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对境内外有关人民币的衍消费品中止了总结,深化剖析了境内和境外人民币衍消费品的互动关系,为进一步剖析境外人民币衍消费品价钱变更对国内外汇市场的影响提供了有效措施,为人民币产品创新的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学术上的倡议。 作者简介 张光平,1987年由国度教委公派赴美留学。1989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取得经济金融博士学位后,先后在美国规范普尔公司、瑞士分离银行纽约分行、美国化学银行等公司从事金融业务。1996年赴美国大通银行东京分行任副总裁,1998年开端在哈佛大学法学院进修银行和证券法律。2003年作为首席金融工程专家参与上海期货买卖所兼任展开研讨中心高级总监。2005年11月参与中国银监会创新监管协作部任副局级主管,2007年到2016年任上海银监局副局长;2016年12月至今任上海银监局巡视员。发表过数本英文和中文金融专业著作,其中《巴林倒闭与金融衍消费品》原文英文版于1995年出版,国内汉语版199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1998年再版;专著《奇特期权》原著英文版于1997年在海外出版并于1998年再版,十多年来被境外诸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大专院校应用,其汉语翻译版由马晓娟等译并于2014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近期专著《人民币衍消费品》(英文版)2004年在海外出版,中文《人民币衍消费品》于2006年5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中文《人民币衍消费品》(第二版)于2008年8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中文《人民币衍消费品》(第三版)于2012年2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中文《人民币产品创新》首版和第二版分别于2010年3月和2011年7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英文“Chinese Yuan Internationalization & Financial Products in China”于2011年初在海外出版。《人民币国际化和产品创新》第五到第七版分别于2015年到2017年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此书第二版荣获 2011年『年度金融书籍』(第一财经与信诚基金协作评选)“货币三极”奖。 此书第三版荣获由广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中国金融杂志社分离主办的首届金融图书 “金羊奖”。 引荐语 本书系统地对境内外有关人民币的衍消费品中止了总结,深化剖析了境内和境外人民币衍消费品的互动关系,为进一步剖析境外人民币衍消费品价钱变更对国内外汇市场的影响提供了有效措施,为人民币产品创新的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学术上的倡议。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易纲 随着人民币衍产品市场的快速展开,新状况、新问题不时呈现。在本书中,光平同志对原有产品和市场做了细化剖析,不只引见了境内外新的人民币衍消费品,梳理了境内外人民币市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对货币国际化度量、人民币国际化的定量研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多边市场关联等诸多问题中止了讨论,为更好地探求、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衍生品市场的创新和展开,加快树立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国金融市场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 中国证券监视管理委员会主席 刘士余 光平同志十多年前刚刚进入银监会不久就出版了《人民币衍消费品》首版。十多年来他持续跟踪和研讨境内外人民币衍消费品市场,并应用这些市场的信息跟踪研讨跨境资金活动和人民币国际化等严重题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版内容为首版的三倍多。该书的最大特性是对金融产品、市场微风险管理等金融业务的引见和剖析。正值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更为深化、愈加开放之际,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处于新的历史阶段,该书在这些方面的创新微风险管理等内容都有着直接的参考和辅佐。 —— 财政部副部长 廖岷 光平者谁,同事朋友;官员学者,各显风流;负笈海外,十六春秋;放眼五洋,立足九州;文字数据,细探精求;努力人币,累获歉收;复兴浦江,助力加油;效劳国度,深虑远谋;谨寄数语,言简意厚;祝福事业,更上层楼。 —— 中投公司总经理 屠光绍 在本书中,张光平同志不只对境内外人民币主要新产品和市场现状中止了了如指掌的综述和评论,而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止了愈加深化的剖析和判别。 —— 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 吴晓灵 沃伦·巴菲特把衍消费品称为“金融范畴的大范围杀伤性武器”,2008年的金融危机考证了这句话,并让我们深化认识到滥用衍消费品会带来多大的危害。但同时,衍消费品又是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所必须的工具。作者在丰厚的国际工作阅历的基础上,潜心研讨人民币相关衍消费品多年,并及时总结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金融产品运用的阅历和经验,分离中国经济金融的展开,重新修订出版了本书,对国内学界和业界正确认识和运用金融衍消费品有很好的启迪和适用价值。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 朱民 我们的金融世界,是由货币、金融、金融衍生品一层层结构起来的体系。认真剖析从货币,到金融,再到金融衍消费品的产生、展开的逻辑进程,我们就不难看出:在此次危机中被人们普遍诟病的金融衍消费品,不只其来有自,而且是早已潜在于货币之中的商品消费内在矛盾的展开——它们本为管理风险而产生,却又进一步引发了新的风险;而管理金融衍消费品风险的方向,则是进一步推进金融创新。