮游丝。 滚钟表壳从绿色大理石斜面缓缓下落,银质的一侧边沿雕琢有英文的星期一至星期日。当滚钟下落至斜面底端也就是星期六时,需求手动将其调至顶端。驱动滚钟运作的是它的自身重力。 19.0 x 66.5 x 11.0 厘米 Nils Herrmann, Collection Cartier Cartier 铜滚钟 19世纪,法国 故宫博物院藏 铜、珐琅、木 此钟以自身重力作为动力来源,是一个没有发条的机械钟。坡板长55cm,钟壳外夹板边沿有细微的小齿,以增加钟体与坡板的摩擦力,保障钟体匀速下滑,滚钟走完这段距离正好24小时。无论滚钟在坡板的什么位置,表盘上12时和6时的位置总坚持垂直方向。 表径13.0厘米,厚9.5厘米;轨道长55.0厘米 The Palace Museum 乌龟座钟 1928年,卡地亚巴黎 私人珍藏 金,铂金 钻石,红宝石,祖母绿,蓝宝石 缟玛瑙,螺钿,青金石,绿松石,软玉 珐琅 8日动力贮存镀金杠杆机芯 6 x 10.8 x 9厘米(表盖关闭) 14 x 10.8 x 9厘米(表盖开启) Studio Gérard Cartier 带支架座钟 1925年,卡地亚纽约 金,镀银金属,铂金 黑色珐琅 边沿斜切无色群居网 玳瑁,螺钿漆画 玫瑰式切割钻石,方形切割祖母绿 8日动力贮存圆形机芯,镀金,19颗宝石轴承,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双金属均衡摆轮,宝玑摆轮游丝。 中心绘龙嵌片出自弗拉迪米尔马科斯基(V. Makowski,1884-1966)之手,他是一位长居巴黎的俄罗斯艺术家,以用漆绘和各种石玉来设计东方情调的艺术品见长。 直径 9.87厘米 Nils Herrmann, Collection Cartier @ Cartier 洋金壳画珐琅打簧小怀表 19世纪,瑞士 故宫博物院藏 18K金、珐琅、铜 18K金珐琅表壳,表壳两面均饰以珐琅微绘画。正面为正龙图案。背面为一对情侣浪漫的田园里生活场景,姑娘看书,小伙弹琴。左上侧有凸柄,用来校正时间。翻开表壳,显露三针白珐琅表盘。此表除走时外,还具有报时、刻、分功用。 直径4厘米,厚1厘米 The Palace Museum 插屏式座钟 1926年,卡地亚 铂金,金,珊瑚,珍珠母贝,玫瑰式切割钻石,红色、黑色珐琅,雕花白玉(钟盘),缟玛瑙(底座和半圆箍环) 没有玻璃镜面的钟盘是由双面雕白玉制成,正背面均雕有中国景色图。 8日动力贮存长方形机芯,镀金,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双金属均衡摆轮,宝玑摆轮游丝。 传动轴被龙形装饰以及屏风下的雕花珊瑚球所掩盖。 手动调理指针以调校时间,上弦位置在底座后部。 一件相似的藏品存于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 32.7 x 29.5 x 12.0厘米 Nils Herrmann, Collection Cartier Cartier 瑞兽神秘钟 1926年,卡地亚纽约 金,铂金 雕琢玛瑙(神兽) 黄群居网(表盘) 软玉(波浪) 玫瑰式切割钻石,凸圆形祖母绿,珍珠,缟玛瑙,珊瑚 红色和黑色珐琅 8日动力贮存长方形机芯,镀金,15颗宝石轴承,双金属均衡摆轮,宝玑摆轮游丝。 传动轴外层覆雕花珊瑚,位于神兽下方。手动调校和上弦装置位于基座下方。 玛瑙瑞兽源自19世纪的中国。 这座神秘钟是1922年至1931年创作的13座以动物或神话生物为主题的时钟中的第六座。灵感取材于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的座钟,当时通常将机芯安置于动物的背部。依据汉斯纳达尔霍弗尔(Hans Nadelhoffer)的叙说,这些时钟和“门廊”系列时钟相似,“固然不像法贝热彩蛋那样具有皇室珍藏的光环,它们也取得了堪比神秘钟的名誉,并和神秘钟一道成为了最名贵的卡地亚标记珍藏品。”卡地亚典藏现具有13座时钟中的四座,鲤鱼时钟,此件作品,大象神秘钟,及该系列的最后一座神像自鸣神秘钟,四件珍品。 