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授予中国乒乓球队运发起、奥运冠军王曼昱“龙江楷模”称号。从东京奥运会至今的几个月中,发作在这位23岁姑娘身上的故事,犹如她过去十几年长大的浓缩。 2021年9月25日晚,赢下最后一球,王曼昱双手掩面,竖起两个食指,庆祝她的首个全运会乒乓球单打冠军。 没有人不知道,在中国的全运会乒乓球竞赛中拿金牌,有多难。王曼昱三个字的重量,一下子在很多观众心中变得沉甸甸。 当晚,黑龙江队的王曼昱在决赛中4:0完胜河北队孙颖莎。此前,在女单半决赛中,王曼昱以4:0完胜国乒队友陈梦。 时间倒回至全运会前一个多月的东京奥运会乒乓球赛场,王曼昱的队友刘诗雯因肘伤复发,退出团体赛事,这位黑龙江姑娘以替补运发起身份初登奥运赛场。 在星光熠熠的中国乒乓球队里,大家的关注点大多聚焦在陈梦和孙颖莎身上,王曼昱关注度并不高。 东京赛场,王曼昱初露矛头,在团体赛中表示优秀,与陈梦、孙颖莎一同夺得团体冠军,收获个人首枚奥运金牌。 简直没有人预料到,在东京奥运赛场举着国旗、站在边上的王曼昱,之后几个月会发作的故事。但自己的变更,王曼昱心里分明。 “经过奥运会的竞赛明显觉得到自己有一个很大的转变,整个人成熟了很多,因而在全运会中能够做好自己,更知道如何去面对比赛。”她说。 的确,做好自己,是王曼昱不时以来的选择。 2004年王曼昱与乒乓球结缘。在启蒙教练韩连贵眼中,那时分的王曼昱个子高,又有着极高的领悟力。“比同龄孩子高,上去就能颠球。” 学球半年,王曼昱进步很快。转年,韩连贵将王曼昱送到齐齐哈尔市体校中止专业锻炼,师从刘晓东、吕忠峰教练。 “小伤小病从不请假,有一次发烧还坚持锻炼打队内竞赛。”吕忠峰回想,那时分王曼昱自己乘坐公交车来到乒乓球场地,锻炼间歇,吃的是自己从家带来的一口便饭,吃完继续练。 “平常不怎样爱说话,但做事心里很有数”,这是很多教练对王曼昱的共同评价。 2008年王曼昱在全省竞赛中夺冠,后被选拔到省队。她的父母也决议分开家乡齐齐哈尔,到哈尔滨陪伴她生活、锻炼。母亲担任照顾王曼昱的日常生活,父亲靠在街边卖肉夹馍维持家庭日常开支。 “我家庭条件不好,不时是爸爸做小买卖支撑我打球。往常我多吃点苦,就能让他们轻松一点。”王曼昱说。 进入省队后,王曼昱的成果有了很大进步。在全国竞赛中多次斩获第一,随后入选国度队。 固然在进入国度队后,王曼昱曾在全国锦标赛、亚运会等竞赛中取得不错的成果,但东京奥运会前,王曼昱在一系列竞赛中发挥不佳,状态低迷。面对陈梦和孙颖莎总是输多胜少,以至一段时间内很难打败这两位对手。 从幼年到成年,独立、成熟、坚持,不时是王曼昱的“护身法宝”。这次也不例外。 陈梦和孙颖莎依托突出表示,彼时早早锁定东京奥运会参赛名额。固然以替补运发起身份奔赴东京,但王曼昱却知道,唯有竭尽全力,方能不负自己。 调整心态,积极备战。东京一战,让王曼昱再次领悟,坚持的重要性。 2021年11月,世乒赛女单决赛中,王曼昱以4:2打败队友孙颖莎,初次夺得世乒赛女单金牌。半决赛中王曼昱还以4:3打败陈梦。 赛后的王曼昱,面对记者比过去愈加冷静。“不时进步,不时长大,是一个十分好的节拍。” 在低谷中攀爬,从艰难中迈步,这位姑娘知道应如何看待往常的成果。“心里慨叹万千。阅历了那么多,可一切似乎是刚刚开端。一切的酷爱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为了自己的目的继续努力吧!”王曼昱说。 |