这是一部好书,且读者甚众。光平博士这部书的推出, 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我愿意向读者诸君引荐它。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李扬 境内外人民币市场的深度、广度和生动度是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主要表示和反映。光平先生多年来立足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变革和展开,坚持跟踪、讨论和推进境内外人民币市场的展开,年年有新获新得,本书新版对人民币国际化和境内外人民币市场展开的剖析、判别和预测不只对国内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而且对其他金融范畴致使整个经济体系都有很好的自创和适用性。 ——中国保险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马明哲 人民币产品创新是我国金融机构中止金融创新的重点,也是努力提升我国金融业的中心竞争力和树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内容。《人民币衍消费品》首版发行以来,已被绝大多数国内主要银行和众多外资银行运用,对推进我国金融创新发挥了作用。光平同志在《人民币衍消费品》前两版的基础上,对现有境内外人民币产品和市场状况中止了更新和进一步研讨,同时还增加了人民币国际化等重要内容。置信本书的出版,会对我国金融创新发挥更好的推进作用。 —— 中国证券监视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阎庆民 前言 一、新时期召唤国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才干现代化树立 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征社会主义思想是巨大理论基础上的巨大理论发明,为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今后三十多年致使更长时间内中华民族巨大复兴指明了方向。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提出的新请求,十九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有明白指出“全党必须统一思想、坚决自信心、抓住机遇,在全面深化变革进程中,下决计处置党和国度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病,加快推进国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才干现代化,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顺应新时期中国特征社会主义展开请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正确变革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增强党的全面指导为统领,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征社会主义制度,不时推进国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才干现代化。”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宗旨演讲又为新时期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变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庞大的成就,能够说中国特征的国度管理方式功不可没。 但世界银行近二十年来发布的包含全球200多个国度和地域管理的评价结果显现,2012年到2015年(2016年数据仍未发布),我国政府效能评价结果从50.5%进步到了58.5%,糜烂控制评价结果从40.4%进步到了44.7%,司法有效性评价结果从40.4%进步到了43.3%,而同期我国政府监管效率评价结果却不只没有进步,反而从45.3%降落到了44.6%。因而,在增强与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在国度管理相关范畴沟通和协作的同时,增强我国国度管理相关研讨,树立国度管理模型和监测体系尤显得重要。这不只是全面深化变革的需求,也是更好反映国度管理停顿现状、愈加客观科学地控制国内相关范畴变革停顿需求,愈加及时地谐和各个范畴变革停顿,全面深化变革才可能依照既定的道路图和时间表扎实有效地推进。同时,经过树立国度管理模型和监测体系来持续提升我国国度管理现代化水平也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及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的必要条件,是打造国度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才干现代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 研讨结果显现,货币国际化水平与货币母体国度管理水平有着高度的正向相关性,国度管理水平不只对货币国际化有很高的支撑作用,而且货币的国际化水平反过来又显著进步货币母体的国际影响力。依照世界银行对国度管理的定义,国度管理是由包含司法有效性、政府效能、政府监管水平和糜烂控制水对等在内的国度或地域软实力等一系列指标体系来反映的。我们对世界银行提供的国度管理的相关监测数据中止了分类计算和统计剖析,发现三个重要结论:一是国度管理水平代表一个国度的国际形象。国度管理水平越高,其货币的国际接受度就会越高,货币的国际化水平也会越高;二是国度管理水平的进步会有效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才干,进而推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展开;三是国度管理水平的进步会有效改善营商环境,更好地推进开放政策的落实。这三个方面的剖析结果有力地阐明推进我国国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才干现代化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极端的重要性。