高 17厘米 Nils Herrmann, Collection Cartier @ Cartier 神像自鸣神秘钟 1931年,卡地亚巴黎 铂金,金 雕花白玉(神像,佛犬,花瓶) 无色群居网(钟盘) 缟玛瑙(支架),软玉(底座) 玫瑰式切割钻石,珍珠,凸圆形绿松石,珊瑚 深蓝色、蓝绿色、红色和黑色珐琅 8日动力贮存长方形机芯,报机遇制(小时和刻钟),镀金,11颗宝石轴承,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双金属均衡摆轮,宝玑摆轮游丝。 手动调校和上弦装置设于底座后。 玉石神像源于19世纪的中国。 这座神秘钟是1922年至1931年创作的13座以动物或神话生物为主题的时钟系列中的最后一座。 曾售予保罗路易韦勒(Paul Louis Weiller) 36.0 x 20.5 x 13.0厘米 Marian Gérard, Collection Cartier Cartier 神秘钟 约1860年,让欧仁罗贝尔-乌丹(Jean-Eugène Robert-Houdin),巴黎 瑞士国际钟表博物馆 木,铜,玻璃,群居网,黄铜,织物 圆形玻璃钟盘,罗马数字时标,时间指针。 一对希腊狮身鹰首兽托起顶部钟盘。它们下方位一根由底部水缸支撑的圆柱形群居网柱,衔接狮身鹰首兽侧部。整件作品底座包布,包布最初为深红色。 神秘之处在于表盘没有可见的齿轮系,从机芯到表盘的传动是不可见的。机芯装置在底座内,有小时和半小时的报时装置和一个圆柱擒纵机构。 它按如下方式衔接到表盘:群居网柱配有一跟传送管,每端都有一个齿轮。 传送管转动,经过两个狮鹫将机芯的的动力传送到可移动的玻璃盘上,玻璃盘上有一个链接指针的齿轮。 此玻璃盘位于表盘前方。 钟表师让欧仁罗贝尔乌丹(1805-1871)终身努力于完善他的艺术创作,他所取得的多项专利以及他在众多著名魔术中表演的机械人偶阐明了这一点。他的一些传世神秘钟作品展示了他对制表及魔术的品味。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馆藏有丰厚的让欧仁罗贝尔-乌丹作品的法国布洛瓦魔术博物馆。 入藏时间:1919年以前购入 展览:1987年,巴黎,第42号展品 高 48厘米,宽15厘米 Musée international d'horlogerie, V. Savanyu Model A 神秘钟 1918年,卡地亚巴黎 铂金,金 软玉(底座) 无色群居网 白色珐琅 4颗凸圆形蓝宝石 玫瑰式切割钻石 底座有O字母和皇冠图案花押,O代表奥尔嘉康斯坦丁诺芙娜 (Olga Constantinovna) 8日动力贮存长方形机芯,镀金,15颗宝石轴承,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双金属均衡摆轮,宝玑摆轮游丝。时间调校和上弦装置设于底座下方。 卡地亚于1912年售出首座“Model A”神秘钟,神秘钟的“神秘”之处在于铂金镶钻的指针似乎完整未与机芯相连。事实上,神秘钟的指针被安置在群居网圆盘上,圆盘外沿有隐形锯齿,在时钟两侧垂直框架内躲藏的传动装置驱动下显现时间,机芯装置在时钟底座内。 曾售予WB利兹夫人(Mrs. W.B. Leeds) 南希斯图亚特(Nancy Stewart),闺名内妮诺尼梅斯图亚特(Nonnie May Stewart ,1878?–1923),最初嫁给银行家乔治H沃辛顿,离异四年后,嫁给锡业大亨威廉巴特曼利兹(William Bateman Leeds),育有一子小WB利兹(W.B. Leeds, Jr.)。小WB利兹后来在巴黎迎娶了俄罗斯西妮亚格杰尔基耶乌娜(Xenia Georgievna)女大公。第二任丈夫去世后给南希利兹留下了一笔庞大的财富。她移居欧洲,成为战争街卡地亚精品店的常客。据希腊的迈克尔王子(她后来的继子)引见,她以至在那里有一间自己的沙龙。1910年,她以57万美圆买下一条卡地亚珍珠钻石项链,惊动一时。1920年,她第三次步入婚姻的殿堂,嫁给希腊克里斯托弗王子(希腊国王乔治一世之子),被授予“希腊王妃阿纳斯塔西娅”的称号。 高13 厘米 Maian Gérard, Collection Cartier Cartier 门廊神秘钟 1923年,卡地亚巴黎 金,铂金 无色群居网 缟玛瑙 黑色珐琅 玫瑰式切割钻石 凸圆形珊瑚 8日动力贮存正方形机芯,双发条盒,镀金,13颗宝石轴承,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双金属均衡摆轮,宝玑摆轮游丝。 