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党和国度事业的主干力气、人民的公仆,党员指导干部理应常修政德、心底无私,用正确的世界观立德修身,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创业,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公私分明,铁面无私,公而忘私。 但是,理想中一些党员指导干部却公私不分,以至私欲熏心,走上歧途。有的一门心机想着架天线、找路径、走捷径、套近乎,不讲政治准绳、漠视党纪国法,心中存私欲而无其他。有的人一心贪婪,为物欲所腐蚀,心为物役,痴迷名表名酒、玉石古玩等,搞权益寻租那一套。还有的人家风不正,后院起火,丑闻不时。党员指导干部出问题,常常是“私”字在作祟。一个人假如把功名利禄看得太重、举得太高,就容易掉入各种各样的圈套,直至丧失明智、不择伎俩,蹂躏党纪国法,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党员干部如能做到恬淡名利,面对诱惑方寸不乱,就是无私,能把义务扛在肩上,勇于较真碰硬,勇于直面艰难,也是无私,能把人民放在心上,舍小家为大家,处置民生难题,让大众有更多取得感,更是无私。 公私问题是一面镜子,能照见一个党员指导干部的政德高低,折射其党性涵养水平上下。一批批优秀共产党员我们耳熟能详,他们能真正做到严守公私界线,不秉公情、不谋私利,他们不只树起了共产党人的旗帜和标杆,也在人民大众心中矗立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党员干部要增强政德涵养,人格涵养,在面对利益诱惑时能心存定力,在身处纷繁复杂之境才不会迷失自我。只需一心为公,才干对得起党的信任、人民的嘱托,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