本版特地增加了第28章国度管理和货币国际化的密切关系,给出了1996年以来全球一百多个国度和地域管理的评价结果与货币国际化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 三、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倡议须谐和推进 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发表的“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新时期全球化的新征程,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真正完成“中国人民的幻想同各国人民的幻想息息相通”。“一带一路”的中心是经济协作和互联互通,需求有共同的国际货币来支撑一切的国际贸易、投资、科技、资助、文化等活动。当前我国高度依赖美圆,外汇市场美圆买卖占比接近97%,高于简直一切其他前二十大经济体,而且2016年上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美圆在全球前5大外汇中心占比全部降落的状况下,我国国内外汇市场买卖占比不降反增。在我国目前的汇率体制下,人民币依托美圆发行货币的机制,事实上曾经损伤了人民币作为主权货币的独立性。同样依托他人的国际货币中止信誉扩张就不得不受制于人,特别是在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与我国经贸的国际位置仍有显著差距的环境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对外投资实践上是给美圆继续发明越多的国际需求,继续在稳定和推进美圆的国际垄断位置。同样,在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才干有待进步的状况下,越多的国际投资可能会带来越多的境外损失。 没有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坚实支撑,我国国际活动难以长期、正常、持续地展开。所以,人民币国际化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条件,只需“一带一路”沿线国度和地域的企业、组织和个人真正置信人民币,愿意人民币来储蓄、贷款、结算、支付、投资或买卖等,互通才有机遇,互利才干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干得以不时打造而成为理想。 四、近两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可喜成果 2015年以来,受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和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包含人民币在内的全球主要货币兑美圆呈现了不同水平的贬值,招致人民币贸易结算、跨境支付、境外债券发行、境外人民币存贷款金额等皆呈现了不同水平的回落,进而使得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呈现了总体降落或徘徊不前的局面。2017年4月以来,香港财资市场公会开端发布每半年的香港外汇市场半年度日均成交数据(含人民币),分离伦敦、东京、新加坡、纽约、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发布的半年度外汇市场数据,据此我们能够对2016年4月以来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中止更为精确的预算。计算结果显现,2018年境内外人民币外汇日均成交金额初次超越了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日均成交金额,成为全球第六大买卖货币或第六大国际货币,比2016年的排名第八位进步了两位,与同期人民币在全球跨境支付占比的排名第6位坚持分歧,同时超越了2018年3月末人民币在全球外汇贮藏第7位和同期人民币国际债券第8位的排名,而且2018年人民币全球外汇日均成交金额占比与2016年全球国际化排名第5位的澳大利亚元的差距也显著减少,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以国内外汇日均成交买卖金额计算,2016年我国外汇日均成交金额全球排名第13位进步到了2018年的第10位。在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圆贬值招致人民币跨境支付占比、境外人民币储蓄和境外人民币债券存额等国际化指标持续降落或徘徊不前的状况下,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市场生动度明显进步显现国际外汇市场对人民币的接纳水平在明显进步,成果来之不易,这同时也显现近年来境外人民币国际化环境在明显改善。 由于本版初次基于最近两年全球前5大外汇中心和加拿大及澳大利亚外汇市场半年的日均数据,本版对最近两年主要货币国际化的水平的预算和今后的预判结果应该比之前基于国际清算银行每三年的数据相应的结果更为精确。 五、釜底加薪助力人民币的金融主权树立 人民币货币主权旁落招致定价权缺失,是我国经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本源之一。一个货币母体的经贸范围是货币国际化的基础,而货币母体的经贸范围增长率,特别是货币母体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货币能否坚硬的重要基础。1998年到2007年的十年,以美圆计价的我国名义产值增量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度9.9%,不到同期美国贡献度22.3%的一半,当时人民币兑美圆从贬值到升值的变更能够用境外传导到境内来解释。但是2008年到2017年的十年,以美圆计价的我国名义产值增量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度38.7%,比同期美国贡献度(22.5%)高出16.2%,而同期人民币兑美圆从升值到贬值两次循环则无法再用从境外传导到境内来解释,显然人民币的定价权旁落,受美圆挟持是主因。这也是目前国内经济金融堕入困局的主因之一。 能够说,人民币没有取得一个主权货币应有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充其量只能是美圆的依附品或衍生品,这是人民币难以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的症结所在。显然没有国际投资者愿意投资持有不可预期的资产或货币,特别是在贬值预期下人民币国际化更难以推进。因而,只需逐步降低人民币发行对外币的过度依赖(第23章增加了美联储、日本央行和人民银行资产结构的比较和人民币货币发行对外币的依赖相关内容)并不时推进国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才干现代化、不时推进国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才干现代化、全面深化变革真正确认人民币的金融主权和国际信誉,夺回定价权,才会少受跨境资金活动的冲击,进而逐步影响致使控制国际资金流向,这样人民币国际化才会走上持续提升的轨道。