传动轴位于横贯时钟上方的群居网梁中,巧妙地被凸圆形珊瑚躲藏。 时钟顶端福神像可移动,以便调理机芯。设有时间调校和上弦装置。 这座时钟是卡地亚在1923 年至1925 年间创作完成一套共六件“门廊”神秘钟中的第一座,每一座都设计悬殊。 曾售予HF麦考密克夫人(加娜瓦斯卡 Ganna Walska) 波兰裔女歌剧演唱家加娜瓦斯卡(1887 - 1984)曾嫁给被称为“世界上最富有的独身汉”的亚历山大史密斯科克伦(Alexander Smith Cochran),后来又嫁给了麦考密克农业机械财团的继承人哈罗德福勒麦考密克(Harold Fowler McCormick)。像黛丝法罗斯(Daisy Fellowes)和莫娜俾斯麦(Mona Bismarck)一样,加娜瓦斯卡也是当时时兴圈标记性人物。加娜瓦斯卡品味特殊,她的卓著珠宝藏品展示出其对卡地亚作品的偏爱。 35 x 23 x 13厘米 Marian Gérard, Collection Cartier Cartier 带支架座钟 1925年,卡地亚纽约 金,镀银金属,铂金 无色群居网 翠鸟羽毛(钟盘) 玫瑰式切割钻石 黑色和白色珐琅 8日动力贮存圆形机芯,镀金, 15颗宝石轴承,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双金属均衡摆轮,宝玑摆轮游丝。 9 x 9厘米 Nils Herrmann, Collection Cartier Cartier Rotonde de Cartier猎豹装饰腕表 2013年,卡地亚 黄金 黄金珠粒工艺猎豹装饰 明亮式切割钻石,1颗反向镶嵌钻石 皮表带 卡地亚9601 MC型手动上链机芯 4.2 x 1.11厘米(表壳) Vincent Wulveryck Cartier Ballon Bleu 鹦鹉装饰腕表 2014年,卡地亚 白金,玫瑰金 花卉细工镶嵌工艺鹦鹉装饰 明亮式切割钻石 1颗凸圆形蓝宝石 缟玛瑙(鸟喙) 1颗圆形刻面祖母绿(眼睛) 皮表带 自动上链机芯 4.20 x 1.44厘米(表壳) Vincent Wulveryck Cartier Santos-Dumont 腕表 1912年,卡地亚巴黎 黄金,玫瑰金 1颗凸圆形蓝宝石 皮表带 LeCoultre 126型圆形机芯,日内瓦涟漪装饰,镀铑,8个调校装置,18颗宝石轴承,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双金属均衡摆轮,宝玑摆轮游丝。 这件特别稀有的作品是首批Santos腕表之一。 3.42 x 2.48厘米 (表壳) Vincent Wulveryck, Collection Cartier Cartier Tortue腕表 1919年,卡地亚巴黎 铂金,金 1颗凸圆形蓝宝石 皮表带 表壳背面刻有:From the personnel American officer’s Hotel Paris, May 17th 1919(来自巴黎美国军官酒店全体员工, 1919年5月17日) LeCoultre 126型圆形机芯,日内瓦涟漪装饰,8个调校装置,18颗宝石轴承,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双金属均衡摆轮,宝玑摆轮游丝。 3.15 x 2.50厘米(表壳) Vincent Wulveryck, Collection Cartier Cartier Tank腕表 1920年,卡地亚巴黎 铂金,黄金 1颗凸圆形蓝宝石 皮表带 LeCoultre 119型圆形机芯,日内瓦涟漪装饰,镀铑,8个调校装置,19颗宝石轴承,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双金属均衡摆轮,宝玑摆轮游丝。 这枚特别稀有的腕表是卡地亚创作的首批Tank腕表之一。 2.96 x 2.30厘米 (表壳) Vincent Wulveryck, Collection Cartier Cartier Crash 腕表 1967年,卡地亚伦敦 黄金,玫瑰金 1颗凸圆形蓝宝石 皮表带 LeCoultre 840型酒桶形机芯,日内瓦涟漪装饰,镀铑,17颗宝石轴承,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单金属均衡摆轮,扁平摆轮游丝。 传说这款腕表展示了腕表遭受撞击以后的真切形态。. 4.25 x 2.50厘米(表壳) Vincent Wulveryck, Collection Cartier Cartier 铜镀金嵌玛瑙规矩音乐表*两件 18世纪末,英国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协作完成机芯修复的六件钟表文物 The Palace Museum 铜镀金狮驮规矩表镜*两件 18世纪末,英国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协作完成机芯修复的六件钟表文物 The Palace Museum 铜镀金嵌鲨鱼皮透花表 18世纪末,英国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协作完成机芯修复的六件钟表文物 The Palace Museum 镀金表 18世纪末,英国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协作完成机芯修复的六件钟表文物 The Palace Museum 清朝末代王室 爱新觉罗载抡 Prince Photograph of Prince Tsai Lun, 1914 SZ Photo / Scherl / Bridgeman Images 卡地亚Tortue腕表 1919年,卡地亚巴黎 铂金,金,1颗凸圆形蓝宝石,皮表带 与载抡1914年置办的表款相似 Vincent Wulveryck, Collection Cartier Cartier 卡地亚档案馆藏翡翠青椒照片,1926年 Archives Cartier Paris Cartier 旗袍 1932年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丝绸 金银线(蓝绿色、粉色、蓝色丝缎绣多色丝线及金线) 丝质缎地,苏绣百子图又称百子迎福图、百子嬉春图。旗袍正身以舞龙(中国民间习俗,祈求风调雨顺、五谷歉收)为中心,从上至下有风筝(一步登天)、鲤鱼(鱼跃龙门)、捉迷藏(嬉春)、文韬武略(亭子顶端绣有三字“桂花亭”,与一旁的桂花树组合意为“折桂”;前方是旌旗飘飘锣鼓喧天,意为武略)、采莲舟(连生贵子)等;后身以舞狮(祥瑞之兽,祈求吉利)为中心,有蟾宫折桂(状元高中)、万年青、白马持戟(吉)、五子夺盔(魁)、斗蝈蝈(嬉春),下幅由六、七童子组成福禄(鹿角)寿(蝶音耋)、富贵(牡丹)、送子(榴开百籽);图中童子身着袍服绣竹叶纹和短命字(意为祝寿),间饰松柏(常青)、榴开百籽(多子多福)、玉兰、海棠、牡丹(玉堂富贵)、灵芝、寿石、寿菊(灵仙祝寿)等,画面喜庆平和、生动生动、工艺精深。 曾为中国外交家顾维钧(1888-1985)的夫人黄蕙兰女士一切(1899-1992)。 长152.4厘米 1976年黄蕙兰女士捐赠 (1976.303.1)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Dist. RMN-Grand Palais / image of the MMA 贞杜桑 Jean Toussaint 贞杜桑在中国外销屏风前的留影 Baron Adolph de Meyer Cartier 化装盒 1919年,卡地亚巴黎 金,铂金 钻石 缟玛瑙 黑色珐琅 为贞杜桑赠予她的教女弗洛伦斯德苏赛斯(Florence Desouches)的礼物。 Vincent de la Faille, private collection Cartier 烟盒 1949年,卡地亚巴黎, 由一款1929年创作的化装盒改制而成 金,铂金 珊瑚 黑色珐琅 珍珠母贝细工拼花镶嵌 长阶梯形和玫瑰式切割钻石 盒盖中心饰有“JT”字母花押 内设化装镜。 