在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的预期下,美圆不时走强;加上中美贸易战不时加剧的恶劣环境下,关键是要做好自己的功课。我们要充沛应用中国是大国,经济门类齐全,市场回旋余地很大的优势,从中短期来看,应采取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措施来提升经济增长(投资拉动会继续进步杠杆和系统性风险,继续增加人民币的贬值压力;继续发行货币会稀释人民币,同样增加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利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如进步人均收入占人均产值的比重,以有效进步消费在国内消费总值中的比例,并经过消费的提升推进进口的增长,最终真正进步我国市场的价值和吸收力,这会对人民币的国际信誉产生釜底加薪。从长期来看,要鼎力进步我国经济的自身造血机能,特别是要着力于创新与科技进步基础上的效率与劳动消费率的进步,这才是我国经济健康展开的基本。近两年来境外外汇市场对人民币接纳度的明显进步,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得以持续提升的重要的外在推进力。 六、设立“亚欧银行”巧用市场力气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亚洲基础设备银行(简称“亚投行”)经过六次扩容,截止2018年6月末总成员已增加到了87个,其成员总GDP和人口占世界的比重分别超越六成和四分之三,在全球具有代表性,在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等方面无疑会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从股本币种和股权结构来看,亚投行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方面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亚投行股本金和结算货币仍是美圆,人民币和其他主要成员国的货币难以直接发挥作用;其次,亚投行中西欧主要兴隆国度成员的总股本金占比较低,难以充沛发挥西欧主要兴隆国度在金融国际化方面的潜力和积极性;再次,亚投行是相似于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多边国际组织,是非盈利的多边国际金融组织。 鉴于这些局限性,设立由中国和西欧主要国度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度商业机构共同发起,由主要发起成员的本国货币(人民币、欧元、英镑等)为股本金的,以市场化和国际化为目的的国际商业银行(“亚欧银行”),将对亚投行这个多边国际组织构成有效的市场化弥补,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上发挥互补作用。并且近期德国、法国均在鼎力呼吁树立全新的货币支付体系,这为设立“亚欧银行”提供了十分好的契机。本版第29章将讨论相关问题。 七、构建我国国度管理评价监测中心提升国际话语权 由于国度管理触及政府效能、糜烂控制、司法有效性、监管效率、话语权等各个范畴,因而倡议设立我国国度管理评价中心,由中央深化变革指导小组直接指导,在国度监察委设立办公室,吸收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度统计局、中国社科院等部门参与。国度管理评价体系的设计目的应是既能充沛自创世界银行等国际相关国度管理评价模型和阅历,又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国度管理实践,真正做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并且与国际评价结果完成充沛对接,从而抵达很好的国际认可度。倡议由财政部、国资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税务总局等部门提供监测数据并共同参与评价。该中心及时对全面深化变革的各项指标中止监测和跟踪,并按季向中央深改组讲演各项指标的落实执行停顿,特别提示指标呈现异动的范畴和地域,以便中央深改组及时采取措施扎实谐和地推进全面深化变革。 八、人民币国际化是民族复兴进程的最佳里程碑 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时进步也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富强民主文化调和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记。以2013年4月到2018年4月境内外人民币外汇市场和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市场买卖数据预算,2019年人民币将超越澳元成为全球第5大国际货币;到2024年人民币将同年超越日元和英镑,分别成为全球第3大国际货币;到2034年人民币将超越欧元成为全球第2大国际货币;而到2041年人民币将超越美圆成为届时与我国经贸国际位置相当的全球最主要的国际货币,而且到2045年人民币全球日均成交金额占比87.64%将略超2016年美圆相应的占比87.58%。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时提升将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第32章给出了相关细致预算结果。 假如以2013年4月到2018年4月各主要国度外汇市场外汇成交金额年均复合增长率预算,我国外汇买卖日均成交金额从2016年全球第13位进步到了2018年的第10位;2019年将分别超越瑞士、澳大利亚和德国进步到第7位;2021年和2027年将分别超越法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第6位和第5位买卖中心;2034年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4大外汇买卖中心;而到2038年将分别超越英国和新加坡成为全球第3大和第2大外汇外汇买卖中心;到2039年国内将超越香港特区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买卖国。当然英国脱欧后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受影响的水平可能仍未在近年数据中有较好的反响,仅凭近几年的数据预算出的今后二十多年进程的精确性有待今后新的市场数据支撑而进步。第31章给出了相关细致结果。 人民币国际化的持续进步将与我国国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才干现代化同步迈进且相互促进,我国国度管理的全球影响力也将显著进步到与届时人民币国际化位置相称,中国聪慧在全球管理中的声音也将愈加洪亮,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也将取得显著的效果。 九、其他修正和更新 本版除增加了第28章国度管理和货币国际化的密切关系外,分别增加了第7章黄金期货和期权(更新了拙作《人民币衍消费品》《第四版》2016第30章)及第11章原油期货两章,使得本版对货币国际化相关内容更为齐全,特别是对黄金和原油两大具有货币颜色的大宗商品对货币国际化的作用有一定的引见和剖析。 另外,本版第24章增加了RQFII累计批准额度在不同国度和地域的散布相关剖析。结果显现,2017年末到2018年第三季度末美国基金经过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和伦敦等主要境外人民币中心获准总RQFII金额从525.4亿元进步到了981.9亿元人民币,加上美国基金从美国直接货批的额度,2018年一季度末到2018年第三季度末,美国基金获批的总RQFII金额从1058.4亿元进步到了1280.1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批准总金额的比例从17.2%进步到了20%,仅次于我国大陆机构在香港等境外人民币中心获批的总RQFII额度占比44.1%到42.3%;而且2018年第二季度末到第三季度末,美国基金获批的总RQFII累计金额超越了香港、英国、法国和新加坡四大境外人民币中心的合计累计金额。这些数据明显显现,美国基金曾经成为我国大陆外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的第二大主力军,对我们了解美中贸易摩擦影响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添加了新的重要视角。 除了这些新增内容外,本版对一年多来境内外人民币国际化触及的相关范畴数据和停顿中止了全面的更新和弥补,使得读者对几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各个方面的停顿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由于人民币国际化触及的范畴普遍,对有些范畴的引见剖析可能不够全面,期盼各界读者给与批判指正。感激众多指导和业界同仁多年来的支持、辅佐和鼓舞,也继续期盼各界同仁继续指导和指正。 张光平 2018年10月29日于上海 推进国际化的同路人及协同性 后记和致谢: 本版更新稿曾经终了,言犹未尽,相关内容也不宜参与本版章节中,遂起笔做个后记,记载下可能有点意义的文字,供同仁们批判指正。 美国对中国致使全球的贸易摩擦增大了全球贸易、股市和汇市等市场的不肯定性。半年多来,国内外各界人士对贸易摩擦对世界经贸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发表了诸多评论和剖析,见仁见智,未有分歧的认识。笔者以为,我们应关注一个最主要的渠道释放出的信号:全球外汇市场每日数万亿美圆的成交金额释放出的市场信息。国际外汇市场每日走势是全球一切市场参与者用数万亿美圆“投票”的结果,反映出境内外市场参与者对外汇触及的不同国度或地域经贸走势和相关变革趋向的判别,因而,外汇市场的走势状况是全球投资者对整个事态影响的最好反映。 半年来,人民币对美圆显著贬值的同时,人民币对美圆不同时间期限的远期汇率也呈现了不同水平的贬值预期,但是这些远期贬值预期却与十多年来人民币贬值走势呈现了与众不同的差别:不只总体贬值预期有限,而且期限越长贬值预期越低。这些重要的市场信号对我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等都有着极端重要的参考作用。 一、贸易摩擦以来外汇市场的特别现象 美中之间及美国对全球的贸易摩擦曾经半年多了。半年多来(2018年4月2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圆累计贬值了9.2%,显著超越了2015年和2016年人民币对美圆全年贬值幅度5.8%和6.4%;与此同时,人民币对美圆1个月到5年期的远期汇率日均贬值幅度为0.27%~4.96%,分别仅相当于2014年10月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到2018年4月2日人民币对美圆1个月到5年期的远期汇率(日均0.35%到10.25%)的76.5%到48.4%,前者与后者平均比例仅为49.4%。以贸易摩擦真正开端的2018年7月6日计算,前者与后者平均比例仅为43.7%;而2018年9月17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约2000亿美圆商品加税以来,前者与后者的平均比例略增到了51.1%。这些结果与2008年3月中旬和2008年12月上旬境外人民币升值和贬值预期分别抵达十多年来历史峰值的情形构成了明显的反差(2008年3月13日境外1年期人民币对美圆日均远期升值预期高达13.1%,金融危机期间2008年12月4日境外1年期人民币对美圆日均远期贬值预期高达7.2%,而2018年4月3日、7月6日和9月17日以来1年期人民币对美圆远期贬值幅度分别仅为1.44%、1.45%和1.57%),也与2016年初1年期人民币对美圆贬值预期接近6%的高位有庞大落差。同期境外人民币外汇期权市场也呈现了相似于外汇远期的状况。这些结果和反差明显表明,近半年境内外机构没有参与投机或炒作人民币贬值以从中牟利。 二、人民币远期贬值减少的缘由讨论 境内外投资者和投机者为何没有应用这次难得的贸易摩擦机遇炒作人民币贬值而获利?找到市场参与者未参与投机人民币贬值而获利的真正缘由,实践上也就找到了因“市”利导的措施或措施。经过与诸多市场参与者和买卖员的普遍沟通,笔者取得了几个可能的解释。首先,国内近年来外汇管理严厉使得投机人民币贬值变得艰难。境外人民币无本金远期等市场早在二十年前就存在,而且在境外人民币升值和贬值压力较大时相当生动。但投机人民币通常需求境内外市场互动,境内严监管使得境内市场难以配合境外操作。因而,近半年来境内外投机人民币贬值的状况少有发作。其次,由于2017年很多境内外机构和个人投机炒作人民币贬值亏损较大,至今仍心有余悸,不愿贸然重操旧业而再遭亏损。再次,2018年7月10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10%关税后,至今我国仍未“作出必要的反制”。由于中美两国相互进口范围差别大,直接对自美进口同样范围采取反制措施有难度,令业界猜测国内可能对美资在华企业采取一定的反制措施。由于担忧引火烧身,美资企业等境外机构近半年来未积极参与投机或炒作人民币贬值。最后,包含在华美资企业看到了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持续较高增长的潜力,特别是我国全面深化变革和进一步对外开放驱动下的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对其今后展开的不可或缺。