曾售予皮埃尔卡地亚(Pierre Cartier),他将其赠予贞杜桑(Jeanne Toussaint) 8.2 × 6.0 × 1.7厘米 Cartier Collection Cartier 芭芭拉赫顿 Barbara Hutton 在1933年纽约的浩荡婚礼上,芭芭拉赫顿佩戴着这条晶莹纯真的翡翠项链 Cartier Archives Cartier 项链 1934年,卡地亚巴黎,特别订制 直径在15.4~19.2毫米之间的27颗翡翠珠 铂金,金 长阶梯形切割、单式切割钻石 面弧形和定制切割红宝石 来源:芭芭拉赫顿(Barbara Hutton) 长51.5厘米 Marian Gérard, Cartier Collection Cartier 戒指 1934年,卡地亚巴黎,特别订制 金 长阶梯形切割钻石 面弧形切割和定制切割红宝石 1颗重37.67克拉的凸圆形翡翠,来自芭芭拉赫顿所提供的另一枚戒指。 曾售予芭芭拉赫顿(Barbara Hutton) 芭芭拉赫顿(1912~1979年)是伍尔沃斯批发连锁店开创人之女孙,也是全球最富有的女性之一。1933年6月23日,她嫁给俄罗斯王子阿历克斯米德瓦尼(Prince Alexis Mdivani)——她的七位丈夫中的第一位。在婚礼上,她佩戴了一条特殊的珍珠项链和镶钻玳瑁冠冕,均为卡地亚创作。芭芭拉赫顿钟爱华美堂皇的珠宝,是卡地亚最为忠实的顾客之一。 2.90 × 2.07厘米 Nils Herrmann, Collection Cartier Cartier 温莎公爵夫人 Duchess of Windsor 手链 1954年,卡地亚巴黎 黄金,玫瑰金,铂金 明亮式切割钻石 1颗重45.98克拉的六边形刻面紫群居网,紫群居网珠 凸圆形绿松石及绿松石珠 星形饰物最初为1951年制造的一枚胸针,在1954年被改款为这件手镯的搭扣。 曾售予温莎公爵(the Duke of Windsor) 沃利斯沃菲尔德(Wallis Warfield, 1896-1986)生于巴尔的摩,首任丈夫是温菲尔德斯宾塞伯爵(Earl Winfield Spencer),之后再嫁于美国富商恩斯特辛普森(Ernest Simpson)。接着在1934年,她遇见了威尔士王子。他们的恋情在大不列颠惹起了轩然大波。威尔士王子于1936年即位为国王爱德华八世,而沃利斯也终了了她的第二段婚姻。同年的12月,爱德华八世为了迎娶沃利斯,不得不选择退位。1937年3月,新的国王乔治六世封其兄长为温莎公爵。6月,两人在法国完婚,移居巴黎并定居于此直至终老。自20世纪30年代后期开端,公爵夫人成为卡地亚忠实拥趸。她的很多珠宝都是与贞杜桑(Jeanne Toussaint)女士协作完成的。 长21厘米 Marian Gérard, Collection Cartier Cartier 戒指 1950年,卡地亚巴黎 金 单式切割钻石 凸圆形绿松石 1颗椭圆形刻面、面弧形切割紫群居网 曾售予温莎公爵(the Duke of Windsor) 3.30 × 2.35 × 1.51厘米 Marian Gérard, Collection Cartier Cartier 火烈鸟胸针 1940年,卡地亚巴黎,特别订制 铂金,金 明亮式切割钻石 凸圆形蓝宝石 1颗黄群居网 定制切割祖母绿、蓝宝石、红宝石 其中定制切割祖母绿、蓝宝石、红宝石,以及一些钻石取自温莎公爵夫人自己的珠宝。 为温莎公爵特别订制 9.65 × 6.59 厘米 Nils Herrmann, Collection Cartier Cartier 卡地亚对中国手工技艺兴味浓厚,以翠鸟羽毛制造点翠钟盘的座钟即是例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卡地亚运用这种中国意蕴浓厚的材质,以马赛克宝石镶嵌的方式中止创作。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传统技艺,通常来自珠宝匠艺: 伊特鲁里亚黄金珠粒工艺和金银丝细工工艺,花卉细工镶嵌和细木镶嵌,单色微绘珐琅和内填珐琅……2014年以来,这项富含义务感的践行在瑞士拉夏德芳卡地亚制表工艺坊稳步展开,努力于永世传承珍稀技艺。 中国作风钟表仅仅是卡地亚异域文化钟表的一部分,卡地亚钟表的创作探求亦遭到了日本、波斯、埃及或俄国的影响。具有国际视野的卡地亚家族一直擅长从世界各国文化及文雅生活细节中吸取灵感,缔造引导时兴潮流的传世之作。盘绕传统技艺另辟蹊径,或自创珠宝工艺中止创作,超越边疆,突破自我。从卡地亚的世界审视这些充溢共同作风的钟表作品,我们也看到了走向世界的卡地亚所书写的作风史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