资本的天性是逐利,在权衡应用难得机遇投机炒作获利和留在我国继续获利两种结果后,美资等外资选择了后者。这些较好地解释了近半年来境外人民币市场投机少见的现象。 三、国际资本是全球化的坚决推进者 国际资本是全球化的最大获益者,自然是全球化继续推进的中坚力气。1980年,人口仅占全球略高于1/5的兴隆国度人均产值为9036美圆,为同期人口占接近全球4/5的宽广展开中国度人均产值的10.3倍;兴隆国度总产值为展开中国度总产值的3.15倍。到1992年,兴隆国度人均产值增长到18126美圆,为同期展开中国度人均产值的18.0倍;兴隆国度总产值与展开中国度总产值比例进一步进步到了5.12倍。兴隆国度和展开中国度庞大的产能和财富差别表明国际资本主要源于兴隆国度。但是,1992年以来,兴隆国度经济增速显著减缓,国际资金不得不从兴隆国度流向资金缺乏和劳动力等成本低的展开中国度以获取更高的回报,这有效推进了全球化的进程。 预算国际资金对全球化的精确贡献比较艰难,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前几年国际资金活动的范围使我们对国际资金对全球化的推进作用有分明的认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金融协会相关数据显现,2003~2007年,全球流向新兴市场和展开中国度的总私人资金从2334亿美圆持续进步到了12522亿美圆,分别占同期全球新兴市场和展开中国度外汇贮藏增幅的79.6%和98.6%;2003~2007年流入新兴市场和展开中国度的总累计金额2.92万亿美圆,占2007年底新兴市场和展开中国总外汇贮藏的68.3%,同时占同期全球外汇贮藏的43.5%。大量资金的流入对宽广展开中国度的经贸展开发挥了庞大的推进作用。1992~2007年全球展开中国度总名义国内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9.7%,超越同期兴隆国度年均复合增长率4.6%一倍以上。固然2003~2007年仅仅5年的时间,但是该5年却是中国正式参与世贸组织后最主要的5年,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插曲”(安布罗斯—埃文斯—普理查德)的5年,也是“范围庞大的从劳动力到资本的收入转移”的5年。国际资金是国际化的推进者和最大收益者,也是全球化的持续推进者。 当然,由于我国持续的对外开放政策和2001年进入世贸组织,国际资金经过正常的直接投资渠道和经常项目渠道的“热钱”大幅度流入我国。2001~2007年我国外汇贮藏增幅平均占整个新兴市场和展开中国度增幅比重高达42.4%,2008~2013年年均进一步进步到了63.1%。数万亿美圆的国际资金(在第18章已有论述)流入了我国一线高端房地产等产业及资本市场等金融范畴,这些资金近二十年来在国内的获益和或有获益是以倍数计算的。国际资金半年来在贸易摩擦进程中未投机人民币贬值,其中一个重要缘由应该就是担忧多年来在华投资及庞大获益受损或受罚。 四、国际化的同路人 我国也是国际化的受益者,变革开放四十年来举世注目的庞大成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外来加工等出口导向型经济对我疆土壤、水和空气等环保方面的损伤及对人民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今后多年可能都不易恢复。但是,即便思索到受国际化影响的负面要素,我国无疑还是国际化的净受益者。进一步对外开放仍离不开全球市场,因而,我国仍将是全球化的主要推进者。这样,当前和今后多年国际资金和我国将无疑成为继续推进全球化的同路人。 国际资金和我国是推进全球化的同路人,但两者推进全球化的方式措施有明显的不同。前者仰仗国际化水平很高的货币资金请求吸收投资者给予优惠、改善投资环境及经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织等国际机构请求相关国度或地域修正相关外资法律和监管政策等以抵达投资收益最大化的目的,然后者则以进一步开放引进来和加大“走进来”的方式推进全球化。同路人的措施相似才可能步伐相近,协同效应才会更高。在当前和今后多年,要抵达与国际资金推进国际化相近的措施,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必须进步到更高的水平,才干使得人民币资金接近以变成国际资金,两类同路人才会构成更大的推进国际化的协同力气,以抵御逆国际化的浪潮,“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也才会有必要的本币支撑。 假如贸易摩擦进程中国际资金投机人民币贬值,实践上就是直接滋长了逆国际化的浪潮,与国际资金持续推进国际化的大目的不分歧。因而,推进国际化的同路人与上文的几个解释一同更为称心肠解释了半年来境外未投机人民币贬值的疑问。 五、挽救金融危机的功过、同路人的协同性及相关深思 第19章援用的2017年“日本优先时期”“把美国等兴隆国度从危机当中挽救出来的也正是中国”的判别在美国致使全球都有相当的认可度。这是中国对美国等兴隆国度致使对全世界铁面无私的贡献,是值得全中国人民自豪的壮举,应该在全球普遍宣传。如此壮举也很可能为十年后今天的美中贸易摩擦埋下了种子。半年来美中致使美国对全球的贸易战使得我们不得错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诸多国际金融问题中止深思。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实践上是国际资金国际化大获歉收之季在美后院追求高额利润惹下的祸,是其始料未及的。由于金融危机前数年我国外汇贮藏持续显著增加的重要贡献者是在华美资等其他外资企业(这些企业是国际资金的代表者,表18-5显现2004~2007年境内外资企业净出口占我国总净出口比重从43.9%进步到了51.9%,到2011年进一步进步到了84.1%),因而,把美国等兴隆国度从危机当中挽救出来的除中国外应该还有在华美资等其他外资企业的功劳。 其次,图11.2给出的一年期人民币兑美圆远期汇率升贴水幅度图中,2008年3月到2008年12月接近九个月内的曲线(从2008年3月中旬人民币兑美圆升值预期达历史峰值13.05%到2008年12月上旬贬值预期峰值7.18%)近乎几何学中的“神奇直线”,该直线如此神奇致使在2008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前后未有任何“犹疑”或偏移,而且在宣布破产后几个工作日人民币在该直线上从升值预期到了贬值预期。追溯金融危机前后中国持有美国债券数据,也正是从2008年3月开端到2009年2月中国持续每月增持美债(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当月中国持有的美债初次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美债持有国),而2009年2月正是美国宣布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接盘收购美债的前一个月。直线已够神奇,而中国持续增持美债的起点和终点与此直线的起点和美国量化宽纵政策推出时间的巧合就是神上加神了。很显然,2008年3月到2009年3月全球市场中有着一双“看不见”的神手,这双手仍在全球发力,影响贸易摩擦的走势。谁有如此神力?唯独国际资金。 再次,从表19-5显现的中国进入黄金买卖所买卖基金(ETF)的时间与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瑞士等兴隆国度进入的时间平均相差八年多来判别,即便2008年中国有计划把美国等兴隆国度从危机当中挽救出来,时间也难得如此巧妙及时(从2008年3月到2009年2月的12个月内我国持续增持美债,累计增持了2810亿美圆的美国政府债券,比2008年2月增长了57.7%,到2009年3月美联储宣布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当月,我国才开端改动了之前连续12个月增持美债,将置办美债的义务准时顺利地交给了美联储;2008年第二季度到2009年一季度的一年内中国大陆外全球兜售美国政府债券外的其他美圆资产总额高达5514亿美圆,我国为美圆保驾护航的功用昭然于世),美国等兴隆国度在华企业的贡献显然也不可或缺。所以,把美国等兴隆国度从危机当中挽救出来的不只是中国,在华美资等其他外资不只功不可没,而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结果也表明,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国际资金就曾经和中国成为挽救金融危机的“同路人”了。 十年前全球金融危机前后国际资金“看不见”的神手推进两个大国无缝对接挽救危机的细节应该为当前贸易摩擦的走势及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和线索。 六、同路人的同路人 国际资金曾经经过投资控制了全球教育、科研、科技、贸易、金融和传媒等诸多范畴,简直曾经抵达了无孔不入的水平。因而,多年来影响世界思潮的全球主流媒体应该至少也是国际资金的同路人。美国总统上任以来与美国传媒的口水战,特别是近来“白宫内鬼”相关事态的演化就是国际资金与美国主流媒体同路人的最好证明(金融危机爆发不久美国动用国度财力救助大型金融机构和之后实施的长达五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在美国致使全球产生了可观的负面效应,明显滋长了美逆全球化力气的迅猛增长,也是国际资金始料未及的)。固然几十年来我国展开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认可水平也在进步,但经常还会呈现各种各样歪曲的报道或宣传。这种状态与我国当前和今后的国际位置很不相称。我国除了讲好自己的故事外,与同路人的协作也很必要,效果也会更好。 同路人的同路人自然也是同路人。国际资金在全球教育、科研、科技、贸易、金融和传媒等诸多范畴的诸多同路人自然也是我国推进国际化的同路人,同路人应该团结起来才会构成更大的国际化推进力,才干愈加有效地抵御维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等逆国际化的浪潮。 七、同路人一定是同志 同路人一定是同志。国际资金推进国际化的主要目的是获取高额回报。此目的会招致获益在一国之内或全球范围内分配不均,分配不均抵达一定水平就会招致维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为代表的逆全球化力气滋生、蔓延和壮大,最后招致全球化进程的减速甚或反转。近年来美国、西欧及其他地域逆全球化力气的疾速增长就是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的明显证据,而且逆全球化的力气曾经抵达了显著影响全球经贸和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地步。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两种力气在多年来不时引领全球化的最大经济体内外展开了历史少见的抵触,而且后者曾经占了上风。 我国推进全球化的目的是“推进树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协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开放、容纳、普惠、均衡、共赢这十个字是我国推进全球化的准绳,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推进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我国推进全球化对内目的是完成全体人民共同富有,让变革展开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我国全球化的内外目的统筹了全球化成果在国内外的公平分享,因而,我国推进全球化会减少逆全球化的阻力。只需全球化的同路人兼顾全球化的利益分享,逆全球化的力气才可能减少,全球化进程才会顺利推进,才会给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公平分配是人类社会永世的难题,改动资本追求高回报的天性与公平分配同等难度甚或更难。看来只能挖掘中华义利观等聪慧的潜能,全球化成果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尽可能公平地分配,逆全球化的力气才干有效弱化,其他力气才干充沛地调动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才会抵达较理想的水平。 八、中国推进国际化的中心目的应该是人民币国际化 推进全球化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历史义务。但是,中国聪慧和中国计划的落实必须有充足的国际资金支撑,仅靠他人的资金是靠不住的。贸易摩擦的直接结果是我国外汇贮藏增长受阻,继续应用美圆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将变得艰难。因而,我国推进国际化的中心应该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不时进步,使人民币资金成为国际资金的一部分,这样就可减少外在的各种约束,才可能得心应手地推进全球化向更高更广更深层面展开。 国际资金范围庞大,今后数年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货币后,国际资金范围将进一步显著扩展,国际化同路人之前的位置和作用同样也将发作显著的变更。只需人民币资金在国际资金中的位置和作用抵达可观的水平,中华义利观等聪慧才会在全球范围内发出愈加亮丽的光辉,国际资本逐利的天性才可能会向普惠的方向偏移,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将抵达新的台阶。 2018年二季度人民币兑美圆贬值5%的状况下,全球人民币外汇贮藏金额环比却增长了32.6%到1933.8亿美圆,占全球外汇储蓄比重从一季度的1.2%进步到了1.8%,排名从第7位进步到了第6位,离排名第5位的加拿大元储蓄金额2007.9亿仅差74.1亿美圆,创下了1998年第4季度近20年以来全球贮藏货币季度增幅的历史新记载(不思索2011年二季度到2012年一季度的3个季度瑞士法郎贮藏金额环比变更率164.0%、-74.3%和219.4%,由于这些环比变更大起大落,而且该三个季度季均增幅仅为29.3%)。在人民币兑美圆明显贬值的环境下,全球人民币外汇贮藏金额环比创历史纪录高速增长着实不易。这是国际市场自贸易摩擦以来对人民币的庞大支持,也是对我国应对贸易战的严重支持,同时也反映出国际市场对我国展开的自信心,是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华民族巨大复兴难得的历史机遇。 九、美国基金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持者 第24章引见和简析的美国基金获批的累计RQFII额度仍未充沛显现美国基金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持力度。事实上,截止2017年1月末美国基金应用美国RQFII额度批准金额仍未零,而当时美国基金经过其在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和香港四个境外人民币中心注册的机构申请累计获批的RQFII额度分别为300.0亿、285.6亿、60.0亿和51.4亿元人民币,合计高达703.0亿美圆;2017年末美国基金经过如上境外人民币中心和美国额度累计获批的总RQFII金额合计初次超越了1000亿元到1047.4亿元,占总RQFII获批额度比重高达17.3%,成为中国大陆外获批RQFII累计金额最多的国度;2018年第二季度末到第三季度末,美国基金累计获批的RQFII金额合计从1109.6亿元增长到了1280.1亿元,占总RQFII获批金额比重进步到了20.0%,接近同期我国大陆投资者获批RQFII累计金额2725.4亿元的一半;2018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美国基金获批RQFII增量51.2亿元和170.5亿元分别占同期全球RQGII总增量67.1亿元和181.0亿元的76.3%和94.2%。这些结果与以注册地划分的各人民币中心获批累计获批RQFII额度结果有庞大的差别,显现美国基金在2006年美国取得RQFII额度前就开端支持境外人民币市场,而且在美中贸易摩擦升级的环境下支持的力度不减反增。 美国国际资本是国际资本的主力军和指导者,美国基金是美国国际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继续推进国际化的同路人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持者。近年来,特别是2018年最近两个季度美国基金持续显著增获RQFII额度是上文“国际化同路人”判别新的有力数据支持。 十、强化国度管理和进一步对外开放 进一步对外开放是我国引领全球化的必定举措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与国际资金进一步构成推进全球化合力的必定举措。但是,进一步对外开放各项政策的落实需求国内进一步进步营商环境,而营商环境进步的基本是推进国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才干现代化。 “全球管理体系的走向,关乎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度和展开中国度展开空间,关乎全世界繁荣稳定”“积极参与全球管理体系变革和树立”首先要将国内管理体系变革和树立到一定的水平,而将国内管理变革和树立到更高的水平需求构建被国际认可的国度管理检测评价体系,从而不只对国内深化变革的各个范畴停顿有精确地掌握并更好地推进,而且还会有效扩展我国的全球影响力和进步人民币的国际接受度,进而在全球管理体系变革和树立中发挥出中国聪慧和中国计划的显著作用。 另外,笔者要感激上海国际能源买卖中心的张宏民博士和上海期货买卖所任有标先生,感激他们在本版更新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辅佐;感激星展(中国)谭梓杨先生、杨睿先生和范文杰先生长期以来为笔者提供全球外汇等市场相关数据和市场动态等信息;感激大华(中国)银行毛燕燕、钟卫、姚长志、陈雪松等在本版更新过程中的支持和辅佐。当然,很多指导和境内外业界同仁多年来的支持和鼓舞使笔者能够坚持此项工作,对此笔者终生难忘,这里统一表示感恩感激。 最后,要特别感激中国金融出版社张聪慧女士及她的工作团队多年来扎实、认真、担任的工作态度和金融出版社几位指导多年的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和辅佐,本版难以在多次大量更新后保质保量按时出版。 张光平 2018年10月17日(重阳节)于上海 编辑 金天 王玉岚 来源 公众号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为了促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察看将树立微信交流群,欢送大家参与。 欢送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引荐好文章可联络: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讨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讨的非营利性学术研讨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讨所延聘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讨员。 研讨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金融国际化、中央金融等范畴,定期举行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构成了《人民币国际化讲演》《金融机构国际化讲演》《中国财富管理讲演》《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研讨所发起设立了跨境金融50人论坛、中国资产证券化百人会论坛以及中国金融科技50人论坛三个智库平台。2016年,研讨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讲演》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讨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